中国网10月31日讯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初冬,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也进入了冬季运营,诚邀广大游客朋友们冬游宁夏父亲山,享受别样冬季之旅。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冬季运营期间,景区成人门票调整为40元/位,学生半价;开放时间为:9:00—16:30。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诚挚邀请广大游客冬游贺兰山,感受塞上冬韵。 冰雕玉琢·贺兰山 贺兰晴雪是宁夏老八景,也是宁夏新十景。巍巍贺兰,挡风遮沙成塞上屏障;皑皑晴雪,四时入目映千里沃野。塞上江南怀中抱,贺兰晴雪旧有名。 党建广场•团建 为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景区新建成的“党建与红色教育活动阵地”正在开放中。该阵地位于松涛山庄大瀑布梯形广场,占地4000多平方米,鲜明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英模烈士事迹等内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直观的视觉冲击、鲜明的红色教育主题,营造出集思想教育、党群教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氛围,构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上的“最美风景”。冬季在这里举办团建活动,景区还可以提供定制服务。 冬季登山•益处 冬季虽冷,但却可用爬山给这个冬季带来温暖。冬季登山的益处有很多,冬季登山可以锻炼脚力和心肺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御寒机能,降低感冒的几率。并且山上的空气富含负氧离子,清新无污染,爬山时大口喘气,更是锻炼了呼吸肌,增强了肺部的弹性,通气换气的能力也会提高。吸入大量的负氧离子能改善睡眠、调节精神、降低血压和消除疲劳。 登山时极力远眺也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爬山也可改善心肌的血流分布,使心肌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冬季也不能忘了形体塑造,喜欢健身的青年男女更应该多爬山,增强四肢灵活度。且爬山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热量消耗大,是减肥效果最好的运动之一。登山更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让你享受超越自我的快乐体验。(伍策 鬼谷 薛小妹)
非洲旅游业增速直追亚太 亚洲游客成为关键 0
外媒称,非洲已经成为除亚太地区以外,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亚洲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或将成为非洲旅游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1月4日报道,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稀树草原,到冈比亚和莫桑比克天堂一般的海滩,到处都可以见到举着照相机不停拍照的游人的身影。每年有成千上万游客前往非洲探访这片神奇大陆,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 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数据,2018年有超过6700万人次前往非洲国家旅游,非洲大陆因此成为除亚太地区以外游客增长最快的地区。尽管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入境游客总数的5%,但有两个因素表明非洲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那就是发展趋势和潜力。首先,1990年整个非洲的游客数量只有670万人次,如今已达到过去的10倍;其次,非洲自然风光宜人,拥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因此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报道称,非洲旅游业2018年增长了5.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9%。面对持续增长的趋势,非洲各国政府纷纷把发展重点转向旅游业。该行业已经为非洲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业界对非洲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积极向好:如果当前趋势能够持续下去,2020年的游客数量或将达到8500万人次,到2030年将有望达到1.34亿人次。 一名在非洲市场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西班牙旅行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非洲作为旅游目的地。对人身安全不再担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往返非洲的航班增加都是促使游客选择非洲作为目的地的主要原因。 报道认为,游客安全感增强推动了非洲旅游业增长。“阿拉伯之春”和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曾经导致马格里布地区的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现在该地区的旅游业重现生机。2018年埃及旅游业以16%的增长速度率先复苏,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的旅游业也出现了回暖迹象。 相关数据显示,亚洲游客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游客或将成为非洲旅游业增长的关键。南非、博茨瓦纳、塞内加尔、莫桑比克和埃塞俄比亚都是游客的理想选择。随着非洲局势逐渐稳定和旅游设施逐渐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前往非洲旅游。
休闲城市:让人更幸福 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已从以观光为主发展为以休闲度假为主,休闲产业日益受到各地重视,这其中不仅反映了旅游业的时代变化,更是一地生态环境改善、推崇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近日,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第三届中国(北京)休闲大会、2019南京玄武国际时尚周暨第三届城市休闲旅游节、2019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休闲”成为它们共同的关键词。 营造城市休闲空间 1933年,《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强调城市的‘游憩’功能,这一观点至今也不过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座好的城市一定是一座休闲的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下文简称《休闲绿皮书》)指出,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孕育了城市的休闲功能,城市休闲化发展是城市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内容,是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及城市宜居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大城市能不能休闲?对于这一点,魏小安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只要能营造出好的休闲空间,休闲和大城市并不矛盾。”大城市寸土寸金,高楼林立,如何保证大城市的休闲空间?魏小安举例介绍,北京通过打造小微公园,为市民营造出适度的休闲空间,值得赞赏和借鉴。 今年,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启动了17个小微绿地改造项目,通过实施微绿地、微景观、微设施、微循环、微空间“五微”改造提升,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像这样的小微公园在北京还有许多。通过环境整治,许多原本毫不起眼甚至是“脏乱差”的城市角落地带被腾退出来,这些“边角地”经过规划重塑,成为有树有花、能休闲能健身的“新亮点”,变身为散落在居民身边的小公园。魏小安强调,正是这些以人为尺度打造的步行空间、休闲空间,成为最能体现一座城市人情味的地方。 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休闲活动自古有之,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只有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休闲才能真正产业化。目前,中国已进入这样一个阶段。”魏小安说。 《休闲绿皮书》按照城市休闲指数列出了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三亚、北京、珠海、深圳、青岛、厦门、杭州、西安和拉萨,并指出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休闲空间与环境是其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前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居住以及就业。密集的人口使得这些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缩减,空气质量下降,污染问题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休闲化整体水平提升。 “大城市的空间越来越紧张,人们的休闲需求却不断增长,那么,大城市人们释放出的休闲需求就会向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城市转移。”魏小安指出,当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休闲产业兴旺,正逐渐带动全国休闲产业的发展。 江西宜春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温泉资源,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前往休闲度假。据不完全统计,有1.2万余上海人在宜春购房。“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城市之间日益近程化,休闲消费需求的转移可以更快地变为现实。”魏小安说。近日,《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发布,到2025年,江西省高铁运营里程将超过2100公里,通过高铁的串联,将有更多游客能更便利地前往江西各地旅游。 品质化是必由之路 2004年,在“杭州旅游国际化战略研讨会”上,杭州明确提出“东方休闲之都”的发展目标和品牌,经过2006年世界休博会的大力推广,杭州的“休闲”城市品牌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同度。2007年,杭州又确定以“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杭州的城市品牌。“休闲”和“品质”两大目标定位,被视为杭州旅游发展的科学抉择。魏小安指出,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休闲城市,杭州的城市品牌打造得很成功,尤其是对“品质”的重视和突出,符合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 《休闲绿皮书》中指出,休闲产业与经济以及休闲设施与服务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休闲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影响休闲消费的升级发展。 “随着人们休闲活动的增加,对休闲产品的品质追求势必越来越高,休闲产品的供给必须跟得上人们需求的增长。”魏小安认为,目前我国城市休闲产品普遍不足,乡村休闲产品全面发展,但品质仍待提高。此外,山地休闲、滨海休闲等产品也在逐步完善。 魏小安建议,城市应当构建一套休闲体系,包括商业设施的休闲化、传统建筑的格局变化、城市中央休闲区域的建设以及各种休闲的公共服务设施。“休闲体系完善的城市会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觉更舒适,对外来的游客也更加有吸引力。”魏小安说,休闲城市建设应当成为城市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记者 尹婕)
宁夏举办星级饭店经营管理培训班 0
11月4日,2019年宁夏星级饭店经营管理业务培训班在江苏南京开班。培训内容涵盖星级旅游饭店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酒店工程管理最新趋势与发展、酒店节能降耗新技术、从资产管理到价值管理的转型等各个方面,既有系统的理论授课,也有实战的现场教学及实操训练。据悉,此次培训班旨在把江苏省文旅的先进理念引入我区饭店行业,提高我区星级旅游饭店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张雪梅)
宁夏旅游故事要怎么讲 0
宁夏被喻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其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历经3年磨练,宁夏的全域旅游发展正逐渐成长、壮大。 怎样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讲好宁夏故事、传播宁夏声音,让更多游客知道宁夏、了解宁夏、爱上宁夏?在日前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旅游报社举行的“宁夏故事 我来讲述”——全域旅游宁夏实践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旅游界的“大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从理论思考到实战经验分享,纷纷为宁夏如何提升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谋划“金点子”,为全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对宁夏来说,从旅游的角度看,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很丰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教授说,别看宁夏地盘不大,却有着山地、湖泊、河流、沙漠等多种自然资源,“这非常难得”。 “宁夏需要的是‘示范+旅游’,而不是‘旅游+’。”张辉说,长期以来,各地在全域旅游推进中,都习惯性地从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的角度谈旅游,从“旅游+”衍生出“旅游+工业”“旅游+商业”等模式。“为什么宁夏不尝试着率先提出像‘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的概念呢?”在他看来,宁夏可以通过借助旅游消费平台,在提升相关产业附加值的同时,提高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张辉说,在实践中,很多传统文化如果不借助旅游消费,就更难以提及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他认为,可以借助旅游这个载体,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恢复做起来。“在宁夏,通过‘+旅游’的形态,可以对当地的产业、社会乃至于环境产生更大附加值,爆发更大穿透力。” “做好全域旅游,就要做好市场需求分析,打造差异化体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凌云教授言简意赅地道出自己的观点。 张凌云说,同样一份资源,在工业化语境下可能不值一提,但如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讲,却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没有完全开发的资源,禀赋值更高。“过去大家常说,宁夏是‘塞上江南’,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边塞。但如果换一种思路来看,就意味着宁夏的旅游资源和可发展方向其实非常丰富。” 张凌云用“五彩斑斓”一词来形容宁夏的旅游资源:绿色的旅游资源,让有着沙漠和湖泊的沙湖一跃成为5A景区;红色的旅游资源;使流经宁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和作为民族符号的不同年代长城为人所知;有白色的旅游资源,因为宁夏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打造滑雪场和温泉小镇,从而打破旅游淡季旺季之分;有紫色的旅游资源,如宁夏正尝试着开拓葡萄酒旅游,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抛开这些人们知道的不谈,宁夏的故事还可以涵盖星空。”张凌云说,在宁夏的夜晚,只需抬头,就能看到缀满夜幕的星星,而这种透亮的星空,现在在大城市里可以说是“奢侈品”。借助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将“在宁夏看星空”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和发展模式。 “要将宁夏的故事讲好、声音传播好,就要合乎市场发展规律和潮流主旋律。”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如是说,“我们不能只讲自己擅长的,还需要去关注市场希望听什么样的故事,共同去讲好宁夏这个系列故事。” “宁夏有1085公里的长城。长城的神奇,跟神奇的宁夏有何关系?长城的走向,跟地理上的降水分布线有何关系?有多少人来宁夏时,会想到这些?如果不讲这些故事,大家来宁夏的时候,看到也只有长城的壮丽,却感受不到神奇。”厉新建说。 在他看来,数次看宁夏全域旅游经验总结,现在的典型跟以前推出的典型差不多,或者并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若干年后还是同样典型的话,显然不是全域旅游发展想要的内容。 “从这个篮子转到另一个篮子,并不是全域旅游所需要的,只有做到旧的不减量,新的有增长,才是全域旅游的章程。”厉新建说,除却“塞上江南”的名气,更多是要讲出宁夏的神奇,宁夏的悠久历史,以及宁夏的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讲好宁夏旅游文化故事的精髓所在。(记者 张 瑛) 随着区域生态环境日益变好,黄河岸边的滩涂湿地成了野生鸟类绝佳的越冬栖息地。记者 王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