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7日电 (鄂智超)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2021年铁路春运自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今年春运不同于以往,我国本土疫情多点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多地出台了减少人员流动的引导或限制性措施。全国铁路春运客流将下调至2.96亿人次,同比2020年增长40.6%。 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两节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今年的新形势新变化,对抓好疫情防控、确保春运安全、强化运力保障、优化售票服务、便捷旅客出行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坚持运力作最充分的准备、防控作最周密的落实、服务作最精细的安排,切实强化底线思维,充分预估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春运保障“双胜利”。 一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全面加强站车防控和职工防护,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严防疫情通过铁路传播。采取更严格的站车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售票“红线”管理,严控列车超员率。严格落实站车通风换气、卫生保洁、日常消毒等预防性措施,全面严格实施旅客体温监测。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实行更全面的货物防疫过程管控。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运输海关通关单证等查验制度,重点落实检测、消毒、防护三项措施。全面加强装载冷链食品的车辆、货位、货柜、操作设备和从寒冷地区入境普通货物外包装的消毒,全面加强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的预防性消毒。作好更有力的应急响应准备。为方便旅客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安排行程,自1月29日起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同时免费退票期相应调整为8天。落实预留隔离席位措施,发现发热旅客立刻启动预案,及时移交地方防控部门。落实更周密的职工防护。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引导职工坚持扫码、测温、戴口罩、少聚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有序组织一线工作人员疫苗接种。 二是强化运输安全管控措施。坚守国铁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确保实现平安春运的目标。加强装备设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严格落实接触网覆冰、道岔夹冰、隧道结冰等冬季保障措施,确保设备设施状态良好、运行稳定。加强旅客乘降组织。全面优化旅客进出站、候乘车、验检票流线,加强客流引导,落实雨雪冰冻天气防滑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旅客乘降安全。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绿色通道开放数量,引导旅客分散候车乘车。维护春运安全环境。严格执行安检查危制度,坚决将危险物品堵在站外车下。 三是确保运能供给有力充分。根据疫情形势、客流变化,灵活机动的安排好客运能力上线,兼顾客货运输,强化对春运的支撑保障。精准梯次安排客运运能。加强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流情况,作好梯次运力安排,分步启动基本、应急方案,加大客流集中时段和地区运力投放,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坚持开好81对公益性慢火车,为群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保障。统筹兼顾货物运输。充分挖掘主通道潜力,用好新增运能,重点抓好三西地区煤炭外运、矿石疏港、东北煤炭调入和粮食外运、重车入川入渝等工作,确保煤炭、粮食、石油、防疫重点物资以及节日物资运输。 四是优化便民利民举措。坚持以旅客为中心,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持续改进站车服务和票务服务,提供更温馨舒适便捷的旅行环境。优化票务服务措施。线上服务方面,延长铁路12306网站售票服务时间和线上退票业务办理时间。线下服务方面,车站自助售票设备新增退票功能,提供全天候服务。坚持铁路一贯的人工服务良好传统,保证所有车站都有人工窗口售票,所有窗口全部支持现金购票,保障老年人及脱网人群购票服务。强化客服设备保障。加强高铁、普速车站全面实施电子客票的系统保障,确保旅客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加强广播、空调、电梯、照明、饮水等客运设备运行状态检查确认,为旅客创造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加强路地协同配合。加强铁路客流信息与城市交通接驳信息协同共享,对于旅客关心的列车正晚点、售票、停运等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告知,协调地方政府加密公交、地铁接驳班次,方便旅客抵离换乘。
杏耀下载登录_山东荣成:“大天鹅之乡”鸣唱“冬日恋歌” 0
这是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天鹅(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只大天鹅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翩然飞临“中国大天鹅之乡”山东省荣成市栖息越冬。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大天鹅过冬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保护大天鹅的栖息环境,荣成市于1985年建立大天鹅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救护中心、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和天鹅湖、烟墩角2个保护管理站。 2012年以来,荣成市为改善区域湿地生态质量,组织实施了生态清淤治理、残坝拆除、沙堤侵蚀整治和大叶藻修复等工程。如今黄海之滨的荣成已成为大天鹅在我国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
杏耀分红没到账_宁夏首个“塞外雪乡”开园迎客 0
近日,由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的全区首个黄河外滩“塞外雪乡”正式开园迎客。1月12日,记者走进“塞外雪乡”,感受雾凇景观的妖娆仪态,独具丰韵的冰雪美景,带给游客独具特色的冬日旅游体验。 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南起黄河横城度假村,北至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全长10多公里,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雄浑蜿蜒的明长城、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城堡分布其中,文化积淀极为深厚。 走进“塞外雪乡”,触目所及是一个冰清玉洁、空灵隽永的世界,有一种脱离繁杂市井的澄澈。在寒冷的冬日,来这里打雪仗,体验网红雪道,观看萌宠乐园,品尝特色小吃,是一种绝对快乐的体验。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行体验,银川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联合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共同打造了冬季黄河金岸一日游线路:中午在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参观航空馆、电子馆,登军舰、上潜艇,感受海军文化和航空文化的魅力;下午走进“塞外雪乡”,赏冰雪胜景,尝美味铁锅炖羊肉;夜晚游梦幻塞外雪乡,可体验五彩灯光映衬下的冰雪大世界。 据悉,“塞外雪乡”每日开门迎客时间为9:30~21:00。(记者 鲍淑玲)
杏耀分红没到账_游客更爱打卡凑热闹?老牌景区为啥拼不过网红景点? 0
重庆大足石刻10个月累计接待游客85万人次,而同城的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仅7天长假就有近89万人次打卡“凑热闹” 老牌景区为啥拼不过网红景点? 阅读提示 城市旅游宣传过分发力网红景点,诱发游客打卡只追“网红”。表面看,这为城市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看点,实际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变得单一。 一些知名景区备受冷落的症结在于“吃老本”,没跟上旅游市场消费习惯的发展和变化。新打卡地和老牌景区均衡发展,不仅能分流游客群体,也有利于城市旅游市场保持长期热度。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最新《2019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游客量达55.4亿人次,收入突破5万亿元。其中,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可谓功不可没。然而,部分业内人士面对“网红热”持冷静态度,他们认为这只能带来“短期聚焦”效应,旅游市场更需要的是持久的“眼球经济”。 “网红城市”的另一面 “好的时候可以坐满60%,差的时候一趟只有几个游客。”在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景区售票处相隔50米远的停车场,派送游客进入景区的客车整齐停了一排,司机张师傅望着空空的车厢,无奈地说道。 钓鱼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50公里左右,车行1个多小时就到。然而这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号称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更被誉为“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地方,却显现出几分冷清。 “来之前以为会有很多游客,可进了景区才发现空空荡荡。”《工人日报》记者在遇见两位来自南京的游客,他们颇为疑惑:“这么有名气的地方,为什么没人来游玩?” 游客的困惑同样是景区从业者不解的地方。小田在钓鱼城从事导游工作快两年了,在她印象里景区始终不温不火,“钓鱼城发生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当年南宋军民4000多人抵挡住号称10万人的蒙古大军,以弱胜强,间接影响世界格局,被外界喻为‘东方麦加城’。”说起钓鱼城的历史背景,小田如数家珍,但她告诉记者,平时储备的这些讲解知识鲜有发挥之处。 记者在钓鱼城景区看到,古城墙、古城门保护完好,屹立峭壁之上无比雄伟,三江环绕景色宜人。可这个要风景有风景、要文化有文化、要历史有历史的地方,却被网友评价为“网红重庆最委屈的旅游地之一”。 的确,与成千上万游客蜂拥而至打卡重庆的“网红景区”相比,钓鱼城景区的冷清,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而如此景象也是重庆其他一些景区的缩影。携程网重庆籍资深旅行家“老马识途”在采访中就略带遗憾地说:“重庆值得游的地方很多,比如大足石刻、钓鱼城、湖广会馆、抗战遗址等,人文底蕴、历史价值、游览意义都比网红景点突出,可惜的是风头全被网红景点抢了。”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查阅最近几年国内旅游市场各类排行榜,重庆名列前茅且热度持续不减。《工人日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获悉,截至去年11月,重庆市接待游客6.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16.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和32.1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庆旅游业内人士看来,一些闻名已久的景区对总体数据的贡献并不显著。“事实上,那些早先成名的景区,每年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同比也在上升,但与‘网红景区’相比,差距立马显现。”从事重庆市内游带团工作的导游凯翔说。 一组数据也从侧面证实上述说法:比如重庆大足石刻去年1~10月累计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而“网红景点”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仅去年国庆7天就接待游客88.9万人次。 《工人日报》记者在网红景点李子坝轻轨站观景台看到,来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当询问他们的旅游计划时,发现除了网红景点,关于重庆其他成名已久旅游景区知之甚少,更别说将之放入计划中了。 “不少国内游客愿意花费高价出境看吴哥窟,来到重庆却不看大足石刻。”凯翔语气中带着遗憾。他告诉记者,以前带的旅行团,大足石刻多是必选。如今接待的游客主要为看李子坝、拍洪崖洞、坐长江索道、逛鹅岭二厂文创园,好像重庆只有这些地方值得一游。“作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与吴哥窟齐名,绝对称得上是重庆最早的‘网红’,却未能迎来爆发期。”凯翔一声叹息。 令人感到遗憾的还有“三峡游”。重庆某旅行社相关人士称,20世纪90年代末,三峡游堪称中国旅游的“金字招牌”。然而,如今这条旅游线不冷不热。“因为游客少、利润低,三峡游市场缺乏吸引力,不少旅行社现在都不愿意做这条线路。”该人士直言道。 记者了解到,类似景象并非只在重庆才有,近两年涌现出的“网红城市”普遍遭遇如此尴尬——比如去西安只为体验“摔碗酒”,去厦门鼓浪屿只为尝“土耳其冰淇淋”,去成都只为拍照“爬墙熊猫”……以前代表城市的不少“旅游名片”正在被冷落,一些具有深厚历史人文价值的景区“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目的地打卡不能“凑热闹” 长期从事旅游业发展研究工作的学者罗兹柏指出,一些知名景区备受冷落的最大症结还是在于“吃老本”,“没跟上旅游市场消费习惯的发展和变化,不能满足游客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所以不进则退。” 对旅游意义的探讨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焦点。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陈蒲称,“网红城市和网红景区是当下旅游市场现象级话题,其借助互联网手段广泛传播,使一些游客产生去打卡才有成就感的误区心理,将旅行变成盲目和单纯的追风。”陈蒲表示,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凑热闹。 资深旅行家“老马识途”直言,过度营销和单一性营销导致目前旅游市场出现这些问题。城市宣传过分发力网红景点,导致游客打卡只追“网红”,表面看这是为城市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看点,实际将丰富的旅游资源变得单一。 记者注意到,“一门心思打卡网红,忽略更多旅游资源”也为市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去年国庆节1200多米长的扬州东关街接待了七八万人次的游客,每天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给管理方带来极大的难度。 陈蒲强调,“城市不应只围绕网红景点做文章,出游也不应只限于跟风凑热闹。新的打卡地和老牌旅游景区均衡发展,既能分流游客群体,更能让一座城市的旅游市场保持长期热度。”(黄仕强)
杏耀娱乐登录测速_红色旅游将迎大发展 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展现新中国底色的红色旅游也必将迎来大发展。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当支持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 品质人气双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色旅游景点面向游客免费开放,为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提供便利,聚拢起更高人气。与此同时,红色旅游景点也将提升旅游品质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0年7月1日起,浙江嘉兴南湖景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取消景区门票。追求“不收门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没有“围墙”的南湖的发展目标。“持续提升环境品质、服务质量,丰富产品供给,力争使南湖旅游景区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全国共产党员的必到之地;努力使嘉兴成为全国品质最佳、主题最红、氛围最浓的红色旅游示范城市。”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张硕这样描述南湖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此,南湖景区开创“鸳湖论坛”特色学习平台,对接文化专业机构和专家,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同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开设“水上党课”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更好地讲述红船故事、传播红船精神。 今年上海两会上,《关于加快推进长三角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根据上海与浙江的建党故事线、安徽与江苏的新四军故事线、江浙皖沪三省一市解放战争故事线等,设计精品线路,提升长三角红色研学旅行知名度。 以线串点创品牌 1月14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这6条历史文化游径线路覆盖全省21个地市,涉及相关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点72个,将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独具岭南文化和旅游特色的资源,按不同主题串珠成链,为游客提供追寻历史、“走读”广东的新视角。其中,东江纵队抗战历史文化游径、东征革命历史文化游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游径这几条红色文化游径引人注目。例如,以“重走东纵路,传承抗战精神”为主题的东江纵队抗战历史文化游径,线路覆盖深圳、东莞、惠州、河源等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的光辉斗争史,带领游客深入了解东江纵队作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的感人故事,感受爱国精神。 将红色景点串点成线,不仅实现了特定区域内红色资源的优势互补,也更有利于形成红色旅游的品牌效应。 除了省内红色旅游资源的串联,跨省联动也成为趋势。湖南韶山、江西井冈山,是中国红色旅游中两大著名地标,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到访。近年来,湘赣两地不断推进区域合作。据悉,湖南将建设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将韶山、湘潭、醴陵、攸县、茶陵、炎陵、井冈山等多个县市串联起来,打造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助力湘赣边老区形成更便捷的红色旅游带。韶山、井冈山两大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强强联手”,也将形成更显著的品牌效应,并带动区域内其他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在线平台来助力 近年来,红色旅游紧跟时代脚步、注重游客体验,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互联网”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游客、年轻游客加入。与在线旅游平台联手,将成为2021年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近日,同程旅行宣布启动“百年辉煌,红遍神州”计划,将在2021年联合全国主要红色目的地、行业协会等推出包括“百条路线·红色万里行”红色自驾万里行、明星重走长征路红色综艺、“红色领队”创新红色培训研学等在内的系列活动。此外,还将深入探索“互联网+红色旅游”的新发展模式。据了解,同程旅行将发起成立“红色旅游数字联盟”,推出“云旅游、云展览、主题教育馆”等红色数字产品,讲述红色历史和红色故事,充分发挥在线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影响力,并适时推出“红色智慧全域通”,助力红色目的地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同程集团副总裁、同程文旅CEO王凯表示,红色旅游已成为新时期中国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之一,希望通过“百年辉煌,红遍神州”计划的实施,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和探索。 此前,携程也启动了“旅动中国红——携手共游壮美河山”红色旅游项目,独家定制了百条红色旅游线路,覆盖国内21个省市区、108个城市,约200个红色景点,几乎涵盖全部著名革命圣地、红色景点。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游客,携程将通过旅游直播、短视频、社区内容等创新方式,将精选红色旅游内容传递给更多年轻用户,这也与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的“年轻化”发展趋势相适应。(记者 尹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