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银川市全民健身计划(2016年-2020年)》,丰富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开展线上科学健身,打破传统赛制下对参与人数和赛事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避免人员聚集,开放办赛,广泛参赛,凝聚起体育抗疫的强大正能量,5月23日至26日期间,银川市成功举办线上市民全民健身挑战赛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总会的指导下,由宁夏社会体育服务中心、宁夏体育彩票管理中心、银川市体育局、银川市卫健委、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银川市体育总会主办,由银川市体育中心、银川市体育运动场地管理所、银川市体育运动学校、银川市徒步登山协会、银川市定向运动协会、银川晚报会展旅游有限公司承办,由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协办。 此次活动以“乐享健身、健康银川”为主题,以分散锻炼、走出户外、挑战自我、大众参与为原则,共分为健身登山挑战赛、徒步健身挑战赛、定向越野挑战赛三大赛事,比赛场地分别设在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活动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支持,活动期间有近30000人密切关注此次活动,有近4000人报名参与。其中健身登山挑战赛的人气最为火爆,在崎岖的环山栈道上,除了登山爱好者之外,同样不乏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赛者。大家互相帮助向终点奋进,体现了团结协作的体育运动精神。 此次活动开创性地运用了微信小程序线上报名,手机扫码自助打卡的形式,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稳定控制的前提下,成功避免了市民游客大量聚集的风险,同时也更便捷、高效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健身运动、增强体质的生活需求。 据悉,单项比赛优秀选手及三项综合优秀选手将获得奖励,具体获奖名单还在统计中,后续比赛成绩将在“银川市体育局”公众号上进行公示。(吴自超)
杏耀测速地址_报告,它抢我竹子! 0
5月27日,大熊猫婷仔和隆仔在享受竹子大餐。 正在享受竹子大餐的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大熊猫婷仔被大熊猫隆仔抢食,两只大熊猫上演一场争食戏码。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银川河东机场将新增博鳌、连云港、临汾、无锡航线航班 0
10月16日,记者从宁夏机场公司了解到,自10月27日起,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新增博鳌、连云港、临汾、无锡航线航班,票价基本在4折起。(记者 邱曦)
“游上海”App上线 上海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便利中外游客 0
新华社上海10月22日电(记者 陈爱平)汇集上海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文化旅游和社会市场资源,链接“一网通办”、医疗等公共资源,一款“游上海”手机应用程序(App)22日上线。这是上海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为市民及来沪游客提供更多旅游休闲、生活服务便利的最新举措。 在这款App主页有15个“高频快捷入口”,包括酒店、门票、打车、美食、机票、特别优惠、精品线路、公交等细分板块。用户可以查询上海特色美食餐厅、热门文化演出等信息,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门票等。同时,App和上海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接,可支持生成乘车电子二维码扫码乘车。 除了提供最新资讯、支持信息查询和票务预订等实际便利,App也是智能的“故事讲述者”——在“这里是上海”板块,App引入VR、AR等技术展示上海全貌和16个区的景点、酒店、美食、精品线路、特产、交通等核心资源,方便市民游客更进一步了解上海。 App还设置了“进口博览会”板块,介绍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点。 据了解,未来上海还将推出英文版App,惠及更多海外游客。
“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0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 魏圣曜 张超群 邓瑞璇 自7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对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景区予以处理后,各省区市纷纷展开对4A级及以下景区的复核检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有261家A级景区被处理,涉及127家4A级景区,其中,23家4A级景区或申请退出评级或被“摘牌”。当“有进有出”“少进多出”成为常态,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A级景区行业整治持续“加码”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被处理的A级景区中,除了存在游客中心功能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标识系统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等共性问题,还有多家景区已丧失文化属性和服务功能、沦为纯商业机构,甚至停业成为“僵尸景区”。 “如果不是特意去了解,我压根不知道这是个景区。”家住中韩边贸城附近的山东威海市民周海告诉记者,中韩边贸城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商业街区,大多数当地人都不知道这是“4A级景区”。周海说,整个边贸城环境比较一般,各类商店也没有太突出的特色,只有外地人来威海旅游会被大巴车带过去买东西。“取消A级景区完全可以理解,景区应该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周海说。 记者拨打浙江被“摘牌”景区的电话,几乎都处于无法接听状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林卫兴告诉记者,浙江4家被取消等级的景区,一家停业1年以上已名存实亡;其他3家景区已拆除大部分旅游配套设施和休闲娱乐项目,旅游功能基本丧失。 业内人士指出,“摘牌风暴”席卷各地,体现了地方在权限内“刀刃向内”,不护短整治旅游景区的决心。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书记陈国忠说,高品质发展今后将是景区的总要求,各景区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这既是警醒也是再次明确要求。” 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总经理助理方言认为,这种“有进有出”的动态化、常态化的退出机制今后将成为行业管理的基本逻辑,甚至将来有可能出现“少进多出”的情况。 多重问题导致A级景区“有量缺质” 近些年,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A级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10300多个。但不少受访从业者表示,自4A级景区评定权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部分地方政府为提升政绩表现、提高经济效益,在旅游景区评级上把控不严,致使当地A级景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速度不匹配。 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曾参加编写《山东省A级景区自由行手册》,其中收录了四五百家3A级景区。他说,客观上讲,这些3A级景区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它们的评审权被下放到具有优秀旅游城市资质的市、县。“虽然监管上的确更灵活了,但各个地方对A级景区的标准尺度把关各异,导致景区管理比较混乱。” 此外,社会资本大肆涌入旅游行业,不少旅游项目开发商只关注产品输出,各旅游平台则热衷于争夺流量,旅游价值扭曲、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旅游资源错配现象。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刘朝禄坦言,此次被摘牌的自贡釜溪河文化博览园旅游景区在创建之初,地方为了创A级景区,给予大量投入。“但景区后续交给公司经营后,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意识跟不上游客需求,景区服务中心无人值守,造成游客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而多头领导和条块分割现象也为旅游行业管理带来难度。以浙江普陀桃花岛景区为例,目前景区仍存在多个管理主体,4个景点成为4个景区对外营业,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面对景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要处罚,更重要的是惩戒之后要有调控机制,为景区提出建设性建议与系统化指导。 “摘牌”成旅游业转型升级新契机 “旅游已成为消费市场的‘刚需’,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不能再是计划经济的标准,必须正本清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王晨光说,摘牌可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林卫兴认为,当前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缺不缺”转变为“好不好、精不精”。从长远来看,旅游景区必须要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如何增强有效服务供给,保障和提高游客体验度和舒适度,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方言认为,旅游景区苦练内功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发迭代业态和产品让景区不断有“噱头”;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景区不断有“响头”;提升景区各方面专业化管理水平让景区不断有“劲头”。他建议,景区可利用10月以后的旅游淡季,将“冬歇期”内化为“整顿提高期”,积极展开自我诊断、自我解剖、自我纠错。 而行业主管部门也将不断加强动态化、常态化监管。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落实景区暗访的长效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督促景区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四川则在推进全省A级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标准化进程,目前《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办法》已完成初稿,待进一步修订审定后实行。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旅游景区质量提升需要行业内外协同、协调和协作,如向专业机构、研究机构“借智”寻求技术支持,向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借力”将舆论监督、投诉建议及时转化为改进措施,形成多方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将“行业的事”变成“大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