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5月24日电(记者 顾小立)记者从宁波海事局获悉,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海上钻探工作23日已全部完成,为隧道主体的全面开工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甬舟铁路设计全长77公里,采取“桥+隧”组合方式,其全线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长16.2公里,隧道最大埋深达78米。据介绍,海上钻探主要通过海上平台和施工船所携带的钻机,运用冲击回转钻进的方式获取海底地层样品,通过对样品的现场分析和实验室分析获取海底地层的地质信息,查明隧道通过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综合分析隧道围岩岩性、构造、地下水发育情况。 宁波海事局通航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塘海底隧道海上钻探作业位于交通繁忙的甬江口海域,水域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今年3月以来,海事部门通过“线上审核”“云监管”等创新服务举措,帮助该项目顺利复工,目前没有因为疫情影响工程进度。
宁夏红色文创产品与旅游演艺作品获全国性奖项 0
新华网银川10月22日电(纪桂红)10月18日,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暨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在江西省瑞金市启动,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区内旅游商品企业参加了本次红色旅游博览会,并推荐宁夏红色文创产品与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参加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征集活动。 通过初审、复审、再审、终审四轮审查,中国旅游协会最终遴选出200套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12部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其中,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报送的《让水》瓷盘画、尕妹子·《西行漫记之红色同心》故事剪纸茶杯、尕妹子·《西行漫记之红色同心》故事剪纸册页、尕妹子·《西行漫记之红色同心》故事剪纸背包、红色印迹·六盘文脉系列办公用品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 据了解,近年来,宁夏旅游商品企业以宁夏革命历史题材为依托,充分利用宁夏的土特产品与传统手工艺等作为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与制作材料,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打造多维红色旅游商品体系,积极推广“宁夏有礼”红色旅游商品品牌。同时还将红色旅游演艺作品的内容与革命历史、地方民俗、历史文化、传统表演艺术相结合,创排出《王贵与李香香》《花儿与号手》等优秀文艺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据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下一步,宁夏将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景区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开发出更多的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与红色旅游演艺产品,加大对景区管理人员与讲解员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广红色研学旅游。
新疆喀什:4条精品线路助推秋季旅游 0
金秋十月,南疆胡杨林进入最佳观赏期,喀什地区也迎来了深秋观赏胡杨的旅游旺季。在日前举办的2019年喀什丝路文化胡杨节上,当地推出4条精品线路,拉动秋季旅游持续升温。 胡杨节在喀什市、泽普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巴楚县设有旅游会场,各会场结合当地地域特点,举办特色民族歌舞演出、民俗手工艺展、特色农产品展销、精品旅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 今年秋天,喀什地区重点打造了包括喀什大环线精品旅游线路、喀什县域小环线精品旅游线路、新藏特种旅游线路和塔莎古道自驾旅游线路。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喀什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曲“十二木卡姆”、特种旅游体验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马旭国表示,通过举办这次丝路文化胡杨节,将进一步提升喀什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喀什地区旅游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1—9月,喀什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214.38万人次,同比增长64.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0.87亿元,同比增长71.83%。(记者 高晗)
2019上半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9亿 0
记者从10月18日-20日在江苏南通举办的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9亿人次,同比增长14%,约占国内旅游人数的30%。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海之约 森林之旅”。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启动仪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在开幕式上说,我国生态旅游迎来了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切实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神圣职责,进一步下力气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这篇大文章。继续利用好“中国森林旅游节”等平台,深化交流合作,开创我国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不断开拓创新,森林体验、森林康养、生态休闲、生态露营、自然游憩、自然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百花齐放,不断吸引更多社会公众走进生态,走进自然,森林旅游的游客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约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约为1.5万亿元。 我国森林旅游事业从1982年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开始,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由单一依托森林资源逐渐拓展为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主体,利用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自然文化遗产地及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草原等自然资源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 森林旅游景色。南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森林公园作为我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阵地,已成为社会公众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最佳场所。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批准建立了河北坝上沽源、辽宁铁岭麒麟湖、浙江绍兴会稽山、安徽相山、江西洪岩、河南金顶山、湖南腾云岭、广西凤山根旦和山西仙堂山、二郎山、西口古道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幕式上,为新设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授牌。 据了解, 为期三天的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将陆续举办全国森林旅游风光和产品展览、全国森林旅游扶贫推介展示、2019全国森林旅游推介会、第十三届生态旅游论坛、全国森林疗养论坛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等活动。(郭香玉)
我心中的“紫色名片”,是“醉美宁夏”没错了 0
贺兰山下果园成 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特写镜头 风土,可能是葡萄酒世界里最神秘复杂的事物。在北纬38度,有这样一方土地。它西靠巍峨雄浑,有“朔方之屏障,沙漠之咽喉”之称的贺兰山脉,东临波澜壮阔的黄河,北接“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凤城银川,这里便是宁夏贺兰山东麓。常年充足的日照,昼夜的温度差距,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产地和高端葡萄酒的黄金生产地带之一。 贺兰山脚下的葡萄种植基地 志辉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实景 作为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舞台上频频获奖,备受瞩目。世界各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宁夏,了解宁夏的葡萄酒产区,亦或是来到宁夏寻酒香。 紫色名片全球知 醉美宁夏引热议 夏桐酒庄葡萄种植基地全景实拍 为进一步提高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提升宁夏“紫色名片”的品牌影响力,9月25日,由宁夏党委网信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办的“醉美宁夏”超级话题正式上线。活动邀请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全国旅游领域优质创作者和本地新闻媒体,开展了为期4天的“醉美宁夏”酒庄实地探访体验之旅,亲自参与酿酒葡萄的采摘,品尝橡木桶里陈酿的香醇美酒,领略风格迥异的酒庄风情,真正领略宁夏葡萄酒的独特魅力。 9月25日至29日,受邀成员携制作团队分别走进志辉源石酒庄、贺金樽酒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贺兰晴雪酒庄、酩悦轩尼诗夏桐酒庄、贺兰神酒庄、中粮长城天赋酒庄、保乐力加酒庄、立兰酒庄、西鸽酒庄、巴格斯酒庄、汇达酒庄、罗山酒庄等宁夏的13个葡萄酒酒庄,进行了线下参观、体验,实地采集素材及直播。 醉美宁夏探访团在汇达阳光生态酒庄合影 达人探访团正在拍摄葡萄采摘过程 达人体验酿酒葡萄采摘过程 探访团一行漫步在各个酒庄的葡萄园林中,感受葡萄酒的香气在胸腔环绕,跟随酒庄侍者的步伐,穿行在酒庄的各个车间以及酒窖,就会知道一瓶上好的葡萄酒,制作周期至少在20个月,通过发酵将酒的香气发挥到最大化。“传统工艺和高科技的结合,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太震撼了。”今日头条大V旅行啦文龙赞叹道,“这里独特的风土与北纬38度的黄金纬度,孕育出上乘品质的酿酒葡萄科技的助力让酿造技术更加精益求精,酿造出品质上乘的宁夏葡萄酒。” 中粮长城天赋酒庄企业文化展示厅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 西鸽酒庄阅览区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开琥珀光。”这句诗文用来形容宁夏葡萄酒最为贴切了。“目前,酒庄有2万亩葡萄园,其中1.5万亩种植的是20年以上树龄的老葡萄藤,这可谓是葡萄藤中的黄金藤。栽种的品种有十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这里都有种植。” 西鸽酒庄旅游事业部主管熊艳红为大家介绍道。 志辉源石酒庄品酒室实景 西鸽酒庄葡萄酒酿酒车间 贺金樽酒庄内酒窖实景 镜头里的宁夏葡萄美酒 华兴时报记者梁静虽然是宁夏本地人,但是通过参加“醉美宁夏”活动,对酒庄的参观了解更加深入。梁静说,“我特别希望能够把咱们宁夏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风物推广宣传出去。虽然宁夏地处中国的大西北,但本地有这样优质的葡萄酒产业在蓬勃发展,从内心深处为宁夏感到骄傲自豪。宁夏酒庄的历史悠久,产出的葡萄酒质量极佳,欢迎各地的朋友来宁夏品尝!” 据了解,本次活动受邀的网络达人和新闻媒体通过实地感受了宁夏葡萄酒馥郁醇香的魅力所在,创作了上千件有温度、接地气且有影响力的图文、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发布在全网的各大平台上,引起了海量网友互动参与。头条旅游达人丫丫在文章中写道:“宁夏是我在全中国最后一个抵达的地方,来之前不知这里的葡萄酒如此多姿,来之后才了解宁夏的葡萄酒因为其黄金维度,特殊的地理气候,风味独特是世界级的品质,也是宁夏的紫色名片。而宁夏的葡萄酒庄更是大有可玩,在我看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脚下这些酒庄的人文情怀和酿酒人匠人匠心的精神,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一些知名酒庄。” 创新奋进砥砺前行 宁夏产区前景可期 立兰酒庄“赤霞珠”葡萄品种种植基地 2002年贺兰山东麓产区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13年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这标志着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在品鉴了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后说:“毋庸置疑,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 酿酒葡萄正在进行去枝节加工 现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 贺兰神酒庄葡萄种植园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 醉美宁夏品牌创响,以及相关话题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网友热捧,这是宁夏葡萄酒宣传探寻出的全新窗口,这一新的宣传阵地也让宁夏葡萄酒通过品牌的集聚,带动起整个贺兰山东麓整个葡萄酒的崛起。为宁夏“紫色名片”全方位、多领域地在对外宣传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