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测速-官网

杏耀测速登录官网,招商Q554258

杏耀娱信_工业遗产,是风景也是财富(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0

《杏耀娱信_工业遗产,是风景也是财富(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0》

  图为缓缓驶来的蒸汽机车。记者  辛  阳摄

  核心阅读

  随着技术进步,喷着浓浓白雾、鸣着低沉汽笛的蒸汽机车已被大量淘汰。然而,退役不等于废弃。辽宁铁煤集团积极发展蒸汽机车旅游产业,将满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唤醒。

  苍茫原野上,汽笛的轰鸣打破寂静,一列蒸汽机车缓缓而来。

  随着火车技术的发展,蒸汽机车逐渐被淘汰。但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有21台蒸汽机车却保留并持续运行着,并建成了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和蒸汽机车发烧友慕名而来,这里还成为多部影视片的热门取景地。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被唤醒,再度“活”了起来。

  退役机车成了旅游资源

  在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里,司机老阎仔细擦拭停放的“上游”机车。老阎名叫阎石,刚满50岁。说他“老”,指的是他和蒸汽机车打交道的时间。

  “驾驶蒸汽机车,一晃就是20多年。”老阎说,擦拭车体、上油,驾驶蒸汽机车接送矿区职工,是他每天的工作。

  “小火车一开,黄金遍地流。”彼时的铁法矿区,乌黑的煤炭和职工上下班的通勤,都靠这些胸膛里燃着熊熊烈火、嘴里喷出滚滚白雾、鸣着低沉汽笛的蒸汽机车来完成。

  2002年,老阎开上了内燃机车,“新车环境好多了,但我已经习惯了蒸汽机车的震动和声音。”

  “我们的蒸汽机车1988年停止生产,1996年逐渐停止使用。2002年下半年,铁煤集团铁路运输部牵引动力转型正式启动。”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负责人刘春山说,因为动力转型,蒸汽机车没有了维修市场,当时处理退役机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卖废铁或者回炉。

  然而,一些国内外蒸汽机车发烧友的频频到访带来了新的思路。“我们认识到,退役的蒸汽机车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刘春山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工业文化遗产,铁煤集团建立了蒸汽机车博物馆。

  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台1943年制造的KD6487型蒸汽机车,此外还有20台蒸汽机车,保养良好,甚至能上线运行。

  自2000年对外开放以来,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人气越来越高,每年有不少外国游客来参观,感受蒸汽机车传递的工业之美。“蒸汽机车行驶时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一名游客说:“当这些火车在铁路上消失,许多人会和我一样怀念它。”

  “蒸汽机车已逐渐演变成一种符号。它承载着一代人工作、生活的回忆,寄托着浓浓的怀旧情结。”刘春山说。

  特色文旅带动周边发展

  蒸汽机车旅游不仅盘活了陈旧的设备资源,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蒸汽机车成了“网红”打卡地,还被《一代宗师》《闯关东》等140多部影视剧当作取景地。“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影视基地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和影视城、拍摄基地建立合作,运营收入很可观。”铁煤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宏伟说:“最多时有上千名群众演员参演,都是周边的村民。”

  如今,蒸汽机车旅游已成为铁岭乃至辽宁旅游的一张名片。据了解,景区产值连续5年超500万元,累计总产值已经超过4000万元。“旅游产品开发,目前也初具规模。”刘春山介绍,铁煤集团研发了按照“上游”蒸汽机车1/4比例缩小的小型蒸汽机车,目前景区内设置了3台,还铺设了铁路专线。游客可以驾驶体验,也可以乘坐由6节原车厢改造成的“龙”号旅游专列。

  刘春山介绍,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里的所有蒸汽机车都可以上线运行,游客可以驾驶、观光、拍摄沿线风景,被誉为“流动的蒸汽机车博物馆”,这在全世界的蒸汽机车博物馆中是不常见的。

  每年1月,这里会举办国际蒸汽机车旅游摄影节,蒸汽机车发烧友、摄影爱好者、游客等从世界各地赶来。

  来自沈阳的摄影爱好者徐长纯说:“现在能见到蒸汽机车已经不容易,机车还能正常运行更难得。”有游客在网上发文:很幸运有机会进入驾驶室,原来开火车是不用方向盘的,扳手往前推,火车就前进,脚下一踩就鸣笛。

  工业遗产融入城市生活

  今年3月,蒸汽机车景区恢复开放。

  “通过建立陈列馆博览园、开设专列、开办旅游节、拓展影视基地、体验小火车,景区从最初客流稀少到近几年逐步盈利。”张宏伟说,这些年景区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得更好。

  2006年,蒸汽机车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景区被评为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及辽宁旅游摄影协会“摄影创作基地”,是“辽宁十大旅游名片”之一、“辽宁游客喜爱的五十佳景”之一。

  “公司改制后,将增加蒸汽小火车,提升制造技术和专业维修技术。”刘春山介绍,“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建设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兼休闲度假综合体。未来工业遗产文化旅游会成为一种趋势。”

  工业遗产记录了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承载了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牟岱认为,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工业遗产不仅为城市打上个性化的标签,也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带来了更多向往。

  当下,工业遗产改造仍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不平衡、“叫好不叫座”等问题。相关文保专家认为,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资源,能让城市文化历久弥新、永续发展。工业遗产这座富矿,不仅属于当代,更属于未来。(记者 辛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