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游客在郑州龙湖湿地公园拍照游玩(无人机拍摄)。 近日,河南省郑州龙湖湿地公园内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开期,成片的“粉色海洋”吸引市民前来观赏拍照。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夜间旅游、消费兴起 各地纷纷出台举措促进夜间经济 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近期,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推进举措,线上线下业态联手参与,消费者热情高涨,“夜经济”持续走红。繁荣的夜间经济,正逐渐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夜间消费怎样才能更有后劲?管理和配套服务应如何跟上?我们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调查采访。 “夜经济”拓展消费时空 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地出台的促消费政策中,“夜经济”这一关键词频频出现 “华灯璀璨,霓虹闪烁,这样的夜景真让人陶醉!”今年“十一”假期,安徽亳州某国企员工宋佳与家人一起到西安旅游,对古城夜景印象深刻。“晚上这座城市仿佛变了个模样。长安集市、灯光秀、音乐喷泉、古城墙夜跑、各色小吃,还有剧院、商场、咖啡厅都营业到很晚,不愁晚上没地方去。” 去年3月,西安市印发《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明确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拓展西安市旅游产业链,构建西安夜游经济。一年多来,夜游西安深受游客喜爱,也为当地夜间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夜间旅游是夜间经济火爆的一个缩影。“夜经济”使得消费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西安外,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济南、成都等多地出台的促消费政策中,“夜经济”这一关键词频频出现。 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提出在上地、五道口、常营、方庄、鲁谷、梨园、永顺、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兰州围绕黄河风情线打造地方标志性夜间消费街区;上海打造“国际范”“时尚潮”夜生活聚集区;广州依托特色夜茶文化做大夜间餐饮;成都推出夜游武侯祠、夜游杜甫草堂,主打“休闲牌”…… “发展‘夜经济’正当时。”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就旅游而言,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旅游的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 管理配套仍待提升 调查显示,在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担心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 25岁的尹晓琳在广州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白天工作忙、节奏快,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商场逛街、打卡美味餐厅、到酒吧听听音乐,或者是到24小时书店看书,在她眼里非常重要。 “很多地方的‘夜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但还有一些提升空间。”尹晓琳说。今年“十一”期间,尹晓琳到中部某城市游玩,晚上和朋友一起到当地的夜市聚餐。晚上10点多,等他们想要返回住处的时候却遭遇尴尬:公交车和地铁已经停运,出租车和网约车等了几十分钟都没人接单。 我国“夜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旺盛的消费需求,一些地方发展“夜经济”的条件和能力仍有待提升。一些消费者有担心:噪声污染可能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夜间售卖的食品安全卫生是否有保障;商圈、景点的车位是否充足、往返交通是否方便……这些都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在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担心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 “随着夜间旅游、夜间消费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投入,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戴斌表示。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建议,相关部门要发挥放活和管好的双重作用。硬件要配套,比如合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等;软件要管好,充分研究“夜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环境等问题。 公共服务有短板,产品供给也有待丰富。“夜经济”的发展是餐饮、文化演出、休闲娱乐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在,一些城市的“夜经济”产品供给上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餐饮领域,没有形成特色。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逛夜市,但去的地方多了就发现,不少地方的夜市大同小异,售卖的东西也相差不多。一些地方的博物馆、书店等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大多都早早关门了,剧场剧院的夜场剧目也不够丰富。”尹晓琳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发展“夜经济”需要激励企业创新,补齐消费供给的短板。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品质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发展“夜经济”,企业要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让夜间消费越来越红火。 丰富夜间消费“菜单” 应加快培育影视、娱乐、旅游、保健、体育等服务产业,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 “以前晚上出门总是担心赶不上地铁,现在周末地铁运营时间延长了一个多小时,逛街的时间又多了。”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工作的易超带着从老家来的父母到后海、南锣鼓巷等景点欣赏夜色,感受到不少便利。 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消费需求,北京在助力发展“夜经济”时打出组合拳。华联购物中心在回龙观和常营启动了“深夜食堂”项目,还开设美食街,推出优惠举措;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让人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为服务消费者夜晚出行,北京地铁周末延长运营时间;首汽约车平台、出租车公司通过奖励、优化约车系统等方式,引导车辆前往重点区域提供乘车服务;北京公交等APP及时更新夜间交通保障信息。 “国庆几天玩下来,感觉北京夜间游玩的去处变多了,从吃饭娱乐到文化活动,都有值得体验的去处。再加上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保障,体验很不错。”易超说。 随着“夜经济”的发展,各地夜间消费的供给不断创新和丰富。在上海,“上海美食节”“巨鹿路158美食夜市”等接连为人们的夜间消费带来精彩。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夜经济”下的新发展模式。北京稻香村通过延长售卖时间、组织线下活动如现场制作月饼,把中秋传统文化纳入到企业营销中,增加消费的互动性。“在文化体验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有针对性地备货和改进。目前我们也与一些连锁便利店进行尝试性合作,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让消费者在夜间也能买到想吃的糕点和熟食。”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王隽时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互联网在培养消费者夜间消费习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建议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让“夜经济”的服务链条更加高效、精准。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建议,应加快培育影视、娱乐、旅游、保健、体育等服务产业,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菜单”,同时鼓励商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产品。
出游价格迎全年低谷 多个热门目的地“拦腰斩” 0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田虎)十一假期过后,旅游市场迎来一年中的价格低谷。记者从各大旅游企业了解到,从10月下旬到11月,国内、出境旅游产品降价区间普遍在10%至30%之间,最高降幅相比十一假期可达5成。 几百元就能坐飞机国内游 10月27日起,民航将进入冬春航季,各航空公司纷纷增加了“南飞”航班的运力,旅游产品也有抄底的“白菜价”。记者通过携程搜索自由行产品发现,国内各大城市出发去三亚的自由行,11月班期都是1字打头。上海等飞三亚只需要300多元起。携程自由行总监李霞表示,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秋高气爽,又处于两个黄金周中间的“空窗期”,旅游资源价格也处于全年低谷,是出游性价比最高的时期。 来自驴妈妈旅游网的数据则显示,国内长线游方面,成都、青岛、厦门等方向降幅多在20%~30%左右,三亚、大理、丽江、桂林等降幅多在30%~40%,部分线路降幅高达五成。驴妈妈品牌发展部负责人李秋妍表示,相比往年,今年错峰游趋势更为明显,游客在追求价格优惠同时,也更重视旅途中的舒适享受和自由活动时间,因而中高端产品更受青睐。 此外,对于想淘便宜机票的游客来说,目前也是最佳时机。飞猪机票分期项目负责人包嵩告诉记者,相比国庆期间的全价和接近全价,节后各航线的机票价格已经回落到3折4折,有的甚至低到1折。飞猪提供的相关机票数据显示,现在从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出发前往重庆,700元左右就能买到往返机票,出发去昆明往返价格更是不到700元,而想要去桂林感受漓江美景往返500元就可以成行。 东南亚自由行千元左右 海外哪些目的地降幅大,适合在10月、11月出游?记者从各家旅游企业了解到,相比十一假期的价格高峰,节后出境游多数线路都降幅较大,而秋冬季节去日本赏枫,到东南亚海岛度假都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相比十一假期,欧洲、澳新、中东非等降幅在20%~30%,日本、泰国、越南等短线目的地降幅在30%~40%,此外自由行产品价格降幅更大,部分超过六成。携程方面表示,上海出发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自由行都是一千出头;重庆等地到泰国自由行线路价格则在800多元。日本、泰国等大热目的地都降价1/3,东南亚短线自由行价格一般在2000多元到4000多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欧洲等十一假期报价较高的区域,在节后也迎来了“大跳水”,相关自由行线路资源基本人均价格都仅为6000元上下。
九寨沟景区每日游客最大限量增至8000人次 0
新华社成都10月20日电(记者 李倩薇 张超群)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19日发布消息称,19日起,景区单日游客接待最大限量由之前的5000人次调整至8000人次。 该消息称,这一调整是根据九寨沟景区灾后恢复重建推进情况和近期景区恢复开园试运行情况作出的。景区开放区域、游览时间及方式、接待对象、门(车)票价格、购票方式等相关事宜,仍按九寨沟管理局9月23日在景区官网发布的《九寨沟景区关于部分区域恢复开放(试运行)的公告》内容执行。 9月27日,九寨沟景区历经两年重建,85%的区域正式恢复开放,开放区域为扎如沟的扎如寺、日则沟的诺日朗至五花海段景点、树正沟(火花海除外)和则查洼沟,游客采取乘车和步行相结合方式游览。 据九寨沟管理局介绍,九寨沟开放景区的游览时间为每日8时30分至17时,目前只接待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景区实行淡旺季票价,需提前在指定网站实名制预约购票,旺季每张169元,淡季80元。 交通方面,九黄机场已于8月8日恢复通航,进入九寨沟的三条路线全线畅通,九寨沟县交通通达能力恢复甚至超过震前水平。
北京:世园会园区今起重新开放 0
闭幕11天,我们又要与北京世园会重逢了。今起,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室外部分将重新开放。 北京世园局介绍,世园会园区的开放区域为公共景观区域及各展园的室外空间,各场馆暂不开放。四大主场馆的壮美外观,天田山、妫汭湖、永宁阁、园艺小镇、隆庆街的园艺美景,30多个中华园艺展示区的省区市展园,以及数十个世界园艺展示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园都可以游览。德国展园、俄罗斯展园因涉及拆除问题,不再对外开放。 园区开放时间为早9点至下午4点(下午3点停止售票),票价20元/人,游客可通过世园会园区6号门、4号门现场窗口购票入园,P4和P5停车场面向游客开放。残疾人士、60周岁以上人士、军人或武警官兵、6周岁及其以下、身高1.3米及其以下儿童免费入园,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青少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以及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可购买半价门票。(记者 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