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游客在陕西岚皋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游览。 陕西岚皋县地处大巴山北麓,境内山水相依,美景荟萃。时下,这里层林尽染,秋光潋滟,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10月30日,游客在陕西岚皋巴山珍稀植物园内游玩。 日暮时分的陕西岚皋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色(10月29日摄)。
杏耀分红没到账_三十余载磨一剑成就宁夏旅游之重地 0
一辆旅游大巴行驶在贺兰山秋色中。记者 李靖 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情怀。西夏区人民对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今年9月,经过3年不懈努力创建,西夏区进入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消息传来,西夏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迎检指导专家金文彦有些激动。 时光倒回到2016年9月,宁夏成为继海南之后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区22个县市区全部入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由此开启了“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2017年,西夏区和宁夏南部的泾源县、北部的平罗县、中部的青铜峡市以及西部的沙坡头区成为我区首批迎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单位。现在,喜讯从北京传来,西夏区、沙坡头区创建成功。 表面看来,西夏区用了3年多时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实际上,这是西夏区文化旅游产业三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宁夏旅游业的发展,由西夏区开始,也从西夏区步入辉煌。 宁夏旅游业,从这里出发 “宁夏的旅游业,可以说,是从西夏区开启出发的。31年的发展史,是其他县区无法比拟的历史沉淀。”金文彦说。 1988年,西夏陵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风景名胜区称号,由此,拉开了西夏区乃至宁夏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春风,西夏区滚钟口、苏峪口、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等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铸就了西夏区成为宁夏旅游产业重地的基础。 “十一五”结束时,西夏区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旅游业产业要素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贺兰山沿线的核心旅游景区在区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快速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西夏区旅游业的标签。以数据为例,2015年,西夏区旅游人数较2010年增加了60.6%,2011年~2015年,实现旅游收入6.51亿元,旅游业在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显现。 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西夏区步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序列,西夏区文化旅游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西夏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区76个A级景区中,西夏区有12家,2018年旅游总收入57.6亿元,占据银川市旅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占宁夏旅游总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西夏区的景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可复制性。贺兰山脚下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存,让西夏区各景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特色,都无法被替代。“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需要长期的积累,也许某一个景区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火爆,但基础设施、人员队伍的建立等,没有长期积累是不行的。同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补齐短板,集中解决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增强旅游业创新驱动能力的过程,这也是西夏区有别于其他县区,成功创建的原因。”金文彦说。 党政统筹植入全域旅游思维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各个单位都加入了其中,让我对西夏区的旅游产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身体力行地参与旅游资源宣传,并加入到环境整治中来。”西夏区宣传部工作人员王天龙说道。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当其冲的是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即从过去旅游部门单一行政管理向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综合管理体制转变。 据了解,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西夏区建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由西夏区党委办、政府办、财政、经发、宣传、农牧水务、国土等部门以及旅游景区、葡萄酒庄等旅游企业在内的59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不仅如此,还建立了由文体旅游、公安、建设交通、卫生、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执法队伍。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全域旅游推动起来更有力,也给西夏区上下植入了全域旅游思维。 “全域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产业融合、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产品打造、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保障措施等都需要通盘谋划,科学布局。”如金文彦所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西夏区走了一条规划先行、政策保障的路。也正因此,西夏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张向伟称,这3年,是西夏区旅游相关规划、政策编制出台最密集的时期。 据了解,从2017年起,西夏区先后出台了《西夏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西夏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意见》《西夏区全域旅游营销宣传方案》《西夏区东麓葡萄产业配套设施提升规划》《西夏区景观提升规划设计》《西夏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西夏区促进旅游业发展办法》等10多项规划、政策文件。 “旅游+N”找准产业发展生命线 “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的关键之处。”金文彦说,“三十年的积累让西夏区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融合基础,西夏区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老工业基地、高校集中区、优势农产品葡萄及枸杞生产地的标签,也为新时代西夏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增添了巨大潜力。” 事实上,早在2011年,西夏区就有了“旅游+”。当年,自治区做出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大决定,而贺兰山东麓植树造林改善横条环境的成果开始显现,以万义生态园为代表的部分原本以植树造林为主的企业搞起了生态旅游,金文彦将其称之为西夏区“旅游+”的雏形。 近年来,西夏区以“全产业发展”为理念,加速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特色小镇、农业、生态等的融合。张裕摩尔塞十五世酒庄是西夏区4A级景区,是该区“旅游+农业”的代表。今年,在德国世界葡萄酒大赛上,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2015年份正牌赤霞珠干红荣获大金奖,这款酒被大赛评为“最佳中国葡萄酒”,目前此酒一瓶难求。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里不仅有世界名酒、葡萄酒文化,更有可以拍照留念的独特的风景和浪漫以及DIY葡萄酒的乐趣。 全域旅游还需发展全时旅游经济,“网红”怀远夜市、西夏风情园的“圣火西夏”夜演经济、西夏古城旮旯街、镇北堡西部影城夜游经济等,则丰富了西夏区的夜经济。 共享共建打造人民满意幸福产业 “全域旅游是将一定的行政区划作为完整的目的地来打造,空间范围更广。这就不仅要提升景区质量,更要在公共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做足文章,与此同时对全域进行整体营销。总之,最终目的是将旅游业打造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产业。”金文彦说。 如果说,传统旅游是从你到达景点的那一刻开始的,那么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从你踏入行政区划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旅程。“以前没有专门的骑行道,现在无论是城市中的贺兰山路,还是贺兰山边,都有自行车骑行道。每临近一处景区就有棕色的路牌提示,如果是自驾游,还可到自驾车营地和驿站去。景区服务的提升也很明显,别的不说,厕所比以前干净卫生了很多。”市民王秀梅说。 据了解,近年来,西夏区打造了新小线、滚苏路、苏正路、110国道、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旅游风景廊道、自行车运动专用骑行道和多功能城市休闲步道,推行了“厕所革命”,建设了银川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和镇北堡银川西线游客集散中心,健全了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及景区内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建立了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改造提升了丽子园、玫瑰园等小微公园,对镇北堡镇、兴泾镇等旅游村镇建筑景观进行了提升等。 去年,西夏区成立大旅游商业联盟,辖区景区、旅行社、商业企业共22家签订了大旅游商业联盟协议,以合作开发为前提,畅通旅游企业互促机制,抱团运营,捆绑宣传,整体联动,而这,就是西夏区整体营销的实践之一。 在这场持续3年的创建工作中,伴随着全域旅游的持续向前推进,西夏区也细数了家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创建成功不是全域旅游的终点站,一切未完待续。(记者 盛晓芳 李阳阳)
杏耀注册开户_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完成上色总装 0
新华社太原11月5日电(记者 王皓)记者5日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项目已在深圳完成上色总装,将于12月底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建造于公元5世纪。前殿后室,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石窟内部用立体雕刻的形式,记载了古代音乐人盛大演出场面。 2018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窟项目于2017年3月正式立项开工,2年多的时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攻克了数据采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 “我们用激光扫描、高清拍照的方式记录文物的数据,由于石窟体积巨大以及其珍贵性,整个操作过程十分不易。”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说,尽管石窟高度达到10米,但采集的精确度要达到0.03毫米。 为了能够让3D打印石窟移动展览,打印团队选择了轻型材料,且将石窟分成近百块,装在多个货箱里进行运输。“打印石窟与原石窟1比1复制,整个石窟体积超过2000立方米,而重量从上百吨变为了5吨。”宁波说。 完成石窟3D打印后,云冈石窟研究院于今年3月派出美术工作队赴深圳为复制窟上色。经过8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总计920平方米的上色施工,总装后的复制窟由110块2平方米的“积木块”组装而成,分为前室、后室2个组团,可单独或拼合展示。
杏耀下载登录_《为国而歌》原来藏着这么多的云南网红打卡地 0
《为国而歌》自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以来,云南人惊喜地发现,在影片中藏着许多熟悉的场景,有不少都是网红打卡地。那我们就来盘一下《为国而歌》中出现的那些网红打卡地: 滇池 影片中,聂耳、袁春晖与友人们弹拨着乐器,泛舟滇池之上,时光静止而又美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时光就像是“偷”来的,显得尤为珍贵。当聂耳拾起一枝散落在滇池湖面上的缅桂花递给袁春晖时,似乎也象征着他们之间爱意的传递。 西山 西山坐落于滇池西岸,峰峦起伏、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景色秀丽,站在西山之上可以远眺昆明城全景。 影片中,聂耳站在西山上救国救亡的热血翻滚着。当他看到外敌入侵,国将不国之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之中,选择为国而歌! 聂耳墓 影片的主角聂耳逝世后就长眠于西山,聂耳墓位于西山大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墓地形似一架弹拨乐器,墓碑上镌刻郭沫若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 如今,聂耳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昆明市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在新时代中,聂耳精神和他所创作的歌曲仍在不断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们奋发图强,为国争光! 云南大学 影片中袁春晖初次见到聂耳便是在云南大学校园之中,云大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袁春晖与闺蜜顺着云南大学中著名的龙门道“九五台阶”拾阶而上,在会泽院门口初见正在拉着小提琴的聂耳,也许在那一刻袁春晖便对聂耳心生好感了吧。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影片中张润武执念要去的讲武堂指的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为国而歌》多个主要镜头也都在此拍摄完成。 如今,云南陆军讲武堂已成为坐落于昆明翠湖湖畔,紧挨云南大学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姜黄色的门楼,外形中西合璧,楼中的展馆内用现代技术展现历史,令人印象深刻。内院中还留着当时学生们操练的大操场,身处其中,眼望着有历史感的姜黄色楼宇,很容易就恍惚自己成为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中的一员。 聂耳故居(甬道街成春堂) 影片中,聂耳手提着中药外出送药,街道是昆明传统的青石板路老街样式。根据历史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昆明行医,在昆明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聂耳出生于此,也在那儿度过了童年。
杏耀下载登录_宁夏贺兰山迎冬季运营 多种活动享受别样冬天 0
中国网10月31日讯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初冬,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也进入了冬季运营,诚邀广大游客朋友们冬游宁夏父亲山,享受别样冬季之旅。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冬季运营期间,景区成人门票调整为40元/位,学生半价;开放时间为:9:00—16:30。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诚挚邀请广大游客冬游贺兰山,感受塞上冬韵。 冰雕玉琢·贺兰山 贺兰晴雪是宁夏老八景,也是宁夏新十景。巍巍贺兰,挡风遮沙成塞上屏障;皑皑晴雪,四时入目映千里沃野。塞上江南怀中抱,贺兰晴雪旧有名。 党建广场•团建 为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景区新建成的“党建与红色教育活动阵地”正在开放中。该阵地位于松涛山庄大瀑布梯形广场,占地4000多平方米,鲜明展示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英模烈士事迹等内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直观的视觉冲击、鲜明的红色教育主题,营造出集思想教育、党群教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氛围,构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上的“最美风景”。冬季在这里举办团建活动,景区还可以提供定制服务。 冬季登山•益处 冬季虽冷,但却可用爬山给这个冬季带来温暖。冬季登山的益处有很多,冬季登山可以锻炼脚力和心肺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御寒机能,降低感冒的几率。并且山上的空气富含负氧离子,清新无污染,爬山时大口喘气,更是锻炼了呼吸肌,增强了肺部的弹性,通气换气的能力也会提高。吸入大量的负氧离子能改善睡眠、调节精神、降低血压和消除疲劳。 登山时极力远眺也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爬山也可改善心肌的血流分布,使心肌利用氧气的能力提高,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冬季也不能忘了形体塑造,喜欢健身的青年男女更应该多爬山,增强四肢灵活度。且爬山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热量消耗大,是减肥效果最好的运动之一。登山更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让你享受超越自我的快乐体验。(伍策 鬼谷 薛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