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被喻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其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历经3年磨练,宁夏的全域旅游发展正逐渐成长、壮大。
怎样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讲好宁夏故事、传播宁夏声音,让更多游客知道宁夏、了解宁夏、爱上宁夏?在日前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旅游报社举行的“宁夏故事 我来讲述”——全域旅游宁夏实践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旅游界的“大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从理论思考到实战经验分享,纷纷为宁夏如何提升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谋划“金点子”,为全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对宁夏来说,从旅游的角度看,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很丰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教授说,别看宁夏地盘不大,却有着山地、湖泊、河流、沙漠等多种自然资源,“这非常难得”。
“宁夏需要的是‘示范+旅游’,而不是‘旅游+’。”张辉说,长期以来,各地在全域旅游推进中,都习惯性地从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的角度谈旅游,从“旅游+”衍生出“旅游+工业”“旅游+商业”等模式。“为什么宁夏不尝试着率先提出像‘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的概念呢?”在他看来,宁夏可以通过借助旅游消费平台,在提升相关产业附加值的同时,提高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张辉说,在实践中,很多传统文化如果不借助旅游消费,就更难以提及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他认为,可以借助旅游这个载体,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恢复做起来。“在宁夏,通过‘+旅游’的形态,可以对当地的产业、社会乃至于环境产生更大附加值,爆发更大穿透力。”
“做好全域旅游,就要做好市场需求分析,打造差异化体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凌云教授言简意赅地道出自己的观点。
张凌云说,同样一份资源,在工业化语境下可能不值一提,但如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讲,却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没有完全开发的资源,禀赋值更高。“过去大家常说,宁夏是‘塞上江南’,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说的边塞。但如果换一种思路来看,就意味着宁夏的旅游资源和可发展方向其实非常丰富。”
张凌云用“五彩斑斓”一词来形容宁夏的旅游资源:绿色的旅游资源,让有着沙漠和湖泊的沙湖一跃成为5A景区;红色的旅游资源;使流经宁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和作为民族符号的不同年代长城为人所知;有白色的旅游资源,因为宁夏可以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打造滑雪场和温泉小镇,从而打破旅游淡季旺季之分;有紫色的旅游资源,如宁夏正尝试着开拓葡萄酒旅游,产生更多的溢出效应。
“抛开这些人们知道的不谈,宁夏的故事还可以涵盖星空。”张凌云说,在宁夏的夜晚,只需抬头,就能看到缀满夜幕的星星,而这种透亮的星空,现在在大城市里可以说是“奢侈品”。借助旅游资源整合,可以将“在宁夏看星空”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和发展模式。
“要将宁夏的故事讲好、声音传播好,就要合乎市场发展规律和潮流主旋律。”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如是说,“我们不能只讲自己擅长的,还需要去关注市场希望听什么样的故事,共同去讲好宁夏这个系列故事。”
“宁夏有1085公里的长城。长城的神奇,跟神奇的宁夏有何关系?长城的走向,跟地理上的降水分布线有何关系?有多少人来宁夏时,会想到这些?如果不讲这些故事,大家来宁夏的时候,看到也只有长城的壮丽,却感受不到神奇。”厉新建说。
在他看来,数次看宁夏全域旅游经验总结,现在的典型跟以前推出的典型差不多,或者并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若干年后还是同样典型的话,显然不是全域旅游发展想要的内容。
“从这个篮子转到另一个篮子,并不是全域旅游所需要的,只有做到旧的不减量,新的有增长,才是全域旅游的章程。”厉新建说,除却“塞上江南”的名气,更多是要讲出宁夏的神奇,宁夏的悠久历史,以及宁夏的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讲好宁夏旅游文化故事的精髓所在。(记者 张 瑛)
随着区域生态环境日益变好,黄河岸边的滩涂湿地成了野生鸟类绝佳的越冬栖息地。记者 王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