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不一样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贺兰山的天更蓝,水更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喜欢在贺兰山中休闲徒步的人感受最为深刻,如果你置身其中,就一定能体会到它四季不同的美景。”徒步爱好者陈炯说。2021年元旦期间,陈炯和朋友们又来到了这里,尽情享受贺兰山的美丽风光。 “十三五”期间,石嘴山市盘活山里闲置的老矿区、老工厂、老运输工具等工业遗迹,山里山外打造独特的旅游资源,而今的贺兰山,不再是满目疮痍。山沟里溪水潺潺、黄羊穿梭,韭菜沟、归德沟等峡谷成了徒步爱好者的乐园。 2008年开始,每逢周末陈炯就会约上朋友一起到贺兰山徒步,一路上大家赏美景、看黄羊,乐在其中,而令他印象最深的不仅是贺兰山环境的持续向好,还有徒步爱好者素质的提高。大家在徒步游玩时不忘呵护“父亲山”。“过去到山沟里,饮料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垃圾随处可见。现在,大家不乱扔垃圾,还会把被丢弃的垃圾收集起来带下山。”陈炯说。 近年来,石嘴山市连续举办千人徒步贺兰山活动,打造北武当大峡谷户外运动旅游线路,周边省市的徒步爱好者也纷至沓来。如今的贺兰山,春天绿草茵茵,花海翻腾。夏天绿树掩映,清泉沁人。秋天,红叶满山,酸枣飘香。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武当池倒映着贺兰山,宛如人间仙境,“铁道公路”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峡谷里,不论严寒酷暑,每逢周末,徒步爱好者络绎不绝。(记者 谢薇 文/图)
杏耀待遇_冬季旅游有了好去处!利通区第二届冰雪旅游文化节开幕 0
12月30日,吴忠市利通区第二届冰雪旅游文化节在上桥镇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开幕,一系列精彩活动次第展开,打破了冬日的宁静,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冬季旅游的好去处,当天吸引近千名游客来此“尝鲜”。 在牛家坊现代农业观光园里,各色热带花卉争奇斗艳,山石上飞瀑直流,潺潺流水,曲径幽深,俨然一派热带雨林胜景。园区内设置了沙滩、滑滑梯、泡泡池、喂奶鱼等休闲娱乐项目,吸引了当地市民带着孩子在这里进行亲子互动、科普知识、休闲娱乐。 在鸟语林里,各色小鸟有时停落在游客的肩头、手臂上,等待喂食,有时在空中旋飞,竞相争食,令人叹为观止。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把这精彩的一瞬拍下来。在VR体验馆内,人潮涌动,戴上耳机和VR眼镜,游客坐在模拟机车和赛车上,可以充分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速度和激情。 “真是360度全视野,即可观影又可玩游戏,还有吹风、扫腿、震臀、烟雾等特效,真是太刺激了。”刚刚体验完“暗黑战车”后,市民王平国说,下次一定带上全家人来此体验。 在牛家坊生态果蔬采摘园里,旅游的客人可以现场采摘草莓、西红柿,又可以到多肉植物和花卉大棚里,亲自上手,体验植物栽培的乐趣。“公司目前承包经营的12个温棚,除了3座对外出租外,其余9个大棚全部种植了草莓和西红柿,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破吴忠旅游半年闲,增加游客深度体验感和互动式。”宁夏益农硕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凯说,每周未来这里采摘体验的客人有五六百人。 “这两年牛家坊村名气越来越大,所以公司把花卉大棚也搬迁到这里,既可以节约经营成本,又可以丰富这里的旅游业态。”宁夏槿漫轩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维玲说,这里专门设置了婚纱拍照区和休闲品茶区,下一步还要开设少儿花卉栽培区,让经营业态多元化,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沙滩区的冰面上,雪圈、冰车、转转车、摩托战车、花样滑冰等冰雪项目一应具有。另外还设置欢乐游戏区、雪地转转及卡丁车赛区、趣味大雪道碰撞保龄球竞技区、雪上体验区和娱乐表演区,以趣味多样的形式丰富冬季旅游活动,满足大众消费的新需求。在游客们欢呼声中,男女搭配分成三队,一场激烈的雪圈运人接力赛正在激烈地展开。 目前牛家坊村已建成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农事体验区、城南生态文化公园、牛家坊好吃街、牛家坊生态观光园、公共沙滩浴场及龙舟赛道等文旅项目40余个,培育发展星级农家乐4家、非遗文化项目3个。今年带动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休闲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000万元,拉动就业2000余人。 利通区举办此届冰雪旅游节,共推出七大精品冬季游玩活动,持续到2021年2月28日,把冰雪体验、乡村采摘、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特色美食、迎新春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利通区冰雪美景、冬游魅力。 “通过举办利通区第二届冰雪旅游文化节,让游客充分感受冰雪游玩的乐趣,体验冬日采摘和亲子体验互动,进一步延长冬季旅游产业链条。”上桥镇党委书记辛建平说。通过积极培育冰雪文旅新业态,大力提升利通区冬季旅游品质,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及服务业聚集区建设。(记者 蒲利宏 文/图/视频)
杏耀代理中心_湖北恩施两景区对全国医护人员和天津市民免门票开放 0
2月10日、11日,恩施梭布垭景区和恩施地心谷景区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对全国医护人员和天津市民免门票开放。 根据《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地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天津市对口支援恩施州。为表达恩施对天津市民及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两景区宣布,决定自2020年恢复营业起至2020年12月31日,针对天津市民(凭身份证)和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凭资格证)实行旅游门票全免政策。 此前,网传贵州对口支援我州,恩施地心谷景区于10日发布公告,宣布对贵州省市民(凭身份证)实行旅游门票全免政策。景区负责人表示,承诺依旧有效。(黎袁媛)
杏耀在线总代理_银川各景区文明旅游氛围浓 0
2021年的第一个小长假——元旦假期即将来临。12月23日,记者从银川各景区了解到,为了应对假日期间游客的大幅增加,银川各景区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营造文明旅游氛围。 据了解,各景区内便民设施、旅游问询中心、志愿者服务站全部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持续向游客提供文明引导、旅游咨询、维护秩序、环境保洁、应急处置、安全提醒等服务。景区还利用广播、宣传栏、LED显示屏等载体加大文明游园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游客文明出游。 同时,各景区设置专人专岗,在入口设置安全引导员,引导游客坚持佩戴口罩,遵守秩序间隔排队检测体温和消毒;设置文明引导员告知游客参观游览路线,并进行疏导、咨询,积极提供咨询引导,切实将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游客。 此外,各景区景点还设立了无障碍通道、医务室、医药箱等文明志愿设施,为游客提供景区停车指引、周边交通指引等服务,确保游客出游安全。(记者 鲍淑玲)
杏耀下载登录_旅游为中国经济添活力 0
游客在河南云台山红石峡游览。新华社记者陶 明摄 2020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极其特殊的一年。旅游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国内游的消费信心正在复苏,产业动能正在积聚。未来,中国将迎来小康旅游新阶段,实现文化引领、科技创新的新发展。这是从近日召开的2020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传出的声音。 发展大众旅游 旅游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选项。2019年,国内游市场达到60亿人次,中国已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旅游大国。疫情来袭,旅游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国内游持续稳定恢复。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旅游业将在促消费、稳就业、保增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论坛上表示:旅游业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步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体验转变,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发展大众旅游,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大力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多新增长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旅游集团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形成一个百亿旅游人次和十万亿元消费的国内旅游超级大市场,保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10%以上的综合贡献率。 文化旅游融合 旅游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旅游是人们难忘的精神之旅和文化之旅,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进了交流,同时,旅游也是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越来越相关,在非常喜欢旅游的受访者中,有98.5%也喜欢或非常喜欢文化消费;在非常喜欢文化消费的受访者中,有92.2%也喜欢或非常喜欢旅游;78.3%的受访者表示文化体验是其外出旅游的主要或部分目的。 文化正在成为现代旅游业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文化休闲正成为旅游的重要方式,文化体验正成为旅游的重要目的。《报告》指出,文化之美可以是远方的和异质的,也可以是近处的和日常的。疫情期间,有两类旅游消费动向值得关注,并可能重塑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城市微旅游、微度假的兴起,人们发现身边的美丽风景,体验日常生活的美好。二是城市周边旅游度假综合体,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和品质的需求。 科技推动升级 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信息收集、出行决策、组织方式、消费行为、游客传播和满意度评价。《报告》指出,旅途中游客体验最多的旅游科技分别是刷脸入园、网络预订、虚拟现实体验等,占比均超过40%;而游客体验旅游科技最主要的原因有:更安全便捷、尝试新事物、觉得很潮和可以学到知识等。 科技进步让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疫情让游客更加关注目的地的安全和旅游服务的品质。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应用,将人们在空间移动过程中的文化休闲、旅游体验的碎片化需求与分散化供给做了即时有效的链接。 胡和平表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新动能,也提出了创新发展要求。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也深刻改变了旅游业发展格局。旅游业应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优化传统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推进智慧旅游,要营造外来游客和城乡居民共享的生活空间和消费场景,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创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专项旅游等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行业转型升级。(赵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