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队、世界美食、创意市集、非遗展示、歌舞表演、露天影院……7月18日晚上,由中共沈北新区委员会、沈北新区人民政府主办,辽宁文旅集团与燕京啤酒携手承办的“炫动沈北”2020(燕京啤酒)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沈北新区道义花海·玉衡园盛大开幕。
杏耀分红没到账_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发展沈阳文旅产业的调研报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度市场化的文旅产业是减收最大的行业之一。近期,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文化旅游机构纷纷出台税费减免、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政策措施,支持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近日,沈阳日报社向沈阳市民发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沈阳旅游、餐饮等消费影响调查问卷》的问卷调查,对市民在疫情解除后的消费方向、意愿等多方面进行了民意调查,并收集其中关于文旅部分的数据,就相关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形成此专题报告。 一、疫情之下,旅游产业成受疫情影响最大行业之一 旅游产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全球范围内提供数据、洞察和咨询的凯度公司的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旅游与餐饮、外出娱乐这三个行业,有约75%的消费者彻底取消了相关消费,还有约17%的消费者减少了支出。 《新冠肺炎疫情对沈阳旅游、餐饮等消费影响调查问卷》收集到有效样本1030份。问卷中,关于“疫情发生前,您是否有旅游计划?计划是否已经取消?”一项中,有42.23%的受访者表示“并没有旅游计划,而且在疫情结束后,因时间、安全等多方面的原因,不会选择旅游”;有32.04%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旅游,但是“已经取消”;17.96%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春节前没有旅游计划,但是疫情结束后“会去旅游”。没有取消旅游计划的受访者占7.77%。 在问卷“未来宣布疫情解除后,您认为多长时间后会放心地做长途的旅游?(单选)”中,有27.67%的受访者表示还要看国家关于复工、复学后出台的假期政策;有24.27%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会旅游;20.39%的受访者表示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会考虑旅游;17.96%的受访者要观察一到三个月;仅有3.88%的受访者表示疫情解除后会马上出发。 二、支撑旅游经济运行的市场基本面没有改变,但莫要轻言“报复性消费” 凯度公司的消费调查报告称,旅游、餐饮、外出娱乐这三个行业的消费反弹潜力巨大:有82%的消费者会恢复外出餐饮消费、78%的消费者恢复旅游、77%的消费者恢复外出娱乐。压抑许久的购买力肯定会大量释放在人们的旅游需求上,但是否会在疫情结束后立刻出现爆发式地反弹,还需要理性看待。 《新冠肺炎疫情对沈阳旅游、餐饮等消费影响调查问卷》显示,人们想在疫情结束后出去走一走的念头不可遏制,这种消费欲望让旅游消费存在很大可能的筑底反弹。但同时,时间、家庭收支,特别是心理上原因会让人们在实际行动上保持冷静。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疫情结束之后餐饮业会最先出现快速反弹。旅游虽然在民意调查中排名也是靠前,但若想回到正常运行还需要一定的周期来恢复。在民意调查中,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将旅游计划直接推到了明年。在沈阳日报社的调查问卷中,在1030名受访者中,在设置“多选”条件下,“聚会”(占59.22%) 、“户外运动”(占40.78%) 、“实体店购物”(占29.61%)、“文化消费”(占26.70%)和尽快恢复生产,加紧“挣钱”(占35.92%)的意愿,都高于旅游的意愿。 三、“五一”假期,沈阳文旅消费逐步回暖复苏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5月1日到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去年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五一”假期,沈阳文旅经济也呈现明显复苏态势,来自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的数据显示,全市121家A级旅游景区中开放33家 。纳入监测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9.43万人次,门票收入1306.11万元,虽然比去年“五一”有所下降,但与“五一”假期前五日相比,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环比增长340%,旅游总收入预计增幅达到300%以上。开放的景区中,北陵公园、棋盘山、沈阳森林动物园等户外生态景区备受游客欢迎。 沈阳“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新特点。一是户外生态景区人气旺盛,成为市民出游的首选;二是在消费券的拉动作用下,沈城市民家边“吃吃买买”;三是预售+限流,市民体验旅游的舒适美好;四是线上+线下,近百项文旅活动受欢迎;五是市民心目中十大最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出炉;六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并轨推行,助市民安心文明出游。 四、民意调查问卷显示文旅市场潜在问题与发展机遇 “五一”期间,调研组广泛征求民意并深入展开调研,收集到如下情况: (一)居民旅游消费信心仍需稳步恢复。很多市民持观望态度,旅游消费信心还需进一步恢复。 (二)出游安全、舒适成为市民出游最关心内容。市民对旅游价格的关注不再是主流,如今位居首位的是“目的地的安全性及舒适度”,“自己和家人的身心需要”“景区是否拥堵”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市民更加关注旅游时的安全和品质。 (三)市民期盼沈阳旅游六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民意调查问卷中,在“您认为沈阳旅游在哪些方面还需改进?(多选)”选项中,4437人受访,选择“基础设施还需完善”“服务意识还需提高”“体现沈阳风情的主打特色还需突出”的占比位居前三,分别为42.84%、40.32%和36.49%。 而在“您对沈阳发展文化旅游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的调查中,市民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旅游景观应更具“沈阳特色”。如“打造沈阳特色,比如满清文化,帅府民国历史文化。还有辽宁博物馆、足球、冰雪等特色产业,以及东北菜、烤串、鸡架等美食文化。”“沈阳旅游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加强对一些特色老街的保护和突出沈阳风情的打造。”“沈阳不是临山临海的城市,开发旅游资源有限,需要在历史、人文、民族特色方面推出属于大沈阳大东北特色游览项目。”“沈阳有很浓厚的古文化气息,建议打造少儿古文化的实景教育。”“多建一些游乐设施,多些亲子体验馆。”“台湾的九份老街很有特点,希望沈阳可以学习借鉴。” 2.基础设施还需完善,旅游景点要通公交车。“合理规划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意识。”“景区的停车场少,而且免费的更少,不利于自驾游。”“历史建筑应该及时修缮,文化基础更加重要。”棋盘山里面破损建筑物要尽快修缮,有碍观瞻。““长白岛公园停车难,高价收费问题应该加以改善!” 3.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观光游也应该设有服务投诉,让服务到位。”“加强管理,不要乱收费。”“旅游景点咨询电话要畅通。” 4.量会增加不少,让市民都能游得起。”“景区内的食品价格太贵了。”“希望多来点旅游套票,以实惠吸纳游客人。” 5.政府加大城市旅游宣传。“主要景区再好好规划发展一下,还要搞好宣传,有关沈阳旅游的宣传片要真实好看,一定要吸引到大家的关注!大沈阳一定会发展的更好的!”“加大沈阳市民对沈阳景点的认知度,先让沈阳市民熟悉沈阳的文化旅游景点,现在有好多的沈阳人都没有去过沈阳故宫、大帅府…… ”“沈阳是老城,旅游宣传不到位,缺少特色景点,比如五龙山等地,没有开发好,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样子,希望政府积极引导多开发完善景点,多做有效宣传。” (四)受疫情影响,沈城市民青睐自驾游。今年“五一”的旅游消费特点鲜明,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主打,出游时市民优先选择自驾的交通方式。 (五)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沈北新区、浑南区等区旅游资源开发较好。沈北新区以51.38%的比例高居榜首,浑南区、皇姑区、沈河区分别以38.89%、28.56%和27.89%紧随其后,其它各区均低于15%。调研中发现,受访者的认同不仅与沈北新区、浑南区等区旅游资源较丰富有关,也与相关区紧抓文旅发展有关。如沈北新区将文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立足做优存量,发展增量,主动出击,走出去招商,引进来落地项目,大力扶持文旅项目开花结果,努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亮丽名片。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宜提早谋划,制定旅游振兴计划。 1.政府应积极帮助和扶持企业度过疫情冬眠期,以拉动消费促经济发展。现在旅游业最主要、最紧急的诉求是获得现金流活下去。建议用足中央和地方扶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如无息或贴息贷款、质量保证金退还,相应的减税、退税、基金、补贴、金融支持等,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此外,针对旅游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帮助企业加强与保险、交通、零售等领域的沟通协调。做好产业调研、数据搜集、损失评估、趋势预判等工作,从行业层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对企业等加以引导。 2.就旅游企业而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救和互助行动。建议在沈的旅游企业提前谋划何时以及如何实现复苏,积极与上下游、合作方、相关方沟通展开行业互助行动。要积极思考商业模式、产品模式、服务模式、企业战略的调整,积极完善和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市场和营销的研究,强化科技的应用,研发升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迎接疫情之后的消费反弹。 (二)尽快启动本地游、近郊游市场,让本地市民成为 “流量”担当。 1.一旦疫情解除,重新振作旅游市场的首要问题是“流量” 。从旅游三大市场来看,国内市场尤其是非疫区城市的周边游市场应是最早、最快、最易实现复苏的。建议做好宣传营销,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开拓国内市场,由内到外,稳定人心,以刺激整个旅游和消费市场。 2.有业内人士预计消费反弹有可能出现在7月到8月之间,并在“十一”长假期间达到小高峰。目前,周末游更有操作空间,沈阳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市民会成为旅游业恢复期的“流量”担当。 建议沈阳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旅游行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可以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设计时间节点,释放自驾旅游、亲子旅游、夜间旅游、美食旅游、暑期旅游等消费需求。要研究出台惠民政策,尽快启动本地游、近郊游市场,比如沈阳人游沈阳,辽宁人游沈阳等等,短期内激发出流量。…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这个假期 来森蒲牧场欢乐一夏
今日 ,沈阳中小学正式开启暑假模式。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蒲牧场没有失约,青青草地让孩子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弥补没有出游的遗憾。 动物投喂一直深得小朋友们的欢心,尤其是自带“新冠抗体”的羊驼、找不到“家门”的牛羊们、“胆小”香猪等,通过投喂拉近小朋友与动物的距离,见证自然世界中的乐趣。还有大鹅巡游、猪猪赛跑、小羊洗澡等让小朋友们突破栅栏的限制近距离接触小动物。
杏耀下载登录_沈阳植物园:那些不敢过的桥、未曾见过的花儿
漫步沈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不胜枚举。但在众多的景区中,沈阳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绝对是沈阳人心中无可替代的“白月光”。 毫不夸张地说,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在沈阳人眼中,植物园就如同自家后花园一样熟悉、自豪。每年熬过凛冽的寒冬、在第一棵绿芽破土而出之时,植物园内外便会呈现驾肩接迹的热闹欢腾。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成群结队的游客畅游园内,尽情呼吸大自然的味道。 2006年,因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沈阳植物园又名沈阳世博园、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但老沈阳人依旧习惯称其为“植物园”。
杏耀待遇_停好单车再“游园”
随着中小学放假,暑期旅游高峰期已经来临,沈阳各大景区本月游客人数环比有所增加。记者在不少景区景点发现,多数观光游客在使用共享单车后,自觉地将单车停放到景区附近的指定位置,文明旅游行为已蔚然成风。 沈阳故宫、大帅府等旅游景点离中街商业区不远,是不少外地来沈游客必到的“打卡地”。记者在这里看到,一位游客骑着共享单车来到沈阳故宫,把车停在正阳街东侧指定的停放点后,步行至景区入口处。正阳街东西两侧的马路上,几个写着“沈阳单车”的指定区域里,整整齐齐停放着几辆单车。“共享单车本来就是方便自己、方便大家的,如果因为乱停放造成城市道路拥堵或是影响行人走路,就违背了绿色出行的初衷和理念。如果人人都能够将车停放在规定区域,所有人用起来都会更方便。我们是城市便利生活的享受者,也应该做规则的遵守者。”一位游客一边停放共享单车,一边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