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消息,在今年的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 11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暨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体检式”暗访评估等有关情况,对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提升景区、旅游度假区服务质量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分别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市场整治行动期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2万余家,立案调查8300余件,罚没款4100余万元,责令停业整顿715家,吊销许可证113家;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 会议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暗访评估工作;坚持依法办案、有案必查,持续保持市场整治高压态势;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着力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场治理能力。要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抓好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坚持全过程管理,严把A级旅游景区入口关;强化优质供给,进一步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要强化引领,进一步扩大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抓好管理,进一步提升旅游度假区的质量;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政策保障。
杏耀总代理_贵阳全域旅游,值得点个赞! 0
民族风情表演令人大饱眼福。记者 闵良 摄 10月18日至20日,贵阳市第十届旅游发展大会媒体推介会在贵阳市白云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60家媒体的记者见证了贵阳打造全域旅游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潘镇介绍,2016年,贵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年来,旅游业持续增长。2019年1-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高达1.9亿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2466.23亿元,同比增长28%。 贵阳旅游如此火爆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高原气候独特和少数民族风情。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原有206条航线,今年又新开通贵阳至旧金山、洛杉矶、莫斯科、米兰、巴黎、墨尔本6条洲际直达航线。贵州拥有高铁线1262公里,直达北上广深、香港等主要城市。高速通车里程达6450公里,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高速路网体系。“爽爽的贵阳”吸引了发达省份的避暑人群。据《贵州都市报》一位记者介绍,每年夏天,开着房车来贵阳及附近避暑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来自成都、重庆、广州、香港等地。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贵阳就有47个,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能让游客觉得耳目一新、收获满满。 白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庆玲介绍,今年旅发大会的核心内容是“看老工区如何改造成旅游区”。具体看点就是泉湖、七彩湖和302工厂旧址改造。白云区是贵阳的老工业区,区内有贵州铝厂(302厂)等老旧工厂和小区。白云区的泉湖和七彩湖,3年前都是脏乱差的典型。以泉湖为例,这里以前就是郊区,是个住着381户人家的寨子,还有些制作豆腐和洗车的小作坊,泉湖成了垃圾湖,湖水发黑发臭。2016年,白云区开始整治泉湖。现在,这里规划了商业区、住宅区、饮食区、旅游区,建设了水幕电影,每天晚上免费播放,观者上万。臭湖被整治后,社会投资也闻风而来,四周2000亩土地增值超过20亿元。王庆玲说:“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老工业区改造是全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挑战。贵州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铝厂。2014年,贵铝氧化铝生产线停产,土地和场房闲置。2018年,这里开始建设遗址公园和文创街区。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遗址公园已经建成,贵铝的老照片、老机器、老厂房都能让人想起当年的创业艰难。文创街区主要展示非遗文化及其产品。据悉,未来,这里还将建设“人才公寓”“匠人工坊”“极限运动”等特色街区,主打非遗文化。(记者 闵良)
杏耀娱乐登录测速_看光影间的时空穿梭 0
核心提示: 一边是500年前的明代藏兵洞遗址,一边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繁衍生息地“圣地”,光影间时空穿梭,聆听历史的叹息与今人的赞叹。从银川市区一路向东南方向出发,行车40多分钟,行程约3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水洞沟。 远古、近代、现代的多种元素在这里碰撞:国内面积最大的室内观众介入式动感体验区,再现了4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和灾难骤起。被迫迁徙的活动场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峡谷、藏兵洞等明代军事防御建筑体系;游览行程中的网红大妈打卡地、红柳湾网红打卡点,考古研学基地…… 不妨来水洞沟,置身一段“跨界”之旅。 藏兵洞里有“机关” 身处水洞沟景区,一条横贯景区的蜿蜒长城映入眼帘,这是500年前明代为抵御少数民族侵袭而修建的。在明代20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全长12700余里的长城,在宁夏境内分布着北长城、西长城、东长城。景区里的东长城起自黄河东岸的横城,是明代夯筑长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 东长城,红山堡,藏兵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至今也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500年前,明代将领和士兵可谓是“地道战”的“创始者”,他们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夯筑的长城坚不可摧,峡谷两侧和地下的藏兵洞纵横交错、左旋右盘、分叉极多,机关陷阱处处,久久不见尽头,如果不熟悉洞内情况,很难走出去。 火药武器、铁蒺藜、大石头、有毒的弓箭、滚石、铁刺……洞中每一处陷阱的设计都力求一击致命,比如最小的铁蒺藜有20斤,全部安置在地道顶壁,一面不起眼的墙壁后,会因触碰机关,引发弩机,一次可以射出9发弓箭。“因为蒙古人以右为尊,所以地道里的门设计为左生右死:左边为生门,而右边则是死路。”工作人员来玲告诉记者。 藏兵洞内有一个很独特的设置,被称之为一号陷阱,它深约一丈,内多设鹿角。因为洞内只容单人通行,一旦有敌人进入洞内,也只能单线跟进,再加上对洞内地形不熟,光线昏暗,很容易落入陷阱,透过玻璃栈道,还可以看到脚下留存的敌人尸骨。 为了保护将军安全,地道的设计别具匠心,将军洞的墙壁上有一个储物柜,上层并无玄妙,从里面清理出来一尊砚台,而下层柜子打开之后却别有洞天,里面有两道门,第二道门后有一个高约50厘米的暗道,可以通往安全的地方。由于藏兵洞内道路四通八达,一旦有敌人闯进洞内,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可以从暗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从各个方位围攻敌人。 值得一提的是,藏兵洞里有很多精巧的设计,比如为了灶台排烟,不仅开了3个洞口,确保外面无论刮什么风,里面的烟能排出去,还通过分散不让敌人发现,避免熏到自己,不远处的瞭望口也兼具这个功能。客厅、卧室、厨房、水井一应俱全,火药库、兵器库、储藏间功能齐备。 这个地上地下立体配合的军事设施,曾让3000鞑靼骑兵在不到1个时辰里命丧红山堡。 《明史土司传》中写到:鞑靼瓦剌骑兵数次拆墙南下,都无法攻破长城的原因,与藏兵洞十之八九。 500年,宛若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瞥,匆匆略去。长城犹在,藏兵洞却被风沙填埋,以至于后来人只知道附近有个屯兵的地方,却不知道具体的位置。2002年,一个当地的农民,从峡谷路过,出于好奇心,进入可以看见的一段洞道中,发现里面道路相通,诧异的同时也很害怕,没有继续他的探险。随后,政府部门得到消息,组织专人进行了清理和开发,直到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藏兵洞还有至少3公里的地道没有清理出来。 10多年时间,进入藏兵洞的入口变成了如今的出口,给游客更好的体验。遗迹的发现,让历史闪耀出人类更多的智慧之光。 水洞沟人的“摩斯密码”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水洞沟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古生物化石。随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 又出土了5万多件石器和上百件动物化石。水洞沟人使用石器、佩戴鸵鸟蛋皮项链,制作的石制品、工具以及石器制作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和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 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这些遗迹一点点揭开了水洞沟人的“摩斯密码”:水洞沟人生活年代上至四万年,下至数千年,不仅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而且也包含新石器时代,属于晚期智人阶段,体貌特征与现代人已没有多少差别,其文明程度达到了同时代最先进、最高水平。 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因此,它被称为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和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有趣的是,遗址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和勒瓦娄瓦石片工具,与欧洲相当古老的莫斯特文化接近。因为勒瓦娄哇石核本身并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石器修理技术。这种技术最早发现于法国郊区勒瓦娄哇佩雷小镇,因此得名,而水洞沟人所使用的工具和远在法国的小镇竟然如此相同,考古专家认为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也就是说是比邻地区技术相互传播或者是人类迁徙后将不同的技术带到当地的。 在动感体验区你可以看到,当时的水洞沟属于草原荒漠地带,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碧绿的湖面波光粼粼、草木葱郁,是飞禽走兽的乐园,犀牛、野驴、原始牛、羚羊、转角羊等在树丛里水草边觅食,成群的鸵鸟在沙丘中急速行走。湖边、草原上,青壮年不分男女都要手持棍棒和石器去打猎。他们使用的武器很原始,有时奔波一天,连一只野兽也打不到,只好靠挖些植物的根茎和采摘野果和草籽度日。一旦捕到动物,他们会围坐一起,举行庆祝,剥去兽皮、点起篝火烤食,兴起时还会跳舞…… 亲身感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在博物院东北边,水洞沟村里既有模拟的史前地穴、新石器时代平顶房、穿豹纹衣服演示打磨石器等技能的“群众演员”,也安排了游客体验钻木取火、挖掘文物的活动。 数万年过去,水洞沟人去了哪里成为考古界的一个谜。在古人类历史研究中发现,人类在某一地方生活一个时期后,就会消失不见。目前推测有3种,一是他们因环境的恶化灭绝,二是因与当地已有人群或土著文化融合丧失了独有标志;三是又打道北归,到达蒙古、俄罗斯等欧亚大陆北部,之后一部分人因逐丰沛水草而居到达美洲大陆,还有一部分人继续迁徙、流浪。 由于出土资料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洞沟遗址的挖掘和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相信专家学者们定能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揭开谜底。(记者 徐佳敏 张 唯) 藏兵洞。(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藏兵洞还留有生活用具。记者 徐佳敏 摄 大峡谷。记者 张唯 摄
杏耀注册开户_宁夏旅游故事要怎么讲 0
宁夏被喻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其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历经3年磨练,宁夏的全域旅游发展正逐渐成长、壮大。 怎样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讲好宁夏故事、传播宁夏声音,让更多游客知道宁夏、了解宁夏、爱上宁夏?在日前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旅游报社举行的“宁夏故事 我来讲述”——全域旅游宁夏实践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旅游界的“大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从理论思考到实战经验分享,纷纷为宁夏如何提升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谋划“金点子”,为全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对宁夏来说,从旅游的角度看,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很丰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教授说,别看宁夏地盘不大,却有着山地、湖泊、河流、沙漠等多种自然资源,“这非常难得”。 “宁夏需要的是‘示范+旅游’,而不是‘旅游+’。”张辉说,长期以来,各地在全域旅游推进中,都习惯性地从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的角度谈旅游,从“旅游+”衍生出“旅游+工业”“旅游+商业”等模式。“为什么宁夏不尝试着率先提出像‘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的概念呢?”在他看来,宁夏可以通过借助旅游消费平台,在提升相关产业附加值的同时,提高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张辉说,在实践中,很多传统文化如果不借助旅游消费,就更难以提及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他认为,可以借助旅游这个载体,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恢复做起来。“在宁夏,通过‘+旅游’的形态,可以对当地的产业、社会乃至于环境产生更大附加值,爆发更大穿透力。” “做好全域旅游,就要做好市场需求分析,打造差异化体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凌云教授言简意赅地道出自己的观点。 张凌云说,同样一份资源,在工业化语境下可能不值一提,但如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讲,却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没有完全开发的资源,禀赋值更高。“过去大家常说,宁夏是‘塞上江南’,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边塞。但如果换一种思路来看,就意味着宁夏的旅游资源和可发展方向其实非常丰富。” 张凌云用“五彩斑斓”一词来形容宁夏的旅游资源:绿色的旅游资源,让有着沙漠和湖泊的沙湖一跃成为5A景区;红色的旅游资源;使流经宁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和作为民族符号的不同年代长城为人所知;有白色的旅游资源,因为宁夏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打造滑雪场和温泉小镇,从而打破旅游淡季旺季之分;有紫色的旅游资源,如宁夏正尝试着开拓葡萄酒旅游,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抛开这些人们知道的不谈,宁夏的故事还可以涵盖星空。”张凌云说,在宁夏的夜晚,只需抬头,就能看到缀满夜幕的星星,而这种透亮的星空,现在在大城市里可以说是“奢侈品”。借助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将“在宁夏看星空”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和发展模式。 “要将宁夏的故事讲好、声音传播好,就要合乎市场发展规律和潮流主旋律。”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如是说,“我们不能只讲自己擅长的,还需要去关注市场希望听什么样的故事,共同去讲好宁夏这个系列故事。” “宁夏有1085公里的长城。长城的神奇,跟神奇的宁夏有何关系?长城的走向,跟地理上的降水分布线有何关系?有多少人来宁夏时,会想到这些?如果不讲这些故事,大家来宁夏的时候,看到也只有长城的壮丽,却感受不到神奇。”厉新建说。 在他看来,数次看宁夏全域旅游经验总结,现在的典型跟以前推出的典型差不多,或者并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若干年后还是同样典型的话,显然不是全域旅游发展想要的内容。 “从这个篮子转到另一个篮子,并不是全域旅游所需要的,只有做到旧的不减量,新的有增长,才是全域旅游的章程。”厉新建说,除却“塞上江南”的名气,更多是要讲出宁夏的神奇,宁夏的悠久历史,以及宁夏的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讲好宁夏旅游文化故事的精髓所在。(记者 张 瑛) 随着区域生态环境日益变好,黄河岸边的滩涂湿地成了野生鸟类绝佳的越冬栖息地。记者 王鼎 摄
杏耀注册开户_北京市属公园游览场所9日起全面开放 限流比例上调 0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刚刚发布消息,从6月9日起,北京市属11家公园的游览场所全面开放,公园限流比例由30%上调至50%,除免票的紫竹院公园外,游客进入其他市属公园时仍需提前网上预约、持身份证实名入园。 根据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调整至三级后的要求,从6月6日起,北京市属各公园上调入园游客量,限流比例由30%上调至50%,并视情况动态调整限流比例。为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游园活动,提供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结合景区、展厅的实际情况全面开放游览常规所。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介绍,自6月9日起,颐和园德和园、文昌院、南湖岛;天坛公园神乐署、斋宫;北海公园小西天、静心斋;景山公园护国忠义庙;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曹雪芹纪念馆等景区将恢复开放。游客在各公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可查询具体游览方式。 除景区院落外,香山公园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展室、香山寺、碧云寺殿堂,中山公园唐花坞、蕙芳园展厅在内的市属公园室内展览场所、服务网点和游艺设施也将在9日全面开放。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儿童动物园、科普馆等室内展馆恢复开放。中国园林博物馆的所有室内展馆也恢复开放。至此,11家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的观览场所全面恢复开放。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醒市民,除了紫竹院公园实施免票以外,市民在游览其他市属公园前,仍需提前在网上预约购票,持身份证实名入园。另外,在已经开放的景区和本次新恢复开放的景区中,有一部分景区需要预约购票分时参观,包括:天坛祈年殿、斋宫景区、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等。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公园一直坚持大环境开放,易造成人员聚集的室内场馆、狭小空间暂停游览。北京市调整防控响应等级至二级后,市属公园核心景区、简餐茶点、游船等在“五一”节前陆续开放。目前,各市属公园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继续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将继续执行入园体温监测、入室查核健康码、排队1米线等措施,继续加强园内活动管理,引导游客游览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文明游园。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醒,为保障市民游客安全游园、安心活动,来园游客请随身携带口罩,视情况科学佩戴,园内游览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在人与人距离不足1米的场所需戴口罩,进入室内参观根据要求适时出示健康绿码、戴口罩;在乘摆渡船、乘游览车和使用游艺游乐设施活动时,需要戴口罩、出示健康绿码、配合进行实名登记。(记者 叶晓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