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测速-官网

杏耀测速登录官网,招商Q554258
杏耀注册

杏耀总代理_“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0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 魏圣曜 张超群 邓瑞璇   自7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对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景区予以处理后,各省区市纷纷展开对4A级及以下景区的复核检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有261家A级景区被处理,涉及127家4A级景区,其中,23家4A级景区或申请退出评级或被“摘牌”。当“有进有出”“少进多出”成为常态,A级景区品质如何保障?   A级景区行业整治持续“加码”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地被处理的A级景区中,除了存在游客中心功能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标识系统不完善、安全隐患突出等共性问题,还有多家景区已丧失文化属性和服务功能、沦为纯商业机构,甚至停业成为“僵尸景区”。   “如果不是特意去了解,我压根不知道这是个景区。”家住中韩边贸城附近的山东威海市民周海告诉记者,中韩边贸城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商业街区,大多数当地人都不知道这是“4A级景区”。周海说,整个边贸城环境比较一般,各类商店也没有太突出的特色,只有外地人来威海旅游会被大巴车带过去买东西。“取消A级景区完全可以理解,景区应该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周海说。   记者拨打浙江被“摘牌”景区的电话,几乎都处于无法接听状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林卫兴告诉记者,浙江4家被取消等级的景区,一家停业1年以上已名存实亡;其他3家景区已拆除大部分旅游配套设施和休闲娱乐项目,旅游功能基本丧失。   业内人士指出,“摘牌风暴”席卷各地,体现了地方在权限内“刀刃向内”,不护短整治旅游景区的决心。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书记陈国忠说,高品质发展今后将是景区的总要求,各景区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这既是警醒也是再次明确要求。”   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总经理助理方言认为,这种“有进有出”的动态化、常态化的退出机制今后将成为行业管理的基本逻辑,甚至将来有可能出现“少进多出”的情况。   多重问题导致A级景区“有量缺质”   近些年,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A级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10300多个。但不少受访从业者表示,自4A级景区评定权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部分地方政府为提升政绩表现、提高经济效益,在旅游景区评级上把控不严,致使当地A级景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速度不匹配。   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曾参加编写《山东省A级景区自由行手册》,其中收录了四五百家3A级景区。他说,客观上讲,这些3A级景区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它们的评审权被下放到具有优秀旅游城市资质的市、县。“虽然监管上的确更灵活了,但各个地方对A级景区的标准尺度把关各异,导致景区管理比较混乱。”   此外,社会资本大肆涌入旅游行业,不少旅游项目开发商只关注产品输出,各旅游平台则热衷于争夺流量,旅游价值扭曲、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旅游资源错配现象。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刘朝禄坦言,此次被摘牌的自贡釜溪河文化博览园旅游景区在创建之初,地方为了创A级景区,给予大量投入。“但景区后续交给公司经营后,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意识跟不上游客需求,景区服务中心无人值守,造成游客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而多头领导和条块分割现象也为旅游行业管理带来难度。以浙江普陀桃花岛景区为例,目前景区仍存在多个管理主体,4个景点成为4个景区对外营业,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面对景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要处罚,更重要的是惩戒之后要有调控机制,为景区提出建设性建议与系统化指导。   “摘牌”成旅游业转型升级新契机   “旅游已成为消费市场的‘刚需’,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不能再是计划经济的标准,必须正本清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王晨光说,摘牌可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林卫兴认为,当前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缺不缺”转变为“好不好、精不精”。从长远来看,旅游景区必须要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如何增强有效服务供给,保障和提高游客体验度和舒适度,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方言认为,旅游景区苦练内功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发迭代业态和产品让景区不断有“噱头”;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景区不断有“响头”;提升景区各方面专业化管理水平让景区不断有“劲头”。他建议,景区可利用10月以后的旅游淡季,将“冬歇期”内化为“整顿提高期”,积极展开自我诊断、自我解剖、自我纠错。   而行业主管部门也将不断加强动态化、常态化监管。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落实景区暗访的长效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督促景区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四川则在推进全省A级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标准化进程,目前《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办法》已完成初稿,待进一步修订审定后实行。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旅游景区质量提升需要行业内外协同、协调和协作,如向专业机构、研究机构“借智”寻求技术支持,向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借力”将舆论监督、投诉建议及时转化为改进措施,形成多方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将“行业的事”变成“大家的事”。

杏耀测速地址

杏耀在线总代理_宁夏中卫:体旅融合擦亮沙漠水城的体育名片 0

  新华社银川11月7日电(记者 谢建雯)“加油!加油……”在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一群户外爱好者或参与拔河比赛,或进行押加较量,一阵加油呐喊声闹热了深秋清晨。初升的太阳扫过朵朵金黄的沙丘,在无垠沙漠上留下剪影,又将不远处,几名“沙排健将”身体前倾、双手顶球的身影拉得细长。   “我早晨刚来时冷得直跺脚,运动了一会,现在热得把外套都脱了。我挺喜欢在沙漠里打排球,脚踩在沙子上,软软的,很舒服。”一位身着灰色薄衫的沙排“女将”说。   被誉为“沙漠旅游热地”的中卫市沙坡头是国家5A级景区,尤其夏秋季节游客络绎不绝,人最多时日接待量达2万名。千百年前,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挥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唱;而近几年,随着国家户外体育产业的发展,这里依托得天独厚的沙漠旅游资源,发展起沙漠体育,在诗意中展现出别样的塞上体育风。   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漠探险、沙漠野营、沙漠射箭……通过体旅融合,近30项以“沙”为核心的户外体育运动正将中卫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沙漠运动休闲之城,而沙坡头也于2017年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据中卫市副市长蔡菊介绍,中卫市已先后举办了4届全国沙漠健身运动大赛,3届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以及万人穿越腾格里沙漠、中国丝绸之路越野拉力赛、“一带一路”国际女子沙滩排球精英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参与沙漠运动的人数累计超15万人次。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带队赴中卫调研户外体育产业发展时说,户外体育产业是老百姓的幸福产业,跨界发展与旅游、文化等产业、业态相融合的“体育+”是当下及以后的大趋势,是群众健康生活的新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中卫有黄河、有沙漠,地缘优势独特,但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才能更好激发体育资源活力,促进体育消费点沙成金,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刘扶民说。   以距中卫市沙坡头区约4公里的金沙海景区为例,通过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这里每年约引入10万人流量,可实现收入2000万元。景区负责人牛金澜说,景区不仅配备了“火车旅馆”“帐篷酒店”等餐饮住宿设施,还将搭建以“扎麦草方格”为主的学习教育基地,让中小学生在户外野营,亲自上阵体验当地人治沙传奇。   “过去游客都跑去南方看海,现在更多人来西北看沙。沙漠休闲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趣味性更强,射箭、徒步、沙海冲浪等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可以在沙漠里开展。虽然景区沙漠体育刚起步,也面临人才缺乏等很多困难,但我对发展户外体育有信心。”牛金澜说。   而据了解,除沙漠体育外,中卫市还依托黄河发展游泳、漂流、蹦极等水上运动,中奥、黄河宫两大水上乐园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总收入达150万元;依托香山发展登山、攀岩、山地越野等山地运动,年吸引近20万游客参与,体育旅游产业收入达600万元……   “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一步我们打算建设沙漠运动休闲公园,以体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视角,全面丰富户外休闲运动,着力打响中国沙漠体育旅游品牌。”蔡菊说。

杏耀测速地址

杏耀怎样开代理_无锡首张民宿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0

  新华社南京11月7日电(记者 朱国亮)7日,一家名为“大隐山居”的民宿取得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滨湖区分局核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今后,在无锡,民宿将纳入治安“特种行业”管理范畴。   “大隐山居”民宿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此前,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相关部门对这家民宿进行了检查,对民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隐患问题整改完毕。7日,滨湖区公安分局参照旅馆业治安管理模式,为其核发了无锡市第一张民宿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近年来,民宿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但政府监管却没跟上发展步伐,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规范,住宿实名登记制度也未能落实。   今年年初,无锡市公安局将“探索建立民宿业安全管理新规范”作为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加以推进。9月,以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试点单位,无锡市公安局正式展开民宿业治安管理试点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展民宿业治安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民宿经营的初审、受理、审核、审批流程、治安安全条件、消防安全条件等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规范。   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张晓军介绍,下一步,无锡市公安局将组织度假区民宿进行培训,指导民宿经营业主按要求整改安全隐患,分批完成度假区民宿业核发《特种行业许可证》工作。之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研究出台全市民宿业治安管理指导性意见,以促进民宿业持续健康发展。

杏耀注册

杏耀娱信_成熟稳重,绚烂多姿 0

红叶小檗。 秋日的贺兰山有种别样的美。 年轻的护林员。 蒙古扁桃。   如果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形容贺兰山的秋天,你会想到什么?在贺兰山工作20多年,曾做过四五年护林员的尤勇说了八个字:“成熟稳重,绚烂多姿。”   贺兰山里的松涛声   在43岁的尤勇和23岁的护林员陈磊的引领下,我们的登山之行开始。   眼前,点缀着红色和黄色的灌木丛中,一条登山小径蜿蜒曲折。这条路,尤勇和陈磊走了无数次。说起山上最喜欢的树木,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油松、青海云杉”,随即又补充:“高大、霸气,看着就觉得威武!”   在海拔1900米~3100米的山地,是油松和青海云杉生长的区域,一般生长在阴坡、半阴坡以及沟谷中,成纯林或者混交林,是贺兰山最主要的建群树种。   这两种树高大稠密,陈磊告诫记者:“千万不要到不熟悉的松林里去,你肯定找不到方向的。”下山的时候我们经过一片松林,果然就有这样的感受,进到林子里,只能看到树缝里透下来的阳光,抬头看,四面八方全是笔直的树干,这些高达二十多米的乔木,好像遮蔽了天与地,以及时间和方向。   你越多看两眼这些高大威武的树木,就越觉得,它们有着和贺兰山一样的性格。他们顽强的生长,让山有了勃勃生机,就像贺兰山用自己的臂膀守护出一片绿洲。   普通植物的灿烂   在向青松岭景点进发的半道上,记者随口问了句贺兰山的哪个季节最美,尤勇说:“秋季,成熟稳重、绚烂多姿。”   从护林员口中说出来的这八个字,让人觉得应景、贴切。山路两边是红黄色的林木,风吹过来,阳光在叶子上跳跃。秋天的贺兰山中,有着最亮眼色彩的树木,却有个很平常的名字——灰榆。在大部分树木都静寂的季节,这种平日最不显眼的树木,才用最亮的色彩点缀着大山。   《贺兰山植物志》一书介绍,灰榆又名旱榆,字面意思就能清楚看到它的生长环境:干旱。灰榆生长在1300米~2800米的干燥石质阳坡或者沟谷,在干河床两侧形成疏林。是贺兰山夏绿阔叶林树种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木材坚硬耐用。   上了青松岭,向兔儿坑前进时,路边的一株野山杏,像是突然跳进视线,金黄的叶子在墨绿色的山体背景中,更显得灿烂。   贺兰山的许多植物,比如珍贵的四合木,绚烂的蒙古扁桃,还有漫山开放的野花,甚至于再平常不过的灰榆、野山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合适的季节里,它们会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灿烂。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王继飞说,多姿多彩的植物,正是贺兰山作为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演化中心的一个体现。   秋草掩映中的生机   在接近兔儿坑时,路面开始变得湿润,陈磊和尤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高山上多雨水的原因。到达兔儿坑时,还能看见阴坡下白色的积雪。   这里是一片山坡中的开阔地,覆盖着的蒿草,在秋日的阳光中闪着金黄的光泽。此处已是苏峪口景区的边界,再往里便是“禁止入内”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兔儿坑,海拔2300米,这里开阔的草地不过是贺兰山丰富植被的一角,在贺兰山的深处,海拔更高处,有着更为壮观的贺兰山草甸。   草甸是生长在较湿润条件下由中生(形态结构和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多年生(寿命超过两年以上的植物)植物构成的群落。分布于2800米以上的高山、亚高山草甸,为贺兰山草甸的主要类型,主要由高原(矮)蒿草、贺兰山蒿草、矮火绒草等耐寒、中生的多年生苔草、禾草及杂类草组成。这其中较高比例的青藏高原分布种,使群落表现出明显的高寒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的密切联系,但少量特有种的存在,也表明贺兰山高山、亚高草甸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独立演化。   在兔儿坑,坐在枯草之上歇脚,能想象到春夏时节,这里绿油油的生机与美景。举目眺望,巍峨的贺兰山就在眼前,顿觉视野开阔,心情舒畅。遥想那些生活在贺兰山更深更高处的动物精灵们,在丰茂的草甸中撒欢儿奔跑,那里是它们的天堂与乐园。   守护大山和这些绿色   从兔儿坑附近,我们开始了折返之旅,沿着樱桃谷一直往下。   樱桃谷是贺兰山腹谷一条蔓延3公里的沟道,因沟谷里分布有野樱桃树而得名。资料显示,人们俗称的野樱桃,其实就是中药木半夏果实的别名,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具有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的功效。而在樱桃谷,伴着野樱桃而生的红叶小劈,在秋季看上去是红彤彤一片。在樱桃谷,植被比山上更加丰富,颜色更加鲜艳。   尤勇一边介绍着眼前的各种植物,一边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那时候人们的防火意识远不如现在,因为山上的植物也确实不多。”尤勇说,他刚参加工作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的贺兰山植被,远不如现在丰富和茂盛,这些年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树木,也开始出现。   尤勇低头看着脚下的山路,他的父亲曾经也在贺兰山工作,所以从小就接触这座大山。如今他走过的路,也印着父亲当年的脚印,而身旁的一些植物,也伴随他一起成长。尤勇说,他会一直守护着贺兰山,守护着这些生长不息的植物。(记者 刘旭卓 李振文 文/图)

杏耀测速地址

杏耀分红没到账_三十余载磨一剑成就宁夏旅游之重地 0

一辆旅游大巴行驶在贺兰山秋色中。记者 李靖 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情怀。西夏区人民对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今年9月,经过3年不懈努力创建,西夏区进入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消息传来,西夏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迎检指导专家金文彦有些激动。   时光倒回到2016年9月,宁夏成为继海南之后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区22个县市区全部入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由此开启了“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2017年,西夏区和宁夏南部的泾源县、北部的平罗县、中部的青铜峡市以及西部的沙坡头区成为我区首批迎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单位。现在,喜讯从北京传来,西夏区、沙坡头区创建成功。   表面看来,西夏区用了3年多时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实际上,这是西夏区文化旅游产业三十年磨一剑的成果。宁夏旅游业的发展,由西夏区开始,也从西夏区步入辉煌。   宁夏旅游业,从这里出发   “宁夏的旅游业,可以说,是从西夏区开启出发的。31年的发展史,是其他县区无法比拟的历史沉淀。”金文彦说。   1988年,西夏陵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风景名胜区称号,由此,拉开了西夏区乃至宁夏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春风,西夏区滚钟口、苏峪口、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等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铸就了西夏区成为宁夏旅游产业重地的基础。   “十一五”结束时,西夏区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旅游业产业要素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贺兰山沿线的核心旅游景区在区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快速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西夏区旅游业的标签。以数据为例,2015年,西夏区旅游人数较2010年增加了60.6%,2011年~2015年,实现旅游收入6.51亿元,旅游业在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显现。   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西夏区步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序列,西夏区文化旅游产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西夏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全区76个A级景区中,西夏区有12家,2018年旅游总收入57.6亿元,占据银川市旅游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占宁夏旅游总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西夏区的景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可复制性。贺兰山脚下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存,让西夏区各景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特色,都无法被替代。“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需要长期的积累,也许某一个景区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火爆,但基础设施、人员队伍的建立等,没有长期积累是不行的。同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补齐短板,集中解决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增强旅游业创新驱动能力的过程,这也是西夏区有别于其他县区,成功创建的原因。”金文彦说。   党政统筹植入全域旅游思维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后,各个单位都加入了其中,让我对西夏区的旅游产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身体力行地参与旅游资源宣传,并加入到环境整治中来。”西夏区宣传部工作人员王天龙说道。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当其冲的是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即从过去旅游部门单一行政管理向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综合管理体制转变。   据了解,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西夏区建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域旅游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由西夏区党委办、政府办、财政、经发、宣传、农牧水务、国土等部门以及旅游景区、葡萄酒庄等旅游企业在内的59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不仅如此,还建立了由文体旅游、公安、建设交通、卫生、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执法队伍。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全域旅游推动起来更有力,也给西夏区上下植入了全域旅游思维。   “全域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产业融合、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产品打造、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保障措施等都需要通盘谋划,科学布局。”如金文彦所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西夏区走了一条规划先行、政策保障的路。也正因此,西夏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张向伟称,这3年,是西夏区旅游相关规划、政策编制出台最密集的时期。   据了解,从2017年起,西夏区先后出台了《西夏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西夏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意见》《西夏区全域旅游营销宣传方案》《西夏区东麓葡萄产业配套设施提升规划》《西夏区景观提升规划设计》《西夏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西夏区促进旅游业发展办法》等10多项规划、政策文件。   “旅游+N”找准产业发展生命线   “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的关键之处。”金文彦说,“三十年的积累让西夏区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融合基础,西夏区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老工业基地、高校集中区、优势农产品葡萄及枸杞生产地的标签,也为新时代西夏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增添了巨大潜力。”   事实上,早在2011年,西夏区就有了“旅游+”。当年,自治区做出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大决定,而贺兰山东麓植树造林改善横条环境的成果开始显现,以万义生态园为代表的部分原本以植树造林为主的企业搞起了生态旅游,金文彦将其称之为西夏区“旅游+”的雏形。   近年来,西夏区以“全产业发展”为理念,加速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特色小镇、农业、生态等的融合。张裕摩尔塞十五世酒庄是西夏区4A级景区,是该区“旅游+农业”的代表。今年,在德国世界葡萄酒大赛上,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2015年份正牌赤霞珠干红荣获大金奖,这款酒被大赛评为“最佳中国葡萄酒”,目前此酒一瓶难求。而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里不仅有世界名酒、葡萄酒文化,更有可以拍照留念的独特的风景和浪漫以及DIY葡萄酒的乐趣。   全域旅游还需发展全时旅游经济,“网红”怀远夜市、西夏风情园的“圣火西夏”夜演经济、西夏古城旮旯街、镇北堡西部影城夜游经济等,则丰富了西夏区的夜经济。   共享共建打造人民满意幸福产业   “全域旅游是将一定的行政区划作为完整的目的地来打造,空间范围更广。这就不仅要提升景区质量,更要在公共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做足文章,与此同时对全域进行整体营销。总之,最终目的是将旅游业打造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幸福产业。”金文彦说。   如果说,传统旅游是从你到达景点的那一刻开始的,那么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从你踏入行政区划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旅程。“以前没有专门的骑行道,现在无论是城市中的贺兰山路,还是贺兰山边,都有自行车骑行道。每临近一处景区就有棕色的路牌提示,如果是自驾游,还可到自驾车营地和驿站去。景区服务的提升也很明显,别的不说,厕所比以前干净卫生了很多。”市民王秀梅说。   据了解,近年来,西夏区打造了新小线、滚苏路、苏正路、110国道、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旅游风景廊道、自行车运动专用骑行道和多功能城市休闲步道,推行了“厕所革命”,建设了银川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和镇北堡银川西线游客集散中心,健全了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及景区内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建立了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改造提升了丽子园、玫瑰园等小微公园,对镇北堡镇、兴泾镇等旅游村镇建筑景观进行了提升等。   去年,西夏区成立大旅游商业联盟,辖区景区、旅行社、商业企业共22家签订了大旅游商业联盟协议,以合作开发为前提,畅通旅游企业互促机制,抱团运营,捆绑宣传,整体联动,而这,就是西夏区整体营销的实践之一。   在这场持续3年的创建工作中,伴随着全域旅游的持续向前推进,西夏区也细数了家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创建成功不是全域旅游的终点站,一切未完待续。(记者 盛晓芳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