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沈阳文旅产业研发中心暨沈阳日报社驻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全媒体工作室组建。此举标志着沈阳市文旅广电局与沈阳日报社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沈阳文化航母正式启航。 在沈阳文旅融合亟待寻求突破和创新的背景下,今年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以下简称沈阳市文旅广电局)求新求变,建设“沈阳印迹”历史文化地理信息平台、沈阳市文化消费与文化惠民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双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文旅资源,从深层次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之道”。沈阳日报社与沈阳市文旅广电局联合打造沈阳文旅产业研发中心暨全媒体工作室,将为“双互联网平台”和全局性工作提供内容运维、技术开发、整合营销、活动策划、渠道推广等整体解决方案。以打造大沈阳文化航母为目标,加快沈阳文旅事业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蓝海。 沈阳日报社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报业集团之一,是最具公信力、权威性的官方媒介主体,拥有报纸、新媒体等所有媒体形态,用户群体达到1500万。沈阳日报社在全媒体融合矩阵下,整合“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报道。沈阳市文旅广电局是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主管部门。双方将依托于沈阳文旅产业研发中心暨全媒体工作室,共同探讨5G及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整合沈阳日报社视频、音频、直播、VR、3D动画、H5、游戏、海报设计与制作等原创生产力资源,巧妙融合影视剧、大型实景演出、IP活动、渠道宣传及招商、投融资市场化运作方式,为打造沈阳文化航母联手助力。 沈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程谟刚表示,沈阳日报社优化组合各类媒体资源,在舆论宣传和品牌打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与市文旅广电局在沈阳“文创、文旅、文博”发展与推广上共同发挥至关重要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作用。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关蓉晖表示,两家单位携手创建沈阳文旅产业研发中心暨全媒体工作室是沈阳文化旅游工作的创新举措。双方将在现有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径上,探索“文旅媒+名人、+非遗、+演艺、+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产业研发,从深度、力度、广度上强强联合,将文旅资源由点及面整合起来,加快沈阳文旅事业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其目的一是加快推进由文旅部门、文旅系统的“自我发展”,向全社会文旅组织、文旅事业、文旅产业的“立体化发展”转变;二是加快推进由依靠行政手段、财政资金支持文旅事业发展,向调动社会资本、依靠市场力量发展文旅经济的转变;三是加快推进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文旅具体事务,向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战略布局、政策供给、行业协调和公共服务,文旅企业和其他有文旅情怀的社会组织作为发展主体的转变;四是加快推进由文旅人的“自拉自唱”,向全民营销“共同演绎”沈阳文旅的转变。以此为路径依赖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打造沈阳文化航母的大转型。
杏耀娱信_沈阳市旅游专题培训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6月15日,为期5天的“沈阳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规划专题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圆满结业。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的处长、各区县(市)旅游局长、市旅游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共50人参加了培训。 在浙江学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学员们由衷赞叹,真切体会到改革创新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真切体会到浙江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者”。通过“对标”学习,学员们认为,沈阳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恰逢其时,全面推进沈阳全域旅游发展势在必行。回沈后,要把学习到的“鲜活”知识用于实践工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全市形成“旅游兴、百业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本次专题培训是沈阳创新开展旅游专题培训工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近年来,沈阳市将旅游人才培养摆上工作重要日程,围绕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用探索与实践创新学习路径,在培训方式和实施效果上赢得创新突破,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实现了旅游培训工作的多层面、广覆盖。2016年至今,先后分6个批次组织赴大连、北京、厦门、南京、杭州等地开展专题教学,外出参训人员近350人次,不仅突破了专题培训仅限“行业圈”的惯例,参训人员的规格也呈上升趋势。有来自全市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带头人”、各区县(市)旅游局长、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处长,也有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区县长、相关委办局的主管副局长等。两年多来,在沈阳本地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6次,邀请20多位专业老师授课,包括国内许多知名旅游专家、辽沈地区旅游院校的教授、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优秀讲解员、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库专家、万名英才计划技术技能大师、国家一级培训师、第十二届全运会志愿者培训讲师团专家等,参训人员累计超过5700人次,包括沈阳市各区县(市)旅游局的管理者,旅行社、酒店、A级旅游景区的负责人,乡村旅游经营者,旅游院校老师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 坚持基础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切实提升了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的内容紧密结合沈阳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既有旨在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又有针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全市部署的专项行动等开展的专题培训。2016年,连续举办6次旅游行业培训班,开展了新媒体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新形势下旅游产品开发转型升级、区域旅游业空间协同发展、A级旅游景区创建、导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旅游专业知识培训。2017年,为促进旅游行业积极落实“幸福沈阳 共同缔造”工作,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讲好盛京故事”为主题,举办了导游(讲解)员服务质量和素质提升系列培训。今年以来,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活动,组织开展了“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城联创’”专题培训班,1200余人讲解员、导游员等参训学习。 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有力促进了培训成果的实际运用。2017年,首次将旅游行业干部培训列入市委组织部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计划,从市委组织部申请到了旅游人才培训专项经费,组织52名学员在厦门大学举办了“打造全域旅游和国际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2018年6月,再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赴浙江举办了“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规划专题培训班”。通过“走出去”学习,利用旅游业发达地区知名院校的师资资源和成熟的实践教学点,强化学员“对标”意识和比学赶超的思维,鼓励学员将好经验、好做法学到手,带回沈阳、投入实践。一处处、一例例鲜活生动的旅游发展先进典型案例,让培训班学员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进行实地观摩中得到启示。理论授课、实地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更让大家学以致用,从中获益。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都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总结提炼学习成果,将培训的收获、体会、感悟整理成文,为沈阳旅游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本地区、本行业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
杏耀下载登录_清明节期间沈阳开通公交专线直达纪念林
今年清明期间,沈阳将开通一条公交专线直达纪念林,想前往祭祀的市民可在十二线对面的皇寺广场始发站上车,票价为5元,中间没有停靠站,直达纪念林终点,公交专线将根据乘客数量调整车隔时间。公交专线从3月29日起开通,4月3日至4月7日期间运营时间延长、车隔更短。 班车运行时间表 3月29日—4月3日 始发时间:皇寺广场 6:30—9:00 返程时间:纪念林 9:00—11:30 车隔时间:20—30分钟 4月4日—4月7日 始发时间:皇寺广场 6:00—9:30 返程时间:纪念林 8:30—12:00 车隔时间:10—20分钟
杏耀代理1980_“京畿胜境 醉美保定” 旅游推介招商会走进沈阳
4月25日,“京畿胜境•醉美保定”旅游招商推介会在沈阳市举行。 保定素有“京畿重地”“京南屏障”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华北地区唯一的“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她以太行山为屏障,冀中平原为延展,在2.2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复杂的天然地貌,形成和磨砺出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品牌强大的保定旅游。 全市共有5A级景区3处(安新白洋淀、涞水野三坡、涞源白石山),占河北省5A级景区的三分之一,4A级景区11处。同时,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9处。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7999.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7.33亿元,连续5年稳居河北省第一。 从上古时期的尧帝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从东方三圣之一六祖慧能到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保定有着弦歌不绝、薪火相传的史诗和文脉。漫步“抗日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你会聆听到抵御外辱的铮铮誓言,置身敌后抗日“心脏”、解放战争“中枢”——保定•阜平,你会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仰;伴随着京津保城际高铁的开通,即将于2019年首都第二机场的投入使用和正在规划中的“廊涿固保”城际轻轨,让保定拉近了与京津的距离。 通过这次推介不仅能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保定旅游的认识和了解,还会进一步增强沈阳与保定两地彼此的交流和友谊,必将促进两地旅游业携手共进,奏响新的华章。
杏耀待遇_沈阳全力打造东北区域会展中心
“国内外共10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观展人员15万人次,展会达成意向交易额约33亿元。这几项指标都刷新了家博会的纪录。”沈阳家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白红说,“特别是与会的专业买家占比高达93%,说明展会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正迅速提升。” 家博会的红火只是沈阳市会展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侧面。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沈阳市共举办建博会、汽博会等会展活动200项,展览面积达201万平方米。“会展活动的数量、面积与去年同期持平,但会展交易额达1580亿元,同比增长8%。数据的背后,是沈阳市会展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沈阳市商务局会展业发展处处长战晓鸥说。 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沈阳市对会展业进行的高质量顶层设计以及有力的政策措施。据了解,沈阳市制定《打造沈阳会展业千亿产业链工作计划》,确定了2020年建成“东北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和2030年建成“东北亚会展中心城市”的近期及远期目标;出台《关于加快沈阳市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展览业创新发展、优化展览业市场环境等方面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其中,沈阳市政府设立的每年1亿元的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已支持282项重点会展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目前,沈阳市会展业的展会数量、展览面积、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等方面在东北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沈阳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406项,实现展览面积413万平方米,实现会展交易额3025亿元。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8年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排序显示,沈阳市位列第12名(含直辖市),在东北地区名列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接下来,沈阳市将从规模、品牌、招商、合作、保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业升级。其中,重点支持制博会、农博会、家博会、文博会等10个贴近产业、影响力较强的自有品牌展会打造“生根型”展会,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倾斜、服务保障等方式给予支持,帮助展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同时,推进与北京、江苏、“一带一路”沿线、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会展业交流合作,打造会展业的大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