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旅顺口区围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园一廊”建设规划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园区建设。今年将建立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设施农业产业区20个,新建海洋牧场4个,着力推进旅顺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去年,旅顺口区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两园一廊”规划布局,在全区开展了“现代海洋产业园区、现代园艺产业园区和现代都市休闲产业长廊”建设。在“现代海洋产业园”建设中,加快了海洋牧场的建立,完成建设面积1.2万亩。在“现代园艺产业园区”建设中,以精品水果、高端花卉、绿色蔬菜为重点,实施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全区建成8个花卉产业基地,建立2个花卉苗木研发中心,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在“现代都市休闲产业长廊”建设中,作为“中国大樱桃之乡”的旅顺口,已发展大樱桃4多万亩,并精心打造了115家大樱桃精品采摘园和发展2300亩反季樱桃。绿色蔬菜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形成产销一体化网络。进一步加大新农庄、新村庄建设力度,建立了22个新农庄,铁山街道王家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加强了青山生态工程建设,建立“森林村庄”,全区森林覆盖达51.3%。海上观光垂钓旅游、农家采摘休闲游都得到了大发展,现已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60余家,共吸纳当地农民1000多人就业,促进了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杏耀代理中心_大连黄石旅游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大连-黄石旅游合作交流座谈会日前在大连市旅发委会议室召开。大连市旅发委主任李景平,黄石市委副秘书长郭卫东、旅游局局长毛甲艳出席会议并讲话。大连市旅发委副主任刘常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黄石市有关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为了学习借鉴大连市工业旅游发展经验,全力办好第二届全国工业旅游现场会,黄石市在大连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重点考察学习了大连市旅游办会经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工业旅游项目建设等情况。 会上,李景平主任对黄石市考察组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李景平主任表示,近年来,大连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坚持“以节促旅、以会兴旅”的发展思路,把节庆活动与市场需求、宣传促销、城市品牌、产业协同发展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介绍相关经验时,李景平主任指出,办好节庆活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打造精品、丰富内容、塑造品牌、面向国际,不断提升节庆活动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二是要突出特色,满足市民、游客的差异化需求,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更加注重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三是要创新思路,为传统节庆活动注入新的活动和时代内涵,把品牌影响力转变成为持续扩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四是要关注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各界举办涉旅节庆活动,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全面推介城市形象,创造合作共赢的发展良机。 大连市旅游发委宣传处、产业处负责同志还分别介绍了大连市赏槐会、中日旅游大连交流大会(高端论坛)、工业旅游项目建设与发展等情况。 黄石市委副秘书长郭卫东表示,此行不仅感受到了“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独特魅力,也学习到了大连在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品质提升、以节促旅、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期待两市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深化合作,为双方旅游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黄石市旅游局局长毛甲艳表示,此次考察组来连考察学习,是国家旅游局向黄石市推荐的。通过2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组开拓了视野、学习了经验,深感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的旅游合作发展。
杏耀线路测速地址_鞍山组团赴江苏开展旅游推介
10月11日至15日,鞍山市文旅广电局组织鞍山市部分旅游企业,参加东北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江苏旅游推介活动,全力展现鞍山“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独特魅力,掀起我市秋冬季旅游营销高潮。 在南京、常州、苏州等地举办的旅游推介会上,鞍山旅游推介代表全方位介绍了鞍山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产融合”一体化发展状况,充分展现了鞍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体育赛事,展示了鞍山的旅游品牌形象与城市文化,让参会的新闻媒体和旅游从业者对鞍山旅游近年来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鞍山旅游企业还与当地400余家旅行商进行了对接和洽谈,大家纷纷表达了到鞍山旅游和与鞍山旅游企业合作的强烈愿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随着天气转冷,东北地区的赏秋游、冰雪游大幕已经开启。此次推介活动,恰逢其时,可以将鞍山精心培育的秋冬季旅游产品更好地融入到大东北旅游之中,让秋冬季旅游成为鞍山旅游的精彩看点。 东北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是由东北“4+1”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区域旅游联合体发起成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东北区域文化旅游合作组织,截至目前联盟会员城市共有25个。长三角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随着交通的便捷,两地互为旅游客源地市场,往来人数逐年递增。鞍山与南京是对口合作城市,两地旅游对口合作互动频繁、交流往来十分紧密,此次市文旅广电局带领千山旅游集团、岫岩旅游集团、天源农业景区等我市部分旅游企业组团参加推介活动,将借助联盟的优势更好地巩固南京市场,撬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市场,让更多南方游客来鞍山旅游。
杏耀怎么样?_桃仙机场T3新航站楼将于8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
●5个办票岛将同时开放
杏耀代理中心_第六届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13日启幕
本届旅游周以“美丽盘锦——中国最美湿地”为主题,本着“节俭、精彩、务实、成功”的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周成为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产业盛会、市民节日。 湿地旅游周期间将举办5项主题活动。其中包括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穿越湿地”自行车健康行活动、“走进中国最美湿地”旅游系列活动、盘锦湿地风情摄影展等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盘锦河蟹文化节等县区系列主题活动、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活动等。 把城市轻轻地放在湿地中 9月7日,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的肖先生,慕名来到盘锦市刚刚开通的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驾驶着爱车刚一驶入二界沟混江沟大桥顶部,他立即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极目远眺,波澜壮阔的红色海滩、绿色苇荡尽收眼底;天空中,不时有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从视野中飞过。“美轮美奂,人间仙境!好一个原生态的城市! ” 盘锦是一座以湿地生态景观为特色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盘锦的滨海湿地面积达3149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总面积的80%,是“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被称为“湿地之都”。 2013年“最美中国”系列邮票的第一张邮票画面,就是盘锦的湿地景观红海滩。 盘锦湿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国际国内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测算,仅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就高达270万吨,与1.35万公顷的森林作用相当。这对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以及周边国家朝鲜、韩国、日本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这里栖息着丹顶鹤、斑海豹、黑嘴鸥等各类珍稀动物,被誉为“鹤乡”、“黑嘴鸥之乡”。正在辽宁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吉祥物斑海豹“宁宁”,它的出生地就在盘锦,这里是享有“海上大熊猫”美誉的西太平洋地区斑海豹在我国唯一的繁殖地。 多年来,盘锦将“把城市轻轻地放在湿地之中”作为城市建设理念,倾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商的滨海新城,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5年来,盘锦市先后荣膺 “中国旅游品牌生态魅力城市”、“国际湿地休闲示范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国际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湿地休闲之都”、“中国最美湿地”、“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生态文明旅游城市”、“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 五大主题活动尽显湿地魅力 第六届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以 “美丽盘锦——中国最美湿地”为主题,本着“节俭、精彩、浪漫、成功”的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展示盘锦“国际旅游胜地”的城市魅力,打造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产业盛会、市民节日。 旅游周期间,将举行5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在中国最红的海岸线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举办“穿越湿地”自行车骑行活动。届时将邀请奥运会自行车冠军、十二运自行车冠军在内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骑行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体验“最美湿地”、“最红海滩”的魅力;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把旅游周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突出盘锦 “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的新主题;开展 “走进中国最美湿地”旅游系列活动。邀请港中旅、中青旅等全国百强旅行社组织万名海外游客来盘旅游、休闲、度假;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通过群众广场文艺演出、中国盘锦湿地风情摄影大展、“盘锦地域文化风情”展等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营造旅游周浓厚的节日氛围;举行县区系列主题活动。盘锦河蟹文化节、优质稻米节、湿地荷花节等精彩纷呈的县区系列主题活动,将把旅游周活动推向高潮。 海河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金秋时节,“中国湿地之都”盘锦的生态美景正在等候万千宾朋的莅临。 节俭办盛会 务实亦精彩 浩渺广博的滨海湿地和神奇独特的生态景观引人关注。盘锦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立足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做大做强,致力于重点打造“国字号”的旅游节庆品牌。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这个向海内外推介盘锦、宣传辽宁的国际化平台应运而生。 2008年9月,第一届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成功举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几年来,在多方努力下,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已经成为了辽宁旅游一张绚丽多姿的名片,一扇开发开放的窗口,一个无限风情的舞台。旅游周使盘锦旅游这张“湿地生态牌”声名远播,给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仅以去年为例,盘锦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547.2万人次,同比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者31万人次,增长29%。全年旅游总收入229.3亿元,增长3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19.6亿元,增长30%,旅游外汇收入14313.1万美元,增长29%。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盘锦市经济发展的接续产业和支柱产业。 5年来,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经过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欢乐中国行》、《中华情》、《唱响中国》等知名品牌综艺晚会的推介,盘锦市的生态品牌为国内外广大旅游爱好者知晓并青睐。在此基础上,旅游周已经从最初依赖音乐盛典、视听盛宴开始向集中展示别具盘锦特色的湿地风情、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主题活动转向。细心的观众们发现,早在第四届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开始,节俭即已成为活动中的主旋律。盘锦市与辽宁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文艺晚会“大美盘锦,风生水起”,尽管鲜有明星大腕登场,依旧收获了欢乐如潮的热烈气氛和良好的预期效果。 金秋时节,第六届中国·盘锦国际湿地旅游周即将开幕。记者注意到,在举办原则中,第一条就是“节俭”。目前,盘锦市各相关部门均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精心做好旅游周各项筹备工作。他们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中,厉行节约,节俭务实办好每一项活动;把“实”字贯穿活动始终,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地抓好各个环节、每项工作,努力把这届以“节俭”为原则的旅游周活动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成效、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