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杂多县的昂赛大峡谷风光。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西藏当穹错的大美风光。新华社记者 侯 捷摄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奇壮阔的冰川大山、广袤苍凉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还有世界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中国西部拥有众多世界级的自然人文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旅游安全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西部旅游正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复苏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聚焦西部。 恢复力强劲 5月22日,首趟甘肃敦煌至陇南的“环西部火车游”专列开行,沿途停靠玉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等知名旅游地,为游客的西部之旅增添了新选择,也提振了疫情后西部旅游的恢复。 西部旅游近期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力。据飞猪平台统计,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地的旅游热度保持全国前十。云南各地的复苏潜力尤为突出。4月,丽江旅游产品的预订同比上月增长超300%。5月以来,四川甘孜、阿坝的旅游热度环比增幅达150%。新疆和西藏的热度也在逐步走高。随着暑期旅游预订季来临,西部旅游目的地将越来越受关注。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期,西部12个省区市旅游热度上涨77%。近年来,随着西部公路网不断完善,私家车普及率上升,自驾游成为西部最受欢迎的旅行方式。川藏线、青甘大环线和新藏线是最热门的自驾游线路。 年轻游客喜欢挖掘西部的新潮玩法。马蜂窝大数据显示:演出、美食、徒步、露营、民宿、旅拍和非遗体验都是年轻人的最爱。大唐芙蓉园夜景、阿勒泰夜市美食、肇兴侗寨民俗文化等旅游直播内容也深受网友欢迎。 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的2020年国内游行动方案把云南、新疆、西藏、重庆等西部地区作为重点打造目的地,将提升产品研发的能力,增加文化创意类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世界级资源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完整,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西部旅游资源分布广、品位高,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神秘感。“十三五”期间,中国重点打造的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中,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葛磊分析说,从资源禀赋来讲,中国西部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从生态角度讲,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同时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级探险胜地;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脉展示出中国山地的雄奇挺拔;青海湖、纳木错、羊卓雍错、赛里木湖、喀纳斯湖等无一不是极致湖景;伊犁河谷和可可西里有地球上最优美的草原。除海洋之外,中国西部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最极致的自然资源品类。从文化角度讲,西部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位列世界四大古都;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西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西部还拥有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风情,至今仍保持着丰沛的文化活力。 发展潜力大 西部旅游近期迎来重大利好消息。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分析,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西部将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西部旅游将形成崭新的动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变得更重要,将西部旅游核心的文化、历史、生态、民族、一带一路、农牧等集成于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中,形成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方案,这是西部旅游能否响应时代、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的关键。 葛磊建议,从顶级的资源转化为优秀的产品,西部旅游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首先要有“保护观”,构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首先要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保护的基础上,最小限度地干预自然,最大力度地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其次要有“市场观”。根据游客的需求构建旅游全要素体系,注重在亲子、研学、康养、旅拍等细分市场创建有竞争力的品牌和服务。第三要有“空间观”。西部地域辽阔,最适宜自驾游,需要更好的道路条件、信息覆盖、交通指示系统和营地产品等。第四要有“创新观”。西部旅游目前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这就要求开发个性化的体验,比如冰川徒步、游牧骑行、皮划艇、森林溜索、跳伞以及非遗手作、家庭牧场等本土生活的特色体验。此外,还要有“质量观”。西部地区生态条件脆弱,不宜一味追求高客流量的观光旅游,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低密度+高质量”将成为西部旅游的新常态。(记者 赵 珊)
出游价格迎全年低谷 多个热门目的地“拦腰斩” 0
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田虎)十一假期过后,旅游市场迎来一年中的价格低谷。记者从各大旅游企业了解到,从10月下旬到11月,国内、出境旅游产品降价区间普遍在10%至30%之间,最高降幅相比十一假期可达5成。 几百元就能坐飞机国内游 10月27日起,民航将进入冬春航季,各航空公司纷纷增加了“南飞”航班的运力,旅游产品也有抄底的“白菜价”。记者通过携程搜索自由行产品发现,国内各大城市出发去三亚的自由行,11月班期都是1字打头。上海等飞三亚只需要300多元起。携程自由行总监李霞表示,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秋高气爽,又处于两个黄金周中间的“空窗期”,旅游资源价格也处于全年低谷,是出游性价比最高的时期。 来自驴妈妈旅游网的数据则显示,国内长线游方面,成都、青岛、厦门等方向降幅多在20%~30%左右,三亚、大理、丽江、桂林等降幅多在30%~40%,部分线路降幅高达五成。驴妈妈品牌发展部负责人李秋妍表示,相比往年,今年错峰游趋势更为明显,游客在追求价格优惠同时,也更重视旅途中的舒适享受和自由活动时间,因而中高端产品更受青睐。 此外,对于想淘便宜机票的游客来说,目前也是最佳时机。飞猪机票分期项目负责人包嵩告诉记者,相比国庆期间的全价和接近全价,节后各航线的机票价格已经回落到3折4折,有的甚至低到1折。飞猪提供的相关机票数据显示,现在从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出发前往重庆,700元左右就能买到往返机票,出发去昆明往返价格更是不到700元,而想要去桂林感受漓江美景往返500元就可以成行。 东南亚自由行千元左右 海外哪些目的地降幅大,适合在10月、11月出游?记者从各家旅游企业了解到,相比十一假期的价格高峰,节后出境游多数线路都降幅较大,而秋冬季节去日本赏枫,到东南亚海岛度假都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相比十一假期,欧洲、澳新、中东非等降幅在20%~30%,日本、泰国、越南等短线目的地降幅在30%~40%,此外自由行产品价格降幅更大,部分超过六成。携程方面表示,上海出发到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自由行都是一千出头;重庆等地到泰国自由行线路价格则在800多元。日本、泰国等大热目的地都降价1/3,东南亚短线自由行价格一般在2000多元到4000多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澳洲、欧洲等十一假期报价较高的区域,在节后也迎来了“大跳水”,相关自由行线路资源基本人均价格都仅为6000元上下。
贵阳全域旅游,值得点个赞! 0
民族风情表演令人大饱眼福。记者 闵良 摄 10月18日至20日,贵阳市第十届旅游发展大会媒体推介会在贵阳市白云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60家媒体的记者见证了贵阳打造全域旅游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潘镇介绍,2016年,贵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3年来,旅游业持续增长。2019年1-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高达1.9亿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2466.23亿元,同比增长28%。 贵阳旅游如此火爆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高原气候独特和少数民族风情。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原有206条航线,今年又新开通贵阳至旧金山、洛杉矶、莫斯科、米兰、巴黎、墨尔本6条洲际直达航线。贵州拥有高铁线1262公里,直达北上广深、香港等主要城市。高速通车里程达6450公里,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高速路网体系。“爽爽的贵阳”吸引了发达省份的避暑人群。据《贵州都市报》一位记者介绍,每年夏天,开着房车来贵阳及附近避暑的人群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来自成都、重庆、广州、香港等地。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贵阳就有47个,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能让游客觉得耳目一新、收获满满。 白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庆玲介绍,今年旅发大会的核心内容是“看老工区如何改造成旅游区”。具体看点就是泉湖、七彩湖和302工厂旧址改造。白云区是贵阳的老工业区,区内有贵州铝厂(302厂)等老旧工厂和小区。白云区的泉湖和七彩湖,3年前都是脏乱差的典型。以泉湖为例,这里以前就是郊区,是个住着381户人家的寨子,还有些制作豆腐和洗车的小作坊,泉湖成了垃圾湖,湖水发黑发臭。2016年,白云区开始整治泉湖。现在,这里规划了商业区、住宅区、饮食区、旅游区,建设了水幕电影,每天晚上免费播放,观者上万。臭湖被整治后,社会投资也闻风而来,四周2000亩土地增值超过20亿元。王庆玲说:“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老工业区改造是全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挑战。贵州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铝厂。2014年,贵铝氧化铝生产线停产,土地和场房闲置。2018年,这里开始建设遗址公园和文创街区。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遗址公园已经建成,贵铝的老照片、老机器、老厂房都能让人想起当年的创业艰难。文创街区主要展示非遗文化及其产品。据悉,未来,这里还将建设“人才公寓”“匠人工坊”“极限运动”等特色街区,主打非遗文化。(记者 闵良)
综述:“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成果显著 0
2019“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简称“中太旅游年”)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虽只过去半年多时间,但南太平洋旅游组织首席执行官克里斯·科克尔日前明确表示,他满意“中太旅游年”在吸引中国游客和推动本地旅游开发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是10月22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三名警察骑着自行车巡逻。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南太平洋地区地域辽阔,域内一万多个岛屿或大或小,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浩瀚蔚蓝的太平洋上。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热带风情吸引着包括中国游客在内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也正成为域内不少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举办2019“中太旅游年”,是中国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2018年11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集体会晤期间达成的重要共识。今年4月1日,2019“中太旅游年”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正式启动,成为太平洋岛国向中国展示其秀丽风光、独特文化和友好人民的“里程碑”事件。 日前在阿皮亚参加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简称“中太论坛”)的科克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越来越多太平洋岛国开始认识到中国游客的重要性。一些岛国已经通过举办研讨会、走访中国市场、邀请中国旅游业者调研等方式,推广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发掘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巨大潜力。 这是10月21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身着盛装的萨摩亚妇女等待将传统的花环献给远方来的客人。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科克尔说,据统计,太平洋岛国总体GDP中有11%来自旅游及其上下游产业。而中国是近年来太平洋岛国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地。 他透露,南太平洋旅游组织在“中太旅游年”的基础上启动了一个名为“中太旅游发展2020-2024”的倡议,将致力于进一步密切双方从政府到民间在旅游领域的联系,为中国和太平洋岛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太旅游年’已经成为中太双方增进了解、加深民心相通的一个重要平台。未来,我们还将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开拓市场吸引中国的目标客户人群。”科克尔说。 这是10月21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中心汽车站,人们乘坐公交车出行。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在第三届中太论坛上表示,“‘中太旅游年’活动开启了萨摩亚旅游的新篇章,对酒店、航运等行业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说,搭上中国与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顺风车”,萨摩亚很清楚自身可以从中受益。 萨摩亚喜来登酒店行政总裁田峻瑜告诉记者,自从“中太旅游年”启动以来,她已经明显看到中国游客数量增多的趋势,并为此展开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派遣职员去中国接受培训,鼓励他们学习简单中文会话等。 这是10月22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一名男孩在荡秋千。新华社记者 郭磊 摄 业界人士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游客赴太平洋岛国旅游仍然受到航线少、航班时程长和当地旅游开发不完备等因素制约,但在智慧游、定制游、绿色游等成为很多中国游客新选择的今天,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太平洋岛国具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国内旅游综合运营平台携程集团副总裁李欣玉告诉记者,太平洋岛国的旅游资源目前仍是一片尚待开发的“净土”,这对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和独特体验的中国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同时,智慧旅游正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趋势,是太平洋岛国‘弯道超车’的一个后发优势。”(新华社记者郑昕 张永兴 邰背平)
吉林延边:金秋十月 稻谷飘香 0
在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稻田里,农民驾驶收割机收获成熟的水稻(10月10日摄)。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入水稻收获季,田间地头金黄遍野,稻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