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眼下,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长达5天的假期成为旅游行业难得的复苏良机。 日前,携程发布的《2020“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五一”旅游热度已起,出游人数预计将创疫情发生以来的新高。据数据显示,预计“五一”期间,可在携程上预约的景区数量将超过4000家。 春光无限好,但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游客,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到文明旅游,健康出行。 户外拥抱自然 “五一”前夕,北京有40座新建公园向市民开放。这些公园中,有城市森林公园,有带状休闲绿地,有郊野湿地公园,还有口袋公园、小微绿地。 其中,新开放的坝河常庆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坝河、太阳宫北街和比如世界购物中心三角地带,园内绿意盎然,在迎风招展的柳树与茂盛的刺槐树下,玉簪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座公园去年7月腾退后经过绿化施工,以“坝河文化”为特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拥抱自然的好去处。 为了防控疫情,景区的室内场馆暂不开放,目前正值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五一”小长假也就成了许多人难得的亲近自然的好机会。 根据携程的预订数据显示,预计“五一”期间最热门景区是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吼山、花之城、慕田峪长城、黄山风景区、武夷山、杭州湾海上花田等,在这些景区中,游客都能与自然亲密接触。 马蜂窝发布的《“五一”小长假旅游趋势报告》显示,平台上,“五一”期间国内最热门的景点排名前十位,也全部为户外类型的旅游景点。“相对室内景区,空气流通、视野开阔的户外景区不易形成人群聚集,安全性更高,因此受到游客的青睐。”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 “‘五一’期间,虽然去不了外地,但正好可以和家人在北京转一转,这些近在眼前的风景,以往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忽略了。”家住北京的于涵向记者讲述起自己的“五一”小计划:“我们准备到通州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感受一下家门口的春光。” 的确,此次疫情让许多人重拾对身边风景的喜爱,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如何更深入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回归自然,这也成了不少人对旅行的新思考。 无预约不出游 去景区前先预约,这将是今年“五一”期间游客的新体验。不少地区和平台也都已经发布相关提示,提醒游客养成预约旅游的新习惯。 “五一”期间,北京的旅游景区将严格执行实名制预约制度,游客需要通过手机客户端、景区官网、电话预约等多种渠道分时段预约,间隔入园、错峰出游。旅游景区将对游客接待量进行总量控制、限量管理,防止游客聚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慎重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辽宁省大连市在《关于“五一”期间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中倡导“无预约不出游”理念。通告中指出,各景区、游览场所、场馆实行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错峰旅游、间隔入园,实施流量监测,及时预警,加强引流疏导工作,有效降低因游客聚集引发的安全隐患。 为了给游客预约旅游提供参考,美团日前发布了景区预约旅游便利度指数,从购票、入园环节分析恢复开园的高星(5A、4A)景区是否支持网络购票、分时预约购票、闪入园等服务。 分析显示,受益于互联网购票、二维码验票在全国景区的普及,当前全国高星景区预约旅游便利度综合得分达84.9,高于去年得分。其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颐和园、三亚蜈支洲岛等多地热门景点入选全国高星景区预约旅游便利度指数20强。 为了配合各大旅游景区推行“预约制”,方便游客出行,深圳市将在途经市内各大旅游景区的公交线路车辆中,于车厢内设置各相关景区的预约码。司乘人员将及时提醒上车乘客扫码预约,并明确告知若未预约或预约人数已满,将不得进入景区。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预约旅游”成为新常态,这不仅能避免因“人山人海”而影响旅游体验,也能更好地控制人数,最大限度保证游客安全。 培育文明礼仪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与以往不同,疫情给旅游带来的并非只有不便,也更能映衬出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呼唤,因此,这也是进一步培育游客文明礼仪的好契机。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游客防控优先,加强防护;避免扎堆,错峰出游;牢记安全,远离危险;遵守秩序,文明出游。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也通过线上和线下海报的形式,提醒广大游客假日期间合理规划旅游休闲活动,倡导本地游、周边游、省内游,主动规避热点景区场所,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提早预约门票。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明办联合制作发布了公益宣传片,倡导游客文明绿色健康安全出游。宣传片以湖南动漫卡通人物“山猫”“吉咪”为主角,模拟“五一”游湖南的预约、入园、游览、用餐等场景,就相关注意事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向游客发出提醒。 为满足游客不同时段的游园需求,分散游客数量,景区也在不断努力。据了解,“五一”期间,江苏省多地将推出夜游项目,发展夜间经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将开放夜公园,并推出“丽人行韵五月天,圣地古风欢乐月”等活动。 “‘五一’小长假大家应该出去散散心、看一看,经历这两个多月后,很多人已经快憋得受不了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从全国的总体情况来说,我们生活的环境当中有病毒的风险还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不防范。可以打开公园的门、打开家门,出去走一走,但是不要聚餐,不要聚会,更不能放纵。(记者 刘发为)
杏耀测速地址_北京对公园倒票、长城砖“留签名”者实施联合惩戒 0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张漫子)北京市文旅局近日对三起公园倒票和两起八达岭刻划城砖的游客实施了“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分别在为期三年和四年的公示期内,通过相关信息联网的方式限制其在旅游高峰期间到部分市属公园和八达岭长城购票参观。 这是北京市首次对旅游不文明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处罚。 北京市文旅局近日专门召开2020年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会,对发生在玉渊潭公园、八达岭长城、北京动物园共计七例旅游不文明行为进行认定。 在4月发生的七例北京旅游不文明行为是:三人利用多个手机号购买玉渊潭公园门票,通过网络交易平台,高价出售、从中牟利;两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达岭长城南二楼至南三楼之间城墙的城砖上用金属钥匙刻划姓名,故意损坏文物;为了让樱花落下以便拍照,一人在玉渊潭公园西门内用飞盘砸樱花树;一人在北京动物园熊猫馆摇晃海棠树形成“花瓣雨”,损坏草坪、树木,对公园景观造成破坏。 经审定,上述七例旅游不文明行为中,三起倒票行为、两起在长城砖刻字的行为情节严重,造成了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北京市文旅局依据《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其实施联合惩戒,分别在为期三年和四年的公示期内,通过相关信息联网的方式限制其在旅游高峰期间到部分市属公园和八达岭长城购票参观。其余两起损坏树木行为因当事人认错态度良好、不文明行为得到及时制止,被列入北京市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对其旅游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但不做联合惩戒处理。 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记录、公示以及对旅游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对广大市民和游客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五一”假期来临之际,北京市文旅局提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旅游秩序、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环境卫生,做到安全出行、文明旅游。对“五一”期间在旅游景区发生旅游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游客,将根据办法将其列入北京市不文明游客“黑名单”,予以限制入园等联合惩戒,并向社会公示。
杏耀分红没到账_我国人工繁育雪豹双胞胎将与游客见面 0
“两只雪豹姊妹下个月就满一周岁了,它们是国内现存的第2只、第3只人工繁育雪豹。双胞胎中的妹妹体型小点,性格机灵细心;姐姐性格憨厚胆大,但不够细致,缺乏耐心,有个坏习惯,喝完水后会在水盆里大小便。”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给记者介绍。 继2016年成功繁育一只雌性雪豹后,2019年5月27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再次繁育一对雌性雪豹双胞胎。目前,两只小雪豹已满11个月,各项身体指标稳定,身体健康。4月25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刚刚将它们转移到新的场馆——猫科动物馆,以准备“五一”前与游客见面。 有“雪山之王”之称的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外形优雅、高冷,被誉为“最美丽的猫科动物”。从20世纪开始,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其全球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估计野生种群在3500~7000只。中国将雪豹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内野生雪豹数量约2000~2500只,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省区。长期以来,青海省不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野生动物种群规模明显增大,省内野生雪豹数量也稳中有升,目前保守估计在1000只以上。 “野生雪豹通常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圈养雪豹对于温度、湿度要求比较苛刻。”齐新章介绍,1984年,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前身西宁市动物园首次人工繁育两只雪豹成功,填补了国内雪豹人工繁育空白,1985年再次繁殖3只。之后的26年间未能再次成功繁育。2010年,搬迁新址的西宁野生动物园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全国唯一的雪豹繁育基地,包含9间内舍及1800平方米活动场,为雪豹人工繁育提供了必要的场地。 2012年成功繁育两只雪豹“成成”和“果果”,可惜两只幼崽分别于半岁和一岁时夭亡。2016年6月10日,小雪豹“傲雪”诞生,园区以科学的育幼方式保证了“傲雪”的成活,今年4岁的“傲雪”现在是西宁野生动物园最大的动物明星。 雪豹育幼期的疫病防治是关系育幼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育幼成活率,2018年西宁野生动物园通过青海省“千人计划”柔性引进中国农业大学金艺鹏教授作为园区首席兽医师,助力雪豹繁育工作。2019年园区成立雪豹人工繁育攻关小组,调配合适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周密的繁育计划及各种情况的处置预案。去年5月27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再次繁殖一对雌性雪豹双胞胎。 “两只小雪豹还没有自己的名字,从4月27日起,我们园区面向全球为两只小雪豹征名,到5月27日,在两只小雪豹一周岁生日时,将为她们正式命名。”齐新章说,为了五一前面向游客展出,西宁野生动物园对两只雪豹新场馆进行全面的消杀,安装了三处监控,并在活动场增加了假山、植物、跳板、水池等丰容设施,努力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有趣的生活空间。(记者 万玛加)
杏耀在线总代理_江苏430多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 五一游有新规 0
中国网4月23日讯 “五一”小长假临近,不少游客的出游热情蓄势待发。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景区在“五一”期间继续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规范解禁后景区各项防控管理措施,确保景区安全有序开放。 根据《通知》要求,景区恢复开放必须限量有序,严防无序开放。“五一”期间,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景区每天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严防客流量超限。另外,还要求景区做好游客信息登记、体温筛检、佩戴口罩、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通过网络预约、分时游览等方式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 目前江苏省恢复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已有430多家,占全省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七成以上。尚未开放的多为室内景区,或根据相关部门疫情防控要求暂不开放。省内4A级以上旅游景区自恢复开放以来,都推出了测温扫码、实名注册、预约限流等各项安全管控措施,减少人群聚集,降低疫情风险。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也提醒广大游客:“五一”期间前往省内各大景区游览,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控措施,通过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提前了解景区预约方式、限流人数、开放时间等各项具体规定,落实预约游览,配合入园管理。尤其是游览部分热门景区,要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前往,务必避免没有预约盲目前往。一旦发生交通拥堵、人流集聚或无法入园等突发情况,要听从疏导安排、调整游览计划,确保疫情防控和健康安全。 “五一”期间除各大景区之外,游客还可选择往返车程时间短、户外活动空间大、空气环境质量好的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理性出行,文明旅游。(伍策 一丁)
杏耀测速地址_五一假期,探索宁夏新玩法 0
近日,正在热映的网剧“鬼吹灯”系列之《龙岭迷窟》让观众见识了“神奇宁夏”,而即将上线的《那片沙那片海》则为观众展示了宁夏从沙漠边缘变身“塞上江南”的艰苦历程。 5天假期,不如去探索“神奇宁夏,塞上江南”的新玩法,跟着热播剧去旅行。 《那片沙那片海》 带你去看“治沙魔方” 沙坡头享誉国内外,不仅是因为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光,更是以卓有成效的固沙措施——中国“治沙魔方”——麦草方格闻名于世。 即将于4月25日上线的《那片沙那片海》,讲述了中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建设者们斗战沙海、发明麦草方格治沙固沙法、保护包兰铁路畅通无阻的无畏精神,也展现了60多年4代铁路人创造出震撼世界的治沙奇迹。同时全景展现了中卫铁路+黄河+沙漠+绿洲的壮丽画卷,以及沙坡头从沙害肆虐到变身国家5A级景区的神奇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那片沙那片海》是宁夏本土影视公司投资拍摄的首部治沙正能量题材电影,影片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中卫市委宣传部、索斯光影(宁夏)联合出品。不仅仅是一代代治沙人为治沙洒下的血泪,更有爱恨情仇的情感交织。影片由刘雨星担任总导演,庞贝童、李丞汐、王大元主演。 本片由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共产党员和职工群众60多年来,坚守在新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战风沙斗酷暑,困住“沙魔”脚步,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起一道55公里长、800米宽的“绿色长城”,打破了外国专家对包兰铁路“过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吞噬”的预言,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人进沙退”的奇迹,歌颂了四代治沙人为中国治沙事业奋斗终生的真实感人故事。 去过中卫沙坡头景区的人,都不会忘记景区内部和周边遍布沙海的麦草方格。在《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中,艺人们也曾亲手劳动,“将麦草深扎于沙漠,围成一米见方的方格,以达到牢固沙丘”的治沙体验。在沙坡头景区的治沙博物馆,也可以看到宁夏铁路人治沙成就的展览专题,治沙成果获得“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全国首创的沙坡头麦草方格固沙法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利用五一假期,不如再次走进沙坡头,去看看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奇观;去看看那神奇的麦草方格“治沙魔方”,如果有机会,可以亲手扎下一捆麦草;站上高处,感受沙漠、黄河、铁路并行,“沙龙”“黄龙”“铁龙”“三龙聚首”的壮观景象,去感受狂沙吹尽终成塞上江南的美丽景色…… 《龙岭迷窟》带你走进奇幻世界 近日,正在热映的网剧“鬼吹灯”系列之《龙岭迷窟》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奇幻多彩的世界,而其中第7、8、9集,最后一名搬山道人鹧鸪哨终于上线。为破解家族千年诅咒,联合了尘长老和托马斯一起勇闯“西夏黑水城”,环环相扣的剧情,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人过目难忘。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所说的“西夏黑水城”,其实是在银川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双陵”实景拍摄。雄浑的贺兰山脉,挺立的“双陵”遗址,神秘莫测的边城气息和独特的历史遗迹,深深吸引着荧幕前的观众。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神秘的西夏陵静静地矗立于银川市最西端的贺兰山脚下,任岁月变迁,默默地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故事。 你可以选择徒步、骑行或乘坐景区电瓶车进入景区。置身西夏陵遗址区,游览一号陵、二号陵、五号陵、六号陵及大型陪葬墓群,可以全线俯瞰西夏陵壮观的遗址全貌。 漫步三号陵园遗址中,远眺巍峨的贺兰山脉,近观高大庄严的陵塔,远处贺兰山麓沟壑纵横,山陵相望,风景无限,历史沧桑近在眼前。 在这里,还可以体验西夏文木活字印刷术,亲自动手操作捡字、排版、刷墨、印刷等步骤,把剧中神秘的西夏文字重新排列组合变成另一种精彩。 此外,景区还可以骑行穿越。从三号陵遗址出发,骑行于贺兰山下,探秘于西夏陵间,骑行路线全程5.3公里。沿途可遥望巍巍贺兰山,放眼戈壁荒野千里,路面平坦开阔,终点即为剧中的“西夏黑水城”——“双陵”遗址。单车驶过茫茫戈壁,穿越历史步道,这一刻的你就是“鹧鸪哨”!(记者 张雪梅) ■链接 黑水城与西夏陵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2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始建于西夏时期,是古丝绸之路以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西夏时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彩绘双头佛和元代纸币等。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居延遗址保护区。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帝王陵寝,坐落在银川市最西端的贺兰山东麓,在方圆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山势布列着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陵园以北方黄土夯筑技术为主,建筑形制受唐宋影响并创新发展而独具一格,是西夏历史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建筑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