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11月9日电(记者 许雪毅 赵博)“希望大陆游客多来台湾,这样不仅我们饭店好,大家都好,整个台湾经济就热络起来了。”远雄悦来大饭店股份有限公司行销业务部副总经理白清芬对新华社记者说。 由台湾观光协会主办的“2019台北旅游展览会”8日至11日在台北举行。在“花莲远雄悦来大饭店”展位前,白清芬告诉记者,饭店能容纳近千人,依山傍海,推窗就能看到太平洋,受到很多大陆游客喜欢。2010年前后两岸交流热络时期,饭店近两成住客来自大陆,但现在跌至一成。 当前,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导致大陆赴台游遇冷。对此,白清芬感到无奈:“我们不希望旅游受到两岸局势影响,现在还每年派人到上海、北京等地参加旅游相关展会,也在大陆携程网上做了登记。” 白清芬早在两岸开放交流之前就去过大陆,近些年再次“登陆”发现“大陆进步神速”。“大陆民众生活好了,喜欢旅游的人非常多。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向好,这对带动台湾经济非常重要。”她说。 在台湾日月潭涵碧楼展位前,活动企划副理陈威廷告诉记者,日月潭是大陆游客熟知的台湾名胜,日月潭涵碧楼很欢迎大陆游客入住。 “现在涵碧楼已经移植到青岛、南京等地,而且建设风格和台湾日月潭涵碧楼很像。”陈威廷说,期待有一天到大陆去,在位于长江畔的南京涵碧楼亲眼看看“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效果。 在台湾迎家旅行社展位里,记者看到“墙上”贴了很多台湾到山东、内蒙古、四川、福建泉州等地的旅游路线和报价图。迎家旅行社业务推广部总经理特助李绣月告诉记者,迎家旅行社的前身是为大陆的航空公司做代理,很早就深耕大陆市场。现在既做陆客赴台游,也做台胞大陆游,与大陆很多地方都有合作。 李绣月说,目前迎家旅行社的台胞大陆游业务情况不错,“大陆好山好水多,很多台胞感兴趣”。但另一方面,陆客赴台游业务从最高峰时占业务总量近一半跌至目前只剩一成左右,令她感到遗憾。“希望两岸关系好转,我们愿意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给大陆游客,让他们感受台湾的美。” 本次展览会共设展位1700多个,因为民进党当局严重破坏两岸关系,此次大陆没有参展。对此,台中柿外桃园有限公司经理张智胜说,没有大陆参与,台北旅游展览会“拼图少了一大块,不够完整”。“如果大陆参展,看展的人会多很多。”他说,“台湾的餐厅、旅馆、游览车等业者抱怨,陆客不来,对他们影响很大。” 指着展位上的新鲜甜柿以及由此加工制成的脆片、果酱、茶包等物品,张智胜说,公司很重视大陆市场,有专门的负责人一年约一半时间在大陆做促销推介活动。现在福建厦门有台湾水果快速通关模式,公司的甜柿通过厦门销往大陆许多地方很方便,深受欢迎。“两岸亲如兄弟,本来就应该多多交流、互通有无,这对我们台湾尤其有好处。”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敦煌将开国际航班“连通”莫高窟和吴哥窟 0
新华社兰州11月9日电(记者 李杰)记者从敦煌机场获悉,甘肃省敦煌市直飞柬埔寨暹粒的航班将于12月9日起开通。这是敦煌机场首次开通国际航班,莫高窟和吴哥窟之间将架起空中“桥梁”。 据了解,此次敦煌直飞暹粒航班将在12月9日至2020年2月24日期间开通,每周一班,周一执行。航班计划从暹粒当地时间15时起飞,历经6小时35分钟抵达敦煌;从敦煌起飞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2时35分,历经4小时55分钟抵达暹粒。 莫高窟和吴哥窟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贺雁鸿说,此次航班的开通,将极大地方便海内外游客,也有助于深化敦煌市与吴哥窟的文化交流。 敦煌机场市场部经理闫军表示,敦煌机场将继续加强国际直飞航线航班布局,以更好满足海内外游客游览山川名胜、加强交流互鉴的需求。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我心中的“紫色名片”,是“醉美宁夏”没错了 0
贺兰山下果园成 塞北江南旧有名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特写镜头 风土,可能是葡萄酒世界里最神秘复杂的事物。在北纬38度,有这样一方土地。它西靠巍峨雄浑,有“朔方之屏障,沙漠之咽喉”之称的贺兰山脉,东临波澜壮阔的黄河,北接“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凤城银川,这里便是宁夏贺兰山东麓。常年充足的日照,昼夜的温度差距,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成为世界公认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产地和高端葡萄酒的黄金生产地带之一。 贺兰山脚下的葡萄种植基地 志辉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实景 作为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舞台上频频获奖,备受瞩目。世界各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宁夏,了解宁夏的葡萄酒产区,亦或是来到宁夏寻酒香。 紫色名片全球知 醉美宁夏引热议 夏桐酒庄葡萄种植基地全景实拍 为进一步提高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提升宁夏“紫色名片”的品牌影响力,9月25日,由宁夏党委网信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办的“醉美宁夏”超级话题正式上线。活动邀请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全国旅游领域优质创作者和本地新闻媒体,开展了为期4天的“醉美宁夏”酒庄实地探访体验之旅,亲自参与酿酒葡萄的采摘,品尝橡木桶里陈酿的香醇美酒,领略风格迥异的酒庄风情,真正领略宁夏葡萄酒的独特魅力。 9月25日至29日,受邀成员携制作团队分别走进志辉源石酒庄、贺金樽酒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贺兰晴雪酒庄、酩悦轩尼诗夏桐酒庄、贺兰神酒庄、中粮长城天赋酒庄、保乐力加酒庄、立兰酒庄、西鸽酒庄、巴格斯酒庄、汇达酒庄、罗山酒庄等宁夏的13个葡萄酒酒庄,进行了线下参观、体验,实地采集素材及直播。 醉美宁夏探访团在汇达阳光生态酒庄合影 达人探访团正在拍摄葡萄采摘过程 达人体验酿酒葡萄采摘过程 探访团一行漫步在各个酒庄的葡萄园林中,感受葡萄酒的香气在胸腔环绕,跟随酒庄侍者的步伐,穿行在酒庄的各个车间以及酒窖,就会知道一瓶上好的葡萄酒,制作周期至少在20个月,通过发酵将酒的香气发挥到最大化。“传统工艺和高科技的结合,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太震撼了。”今日头条大V旅行啦文龙赞叹道,“这里独特的风土与北纬38度的黄金纬度,孕育出上乘品质的酿酒葡萄科技的助力让酿造技术更加精益求精,酿造出品质上乘的宁夏葡萄酒。” 中粮长城天赋酒庄企业文化展示厅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 西鸽酒庄阅览区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开琥珀光。”这句诗文用来形容宁夏葡萄酒最为贴切了。“目前,酒庄有2万亩葡萄园,其中1.5万亩种植的是20年以上树龄的老葡萄藤,这可谓是葡萄藤中的黄金藤。栽种的品种有十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这里都有种植。” 西鸽酒庄旅游事业部主管熊艳红为大家介绍道。 志辉源石酒庄品酒室实景 西鸽酒庄葡萄酒酿酒车间 贺金樽酒庄内酒窖实景 镜头里的宁夏葡萄美酒 华兴时报记者梁静虽然是宁夏本地人,但是通过参加“醉美宁夏”活动,对酒庄的参观了解更加深入。梁静说,“我特别希望能够把咱们宁夏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风物推广宣传出去。虽然宁夏地处中国的大西北,但本地有这样优质的葡萄酒产业在蓬勃发展,从内心深处为宁夏感到骄傲自豪。宁夏酒庄的历史悠久,产出的葡萄酒质量极佳,欢迎各地的朋友来宁夏品尝!” 据了解,本次活动受邀的网络达人和新闻媒体通过实地感受了宁夏葡萄酒馥郁醇香的魅力所在,创作了上千件有温度、接地气且有影响力的图文、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发布在全网的各大平台上,引起了海量网友互动参与。头条旅游达人丫丫在文章中写道:“宁夏是我在全中国最后一个抵达的地方,来之前不知这里的葡萄酒如此多姿,来之后才了解宁夏的葡萄酒因为其黄金维度,特殊的地理气候,风味独特是世界级的品质,也是宁夏的紫色名片。而宁夏的葡萄酒庄更是大有可玩,在我看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脚下这些酒庄的人文情怀和酿酒人匠人匠心的精神,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一些知名酒庄。” 创新奋进砥砺前行 宁夏产区前景可期 立兰酒庄“赤霞珠”葡萄品种种植基地 2002年贺兰山东麓产区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13年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这标志着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在品鉴了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后说:“毋庸置疑,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 酿酒葡萄正在进行去枝节加工 现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 贺兰神酒庄葡萄种植园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 醉美宁夏品牌创响,以及相关话题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网友热捧,这是宁夏葡萄酒宣传探寻出的全新窗口,这一新的宣传阵地也让宁夏葡萄酒通过品牌的集聚,带动起整个贺兰山东麓整个葡萄酒的崛起。为宁夏“紫色名片”全方位、多领域地在对外宣传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注入强劲动力。
杏耀娱信_畅游“粉色海洋” 0
10月23日,游客在郑州龙湖湿地公园拍照游玩(无人机拍摄)。 近日,河南省郑州龙湖湿地公园内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开期,成片的“粉色海洋”吸引市民前来观赏拍照。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杏耀总代理_夜间旅游、消费兴起 各地纷纷出台举措促进夜间经济 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近期,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推进举措,线上线下业态联手参与,消费者热情高涨,“夜经济”持续走红。繁荣的夜间经济,正逐渐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夜间消费怎样才能更有后劲?管理和配套服务应如何跟上?我们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调查采访。 “夜经济”拓展消费时空 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地出台的促消费政策中,“夜经济”这一关键词频频出现 “华灯璀璨,霓虹闪烁,这样的夜景真让人陶醉!”今年“十一”假期,安徽亳州某国企员工宋佳与家人一起到西安旅游,对古城夜景印象深刻。“晚上这座城市仿佛变了个模样。长安集市、灯光秀、音乐喷泉、古城墙夜跑、各色小吃,还有剧院、商场、咖啡厅都营业到很晚,不愁晚上没地方去。” 去年3月,西安市印发《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明确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拓展西安市旅游产业链,构建西安夜游经济。一年多来,夜游西安深受游客喜爱,也为当地夜间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夜间旅游是夜间经济火爆的一个缩影。“夜经济”使得消费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西安外,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济南、成都等多地出台的促消费政策中,“夜经济”这一关键词频频出现。 北京市商务局日前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提出在上地、五道口、常营、方庄、鲁谷、梨园、永顺、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兰州围绕黄河风情线打造地方标志性夜间消费街区;上海打造“国际范”“时尚潮”夜生活聚集区;广州依托特色夜茶文化做大夜间餐饮;成都推出夜游武侯祠、夜游杜甫草堂,主打“休闲牌”…… “发展‘夜经济’正当时。”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就旅游而言,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旅游的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 管理配套仍待提升 调查显示,在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担心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 25岁的尹晓琳在广州市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白天工作忙、节奏快,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商场逛街、打卡美味餐厅、到酒吧听听音乐,或者是到24小时书店看书,在她眼里非常重要。 “很多地方的‘夜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但还有一些提升空间。”尹晓琳说。今年“十一”期间,尹晓琳到中部某城市游玩,晚上和朋友一起到当地的夜市聚餐。晚上10点多,等他们想要返回住处的时候却遭遇尴尬:公交车和地铁已经停运,出租车和网约车等了几十分钟都没人接单。 我国“夜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旺盛的消费需求,一些地方发展“夜经济”的条件和能力仍有待提升。一些消费者有担心:噪声污染可能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夜间售卖的食品安全卫生是否有保障;商圈、景点的车位是否充足、往返交通是否方便……这些都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在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占比49.4%,担心夜间交通不便占比25.8%。 “随着夜间旅游、夜间消费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投入,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戴斌表示。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建议,相关部门要发挥放活和管好的双重作用。硬件要配套,比如合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等;软件要管好,充分研究“夜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环境等问题。 公共服务有短板,产品供给也有待丰富。“夜经济”的发展是餐饮、文化演出、休闲娱乐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在,一些城市的“夜经济”产品供给上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餐饮领域,没有形成特色。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逛夜市,但去的地方多了就发现,不少地方的夜市大同小异,售卖的东西也相差不多。一些地方的博物馆、书店等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大多都早早关门了,剧场剧院的夜场剧目也不够丰富。”尹晓琳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发展“夜经济”需要激励企业创新,补齐消费供给的短板。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品质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发展“夜经济”,企业要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让夜间消费越来越红火。 丰富夜间消费“菜单” 应加快培育影视、娱乐、旅游、保健、体育等服务产业,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 “以前晚上出门总是担心赶不上地铁,现在周末地铁运营时间延长了一个多小时,逛街的时间又多了。”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工作的易超带着从老家来的父母到后海、南锣鼓巷等景点欣赏夜色,感受到不少便利。 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消费需求,北京在助力发展“夜经济”时打出组合拳。华联购物中心在回龙观和常营启动了“深夜食堂”项目,还开设美食街,推出优惠举措;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让人们畅游知识的海洋;为服务消费者夜晚出行,北京地铁周末延长运营时间;首汽约车平台、出租车公司通过奖励、优化约车系统等方式,引导车辆前往重点区域提供乘车服务;北京公交等APP及时更新夜间交通保障信息。 “国庆几天玩下来,感觉北京夜间游玩的去处变多了,从吃饭娱乐到文化活动,都有值得体验的去处。再加上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保障,体验很不错。”易超说。 随着“夜经济”的发展,各地夜间消费的供给不断创新和丰富。在上海,“上海美食节”“巨鹿路158美食夜市”等接连为人们的夜间消费带来精彩。一些企业也在探索“夜经济”下的新发展模式。北京稻香村通过延长售卖时间、组织线下活动如现场制作月饼,把中秋传统文化纳入到企业营销中,增加消费的互动性。“在文化体验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有针对性地备货和改进。目前我们也与一些连锁便利店进行尝试性合作,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让消费者在夜间也能买到想吃的糕点和熟食。”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王隽时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互联网在培养消费者夜间消费习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建议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让“夜经济”的服务链条更加高效、精准。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建议,应加快培育影视、娱乐、旅游、保健、体育等服务产业,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菜单”,同时鼓励商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