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了解到,银川军博园“五馆”建设已基本完成,航空馆内部工程全部完成,外部配套设施完成大半,布展工作已经开始;电子馆工程已经竣工,布展团队开始进场;船舶馆内部工程基本完成,已具备布展进驻条件;航天馆已完成主体封顶,部分顶墙砌护已经完成;兵器馆施工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主体封顶。 据介绍,航天馆建成后将成为集科学性、互动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宁夏人了解航天事业发展、体验航天科技成果,感受大国崛起风采的首选场所。它将成为宁夏及周边青少年了解航天事业发展、体验航天科技成果、学习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服务广大青少年研学游学的示范基地。“五馆”建成后,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将打造成全国唯一一个覆盖“海、陆、空、天、电子”五大军工门类的军事文化主体博览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现代国防教育基地、西北绿色旅游示范园区和全域旅游景区景点。(张雪梅)
杏耀怎样开代理_宁夏举办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培训班 0
10月28日,由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培训班”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班。 本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涵盖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如何应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升级策略与着力点、创意风景道规划设计等各个方面。(张雪梅)
杏耀怎么做代理_龙山秋意浓 0
10月30日,游人在山西省太原市龙山游玩。深秋时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向的龙山层林尽染,秋色宜人。 新华社发(柴婷 摄)
杏耀代理1980_到三峡大坝 品大国重器(关注宜游城市⑥) 0
青山绿水银色大坝黄正平摄 游客在三峡大坝前摇旗呐喊。袁 磊摄 在历经数千公里的日夜兼程后,长江奔流到三峡。这里峡谷幽深,奇峰耸峙,却出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奇景。从瞿塘峡到巫峡再到西陵峡,一路波平浪静,风光无限。 雄伟的三峡大坝正屹立于西陵峡河段,1994年,三峡大坝在湖北宜昌正式动工修建。历经17年建设,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为大半个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同时具有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 这里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近年来在旅游景区的发展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变化,这让游客在了解大国重器的同时,更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 由点到面 全域发展 今年国庆假期,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共接待18.68万中外游客,近300台客车每日来回运送穿梭在不同景点间络绎不绝的游客。坛子岭、185平台、截流纪念园……沿着这条线路,游客能360度不同距离观赏大坝,一饱眼福。 不过,要是七八年前来三峡大坝旅游景区,上述景点只是游客走马观花的“打卡地”,许多游客往往只在坛子岭上远观大坝。除了下车拍照以示“到此一游”外,这些“孤岛式”的景点没能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感观体验——不好玩、不好吃、看不懂……三峡大坝旅游景区意识到,景区现有的观光线路、产品、项目等已无法满足游客快速增长的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游客的集中反馈为景区提档升级指明了方向。 “三峡大坝旅游景区的一个使命,是把三峡工程对国家、民生和科技事业的贡献传递给游客,这是景区本身存在的价值。游客来这里的最重要目的也是为了三峡大坝,我们应当通过景区让游客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后文简称“三峡旅游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贞勇对本报记者说。 要让游客“看透”三峡大坝——从坛子岭聆听导游讲解大禹治水神话,到185平台解密“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再到截流纪念园回顾三峡工程建设场景……一个个景点被串连成线,全方位满足游客对三峡大坝的好奇。景区还新设了船闸观景点让游客近距离观察世界上最大的五级船闸。如果不够,还可以直接乘坐“高峡平湖”观光游轮欣赏三峡美景。整趟旅行下来,游客不仅是在体验一条旅游线路,更像是徜徉在中华民族治水历史的长河中。 在连点成线的同时,三峡旅游公司也开始大力推进覆盖“一区四镇”的三峡工程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区是三峡大坝旅游区,是大国重器的展示区,四镇是坝区左右岸的四个乡镇。打造‘一区四镇’是为了带动周边四镇及宜昌区域、三峡流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不忘筑坝为民,造福移民。”李贞勇说。今年国庆节前夕,三峡大坝旅游景区换乘分中心在秭归屈原故里景区试运行,这也将原本隔湖相望的三峡大坝旅游区和屈原故里景区打通。由景点到景区,再到正在建设中的“一区四镇”旅游区,一条全域旅游之路正慢慢铺开。未来,游客再来三峡大坝,能拥有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做好科普 提升服务 “看透”三峡大坝,更要看懂三峡大坝。“为了把三峡工程的功能作用、结构布局说清楚,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这是展示三峡工程的重要环节。”李贞勇说。 据三峡旅游公司介绍,景区内安装有多媒体自动导讲系统,通过地理位置触发感应器装置,让游客可随时随地听专业讲解;设置VR体验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展现三峡工程的枢纽运行、船闸通航、升船机运行和电站运行等场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工程的功能和效应;景区还将引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景区重要节点,与游客进行互动式讲解。此外,景区还增设移动终端服务平台,让游客通过手机现场扫码或者下载APP就能快速了解大坝的有关知识。 大国重器通过科普悄然拉近与游客的距离,景区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软硬件设施,提升服务。 “三峡大坝是吸引游客来的原因,但游客的需求远远不止了解三峡大坝。在展示大国重器的同时,景区也应当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给游客带来舒适安全的体验。”李贞勇说。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好的游览体验,今年国庆期间,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停车场对游客免费开放。采取预约流量总控,实施分时段分流。排长队进景区、等观光车的现象不见了,观景台人满为患的现象也不见了。景区内步行数分钟,便有长椅、藤条桌椅、遮阳设施等休闲设施置于路边,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据悉,三峡工程旅游区旺季平均日接待量逾万人次、黄金周日均2.5万人次、单日最高峰达到4万人次。自2014年免除景区门票以来,每年的接待人数直线上涨,今年接待量将突破300万人次。这对景区的交通、安保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保护游客和枢纽运行的安全,是我们放在首位的任务。”李贞勇说。实际上,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并不一味追求游客数量的增长,而是注重保障游客的游览质量与安全。为此,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实行身份证、人脸和实名制预约同步核验,园区内观光区与运行区实施严格物理隔离,确保三峡工程运行不受游览影响。 建坝育人 携手城市发展 “因为人们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才会爆发。”这是今年3月三峡大坝的研学课堂上,北京日坛中学学生自由讨论的一幕。 2018年,三峡大坝研学基地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9年上半年,研学基地接待研学团队83批次共计1.56万学生,很多“00后”甚至“10后”成为了大坝的“小粉丝”。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孩子,因一趟趟“研学游”与三峡工程结缘。 三峡大坝研学基地是三峡工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水利与民生休戚相关,三峡大坝不只是一座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它集中了中华民族的治水文化、水电文化,体现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展现了大国重器的科技含量。而我们在景区做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建坝育人,传播三峡精神。”李贞勇说。 从“到此一游”到深度游、体验游、研学游、红色游……从传统“工业观光游”到绿色休闲度假游,“游三峡大坝”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变化,不断满足着游客的旅游需求,但却始终如一地向世人传达大国重器的深刻意义。 三峡大坝旅游景区运营持续向好,也为城市发展贡献能量。作为世界水电之都、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宜昌市将旅游列入全市十大千亿产业之一,而三峡大坝旅游景区正是该战略的核心。以三峡大坝为轴心辐射到以昭君故里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以西陵峡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还有以葛洲坝为代表的工业旅游资源,这些资源都吸引更多游客来宜昌,为宜昌市的发展增添活力,扩大城市知名度。(记者 何欣禹)
杏耀总代理_黄河金岸美食之旅线路吴忠发布 0
10月31日上午,由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主办的黄河金岸美食之旅线路发布暨采风踩线活动在吴忠市龙海宾馆举办。此次发布会旨在通过邀请中央驻宁主要媒体和新媒体到吴忠实地考察美食线路,推广美食名店,进一步扩大吴忠美食影响,为即将举办的吴忠冬季文化旅游活动预热,同时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游在宁夏,吃在吴忠”的旅游理念。 吴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美食之城”,其特色菜系品种繁多、特色浓厚、独具风味,在周边地区颇有影响。目前,吴忠餐饮业有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借助打造“吃在吴忠”品牌的效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集群,吴忠餐饮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吴忠市抢抓宁夏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开展餐饮业品牌提升活动,策划举办了名小吃展示展销、吴忠厨师节、吴忠特色美食创意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已经成为宁夏旅游的黄金线路之一,也是吴忠市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吴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