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20日讯 文明旅游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体现,12月19日,宁夏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了《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表彰十佳文明旅游景区、十佳旅游星级饭店、十佳文明旅行社、百名服务之星公示》,在广大市民的支持下,位于银川市北京西路的西夏风情园旅游景区获得“银川市十佳文明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西夏风情园一直致力于完善景区各项硬件配套设施,从文明氛围打造、文明服务行为规范、文明服务设施建设、文明服务机制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最大程度为游客提供了舒适游览、休闲便利的环境。景区还设立了志愿者服务岗,提供免费租赁、寄存、充电、饮用热水等服务,现已形成“有问题找景区,有困难找工作人员”的良好氛围。同时,景区配备3A级卫生间、生态停车场及客服中心等,让每一位来风情园游玩的游客体验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据了解,西夏风情园旅游景区是以西夏文化为主题,以实景演艺为主要表现形式,集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示范、红酒文化品鉴、餐饮娱乐服务等于一体的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同时景区也开设了滑雪场项目,滑雪场价格低、项目多、距离近,让每一位冬游宁夏的人,都能感受到冬季滑雪带来的刺激体验。 下一步,西夏风情园景区还将继续努力,为游客做好服务工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文明服务水平,为建设美丽银川做出贡献。(伍策 鬼谷)
盛世花开,牡丹当选花博会会花 0
从左至右依次为: 第十届花博会园区规划图。 第十届花博会会花“牡丹”。 第十届花博会会徽“花之梦”。 (均第十届花博会组委会供图) 制图:冯晓瑜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定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崇明举办,会花、会徽和会歌12月19日揭晓。 此前经过网络投票,牡丹一举夺魁,成为本届花博会会花;会徽为“花之梦”,由“沪”字为原型演绎而成,融入“花”和“梦”字的巧妙变形,寓意“盛世花开,绽放上海”;会歌名为《花开中国梦》,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创。 这场将在“岛屿上、乡村中、森林里”举办的花博盛会,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总面积8840亩,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一心”为大花核心区;“一轴”为花博轴;“六馆”为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百花馆、花艺馆和花栖堂;“六园”为依托园区森林、花田、水系、湿地等特色风物,构建玉兰、梅花、菊花、兰花、荷花和竹园六大展园,充分展现“百花争艳,芬香满园”的华美意境。预计观展宾客约300万人次。 眼下,展园场地、大临设施、周边道路、水上客运码头等项目纷纷上马。崇明区还制定了“海上花岛计划”,围绕主要门户、重要干道、沿线村落等,打造一大批花路花溪、花村花宅、花田花园。 本届花博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花卉协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花卉协会、崇明区人民政府承办。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已成为首批合作企业。接下来,加强对接协调等各项筹备工作将全面铺开。(记者 史博臻)
冬季旅游如何才能“热”起来? 0
进入12月以来,我国多地迎来传统旅游淡季。除了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避寒旅游、节庆旅游等项目,冬季里,很多景区处于旅游产品与游客双双偏少的状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方式的改变,冬季出游的需求正在上升,泡温泉、观赏冰雪、体验冰雪等项目成为不少游客冬游“打卡”的新项目。对于旅游市场而言,如何挖掘冬游需求、打好“冬季牌”、搅热冬季旅游市场,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冬季出游需求与日俱增 “年底休假、错峰出行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晓琴,正在为旅游出行做攻略。“冬季是旅游淡季,机票、住宿、门票等价格较旺季便宜不少。此外,冬天游客少,也不会碰上扎堆景区看人海的情况。” 近年来,像王晓琴一样,错峰旅行的游客日渐增多。不少景区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发力争抢客源。 莫高窟的门票价格从旺季的238元/人降为140元/人,同时增开4个夏秋季不开放的洞窟;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价格由225元/人调整至115元/人;安徽黄山风景区门票价格由190元/人调整至150元/人……记者梳理发现,为吸引游客、恢复人气,进入12月以来,全国多地景区推出旅游优惠政策。江苏、山东、甘肃、浙江等多地的热门景区已开始执行淡季门票价格或调低门票价格。 除了景点门票,出行成本也在降低。据多家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国内不少热门旅游城市的机票价格优惠较大。成都、青岛、厦门等方向机票价格出现了20%至30%左右的下降,三亚、大理、丽江、桂林等地下降了30%至40%,部分线路降幅甚至高达50%。 游客出行需求与旅游市场的调整相契合,冬季游市场日渐火热,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避寒旅游、节庆旅游正在成为冬季旅游的“关键词”。据马蜂窝旅游网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冬季,旅游热度涨幅最高的10个目的地中,有9个位于南方较为温暖的地区,包括广东湛江、海南海口、云南西双版纳等,整体呈现冬季避寒游趋势。与此同时,哈尔滨的热度涨幅仍然高居榜首,这也说明冰雪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6年至2017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预计2021年至2022年,我国冰雪旅游规模有望达到3.4亿人次。 冬游产品供给仍有短板 12月12日,家住北京市大兴区的陈女士拿出手机,提前查询适合全家周末出游的地方。在她看来,“冬季不是能说走就走的季节,一定要提前查好景区开放时间。” 去年12月,陈女士与朋友带着家人驱车近两个小时赶往位于怀柔区的雁栖湖景区。到了门口才发现,景区已于11月19日闭园,旺季经常爆满的停车场门可罗雀;向北再到青龙峡景区,发现景区也早已暂停对外接待,进入了“冬歇期”。 “冬天冷,游客少,叶子落了没景观。河面的冰冻得不瓷实,不会开放冰上娱乐项目。”近日,记者致电雁栖湖景区,工作人员反复强调并提醒,“今年冬天虽然可以入园,但所有娱乐项目停止运营。” 冬季寒冷、缺少美景、出行不便……不少景区选择放起了“寒假”。有景区经营者向记者表示,冬季客源少,开门迎客有可能会遭遇收不抵支的状况。 “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游客确实会少一些,主要的旅游出行集中于去温暖的南方避寒。而北方旅游市场,除了部分冰雪游,大部分市场相对冷清。”北京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刘颖欣向记者介绍,旅游线路的设计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冬季可选的行程相对更少。 从各大旅游平台的市场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旅游季节性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旅游度假区。在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的带动下,冬季旅游市场虽已“破冰”,但仍待“升温”。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表示,从市场需求层面而言,冬季旅游发展速度很快,但冬季旅游项目及产品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冬季游应注重差异化发展 “天冷也不想总宅在家里,还是想出去走走,但能玩的除了泡温泉就是滑雪。”北京市民余女士正在为元旦去哪玩发愁,“把几个旅游APP翻了又翻,发现都差不多,实在不知道该干什么。” 产品同质化问题,困扰着游客也困扰着旅游行业。近年来,各地纷纷将冬季游的发力点放在了特色化、差异化上。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做好冬季旅游产品供给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冬季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的冰雪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避寒旅游等冬季旅游优质产品。 近日,北京市就集中推介了30条冬季旅游线路,涵盖冰雪节庆体验、冬季中医养生、冰雪自驾休闲、冬日皇城民俗、冰雪红色旅游、冬季美食购物、冬季冰雪游学、冰雪文博演出、冰雪家庭亲子、冰雪冬奥体验等不同产品。 “各地应梳理产业链,找到适合当地的旅游项目,注意差异化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翔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季旅游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涵盖设备制造与销售、旅游项目形成、旅游内容开发,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相关服务、设施配套等。 魏翔表示:“各地对冬季旅游资源的挖掘要有所取舍,戒贪求深;要注重文旅融合,打造精品项目和旅游品牌。”(记者 赵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