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相关指南,规范引导旅游行业复产复工。近日,上海东方明珠塔、安徽黄山、四川甘孜、稻城亚丁等热门景区陆续重新迎客。 春光烂漫,当前想要“出门转转”安全吗?各地有关单位如何在恢复迎客同时确保防疫安全?未来旅游业发展走向如何?新华社记者前往多地探访。 部分热门景区已重启 “很久都没有出游了,一家人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吸些新鲜空气。”北京游客于女士说。记者在多地见到,当前全国旅游景区恢复营业步调不一,但不少热门景区已开始重新迎客。 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春意渐浓,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踏青。在重庆,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合川钓鱼城等50多家景区已分批次陆续开放。江西12家5A级景区现已全部开门迎客,146家4A级景区中有97家开放,同时11家5A级乡村旅游点、33家4A级乡村旅游点也已对外开放。 据携程统计数据,截至16日,全国知名景区恢复开放的数量超过1300家,开放的全国5A级景区超100家。杭州西溪湿地、苏州周庄古镇、洛阳龙门石窟、安徽黄山、吉林长白山等景区陆续迎客。 当前恢复营业景区数量最多的旅游城市为三亚、苏州、宁波、杭州、厦门、丽水等地。最先恢复开放的一批景区中,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类景区占比最高,其次是动植物园和城市观光类景点。 还有一些景区选择通过加大优惠力度方式吸引游客。5月1日前,西湖景区下属的岳王庙、黄龙洞、飞来峰、郭庄、三潭印月等16处收费公园景点向境内外游客免费开放。中国四大皇家园林之一的西安华清宫景区近日发布消息称,3月31日之前,该景区免费向全国游客开放。 智能防疫、智慧引导、分流限流等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记者发现,虽然当前出游人数仍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但从互联网旅游平台的销售数据来看,公众出游需求正在回暖。2月第四周,携程线上门票销售量环比上升160%,3月第一周则增长了173%。 保障游客防疫安全成为旅游业健康回暖的重中之重。各地景区因地制宜采取智能防疫、智慧引导、分流限流等措施保障游客安全。 温度显示“36.6℃”、进入自动消毒模式……江西三清山景区入口处,南昌游客陈宇芬和家人走过高2.5米、宽1.3米、外观形似电话亭的智能防疫一体机,完成智能检测。“游客穿过箱体,短短几秒钟就可完成自动测温、消毒等全过程。”江西三清山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颜金红介绍。 在重庆,“惠游码”成为游客游览景区的健康通行证。该码支持“重庆文旅应急疫情防控申报系统”通过游客健康数据实名制采集、景区疫情防控工作实时数据监控和分析,实现景区防疫追溯高效精准。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1日起实施限流管控措施,分别采取单向游览、分时分段入园等措施降低游客聚集风险。到颐和园游玩的游客则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园区按照不超过瞬时承载量的30%进行游客量管控。 携程与恢复营业的多地景区合作,推出包括无接触服务、实名制认证、大数据防控预警、预订页面显示景区限流人数等措施,并提供 “秒入园”“无忧退”等便捷门票服务。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当前疫情仍未结束,已开放的景区应特别注意做好员工防疫培训和旅游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消杀工作。各地应严格依据旅游法律法规制定流量控制、人员间隔距离等方面的标准。他还称,当前不建议开放博物馆等封闭类的景区。 未来将助力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 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包括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3大举措。 “防疫期间,数字技术在优化旅游公共管理、保障游客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思敏表示,不少智能技术应用在抗疫期间融入旅游业场景,将大大拓宽未来旅游智能应用的可能性,助力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提高行业经营效率。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认为,文旅企业应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体验需求。 同程集团与一些科技公司合作,启动“云旅行”VR体验计划,推出“线上云游”,帮用户实现足不出户,云游天下。此外,部分企业还依托人工智能、5G商用等技术,积极推动对智慧旅游、住宿领域的探索,创新旅游产品与营销模式。 也有专家提醒,应注意行业中的薄弱环节。 “旅游全产业链复工是旅游业复苏的关键。”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曹国新告诉记者,当前旅游行业中的小微企业、导游群体、景区雇员等是产业链条中的相对薄弱环节。以往产业链中常用互相赊销的方式运营,导致某一环节一旦出现断裂后,债务风险即迅速向上下游蔓延。他提醒,有关部门应善用各类政策工具,规避“三角债”等风险点。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要求通过强化劳动权益保护、开展线上免费活动等方式保持疫情期间导游队伍稳定,为旅游业恢复发展蓄力储能。(新华社记者 张漫子 程迪 周文冲)
圆明园等22家旅游景区有望新增为5A级景区 0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余俊杰)记者25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经综合评定,拟新增北京市圆明园景区等2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示期为12月25日至12月31日。 据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介绍,此次22家拟新确定的5A级景区,是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的。按照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这22家旅游景区已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 据悉,这22家旅游景区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景区等。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10300多个,全年接待总人数60.24亿人次。 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还组织第三方专业检查员对部分5A级旅游景区的资源保护、游览设施、环境卫生、厕所革命、安全管理、讲解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复核检查,对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
杏耀总代理_骏马骆驼扮靓冬日草原 0
1月7日,演员在表演马上叼羊。 当日,第三届乌兰布统(坝上)草原马文化摄影节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举行。丰富多彩的马术和驼队表演让当地居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大饱眼福。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杏耀线路测速地址_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对外开放 两个月内门票“买1送1” 0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黄石寨索道(资料图)。吴勇兵 摄 根据近日出台的《张家界市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方案》,张家界武陵源景区27日率先恢复对外开放,天门山景区及其他等级景区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将于近期陆续恢复开放。 张家界市景区已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全市景区开放后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景区及景区内交通工具对全国医护人员实行免票;全市景区开放后2个月时间内,所有景区及景区内交通工具对国内外游客实行门票“买1送1”优惠;15家酒店、18家民宿客栈实行住房“住1晚送1晚”优惠等。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十里画廊春色迷人(资料图)。吴勇兵 摄 为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开放景区均制定了《景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景区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景区开放风险评估报告》,设立有医务室和临时隔离点,采取了全方位的消毒防疫措施,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专业的防疫安全服务培训。疫情期间景区日接待量不超过去年同期接待量的50%,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团队游客不超过30人。 此外,张家界市还要求涉旅各单位按照“实名制、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常洗手、多通风、分餐制、间隔坐、分开住、不聚集、全程管、零报告”的要求,为游客在张家界游览期间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和提示。(通讯员 张新)
杏耀下载登录_杏耀下载登录_50余种湿地候鸟如约而至飞抵宁夏 0
2月27日,记者从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获悉,连日来,宁夏各市、县(区)湿地管理机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增加对湿地野生动物监测的频次。截至目前,在宁夏主要湿地,已监测到50余种、5万余只湿地候鸟翩然而至。 据初步监测统计,宁夏共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冬季居留2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小天鹅60余只,其中春季回迁5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春季回迁30余只。此外,监测到冬季居留灰鹤6000余只,北迁5000余只,目前仍居留1000余只;监测到普通秋沙鸭和白秋沙鸭3000余只,其中回迁的2000只,冬季居留1000余只;白鹭1300余只,其中春季回迁的1000余只;红嘴鸥3000余只,其中回迁2000余只,冬季居留1000余只;监测到豆雁回迁1000余只。 宁夏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是鸟类回迁季节,各地鸟类陆续增多,宁夏各湿地管理机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把湿地鸟类作为监控的重点,随时做好监测记录,加大做好湿地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预防,持续做好疫情期间的监测防控。 近年来,宁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大批量的候鸟迁徙到宁夏各地。为此,宁夏各地加大对过境候鸟的保护力度,加强候鸟迁徙区域巡查管护力度。同时,强化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和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为各类野生动物创造了安全的栖息和生存环境。(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