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鸟瞰图。 见缝插绿,给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人与鸟类和谐相处。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小微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 湖面波光潋滟,环岛绿树成荫,“一园一品”的小微公园,彰显了湖城银川独特的城市韵味。 清馨园内的步道形成运动环路。 四月的黄河湿地,绿意盎然,充满了勃勃生机,从银川高铁黄河大桥沿滨河大道西线北行,路边是连片的水域,如丝带般蜿蜒而去,水面上波光潋滟,清澈的湖水可看渐绿的水草,鱼儿在水草中间游荡,候鸟自由翱翔,水鸟在湖中游弋,这里已形成了林草丰茂、沼泽连片、水禽群飞的长约50公里、面积约1.1万亩的滨河水系湿地,俨然成了“候鸟栖息天堂”。被整修过的岸坡上种植着马兰、苜蓿、鼠尾草等花卉绿植,榆叶梅在春季温暖的阳光下花儿怒放,引来蜜蜂在花枝间飞舞。 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不断深入推进,银川市持续建设“一园一品”的小微公园,更加注重毗邻居民聚居区、商业中心等人流聚集区。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散落于城市主干道、居民区和水系节点的小微公园,将银川市点缀得多姿多彩。星罗棋布的小微公园不仅增强了城市道路节点的观赏性、游憩性,还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和覆盖率,为市民打造出了出门见绿、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彰显出银川独特的城市韵味。 近年来,银川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通过扩湖拓面、退田还湿、连通水系等一系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利用各级资金对市域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湖泊湿地进行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湖泊清淤疏浚等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以及扩湖整治、水系连通等湿地保护工作,形成了七子连湖、华雁湖、鸣翠湖、阅海等重要湿地,使得全市湿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目前,银川市现有湖泊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水域面积占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0%。自然湖泊湿地近200个,百亩以上湖泊128个总面积12.32万亩。目前,拥有典农河、鸭子荡水库、鸣翠湖等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阅海、鸣翠湖、黄沙古渡、宝湖和鹤泉湖等5个国家湿地公园。截至2019年底,银川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782.2公顷、公园绿地达到2482.92公顷,建成区内共建成城市公园21个、广场11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4%、41.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7.04平方米。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于4月20日至4月26日,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地球日系列活动,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和法律法规,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增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记者 苏勇 李靖 郎凯)
杏耀下载登录_我区90%景区可线上预约购票 0
“五一”小长假临近,外出踏青的人不少,但在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各景区要强化流量管理,严防人员聚集。4月15日,宁夏丝路风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宁丰说,在目前的形势下,借助智慧旅游大数据,可帮助游客安全出游。 “之前国家出台的景区限流政策:接待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50%,单个时段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现在调整为全天接待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这对景区的经营压力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反过来对游客的出行也产生很大影响。”董宁丰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会利用大数据平台,向大家实时发布景区游客入园情况,帮助大家寻找人员不多的景区。目前,宁夏90%的景区都可以实现预约购票。市民在预约平台上完成购票后,不需要换票,可直接扫码入园。” “五一出行,建议大家尽量在11:00之前进入各景区,这样可避开游客入园的高峰时段。”董宁丰提醒游客,出行需注意做好防护。(记者 鲍淑玲)
杏耀怎样开代理_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将于4月24日开园迎客 1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祁瀛涛)4月22日,在宁夏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正忙着对景区进行最后的清扫。历经数月的升级改造,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将于4月24日正式开门迎客! 宁夏黄河横城旅游度假区是一处集湿地公园、历史文化、自驾娱乐、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度假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园区既有塞上江南的旖旎风光,又具大西北的粗犷风情。黄河、绿野、滩渚、芳草交错,万里长城蜿蜒西来,大河长城交相辉映。登高鸟瞰,黄河两岸塞外风光尽收眼底。园区内有横城古渡、金水园、文化艺术馆,还拥有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城”的横城古堡,无论是热闹的古商业街还是寂静的古城墙都镌刻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横城工作人员介绍,为迎接五一小长假,景区除原有的金水园鱼庄、户外垂钓、卡丁跑车、拓展基地项目正常运营,四星级横城酒店、自驾车营地、儿童乐园也都经过升级改造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游客,除此之外,景区还特别打造了自助沙滩烧烤、桃花源以及网红桥等网红打卡点。 目前,景区在售早鸟票19.9元,开园以后票价60元,宁夏游客享半价优惠30元即可进园。为致敬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现对全国医护工作者、现退役军人实行免景区门票的优惠政策。 开园以后,景区每天开放时间为9:00~22:00,每日限客5000人次。景区在各区域将派专人喷洒消毒水,各洗手间都配有消毒液、洗手液等。游客进入景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持有“健康码”,配合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通过后方可进出景区。入园游览须保持间距,避免人员聚集。对未持身份证件和未按规定戴口罩的游客,景区将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规定,拒绝办理入园手续。 景区地址:银川黄河东岸横城堡(青银高速机场方向滨河新区收费站向右1000米)
杏耀下载登录_“五一”旅游“慢热” 长三角民众出游既热情又慎行 0
中新社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朱晓颖)“五一”旅游预订数据进入“慢热”爬升状态。长三角民众虽然心怀“诗和远方”的热情,但行动谨慎:短途游、周边游最受青睐,国内远足跋涉、出境游览较冷。 当前,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五一”,民众将迎来长达5天的小长假。 旅游行业受“疫”冲击较大。目前,全国已有数千家景区重新开园迎客,长三角各地“花式”刺激旅游市场复苏,浙江、江苏等地“播撒”旅游消费券,有些景区门票直接降价。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2日公布,自5月1日至31日,江苏旅游景区对广大游客实施为期1个月的阶段性门票价格优惠,门票价格下浮幅度不少于10%。 “今年‘五一’游玩搜索热度比去年晚,到4月9日才逐步走高,但周增幅高达90%以上。人们对假期出行的态度既谨慎又满怀希望。”飞猪相关负责人表示。 飞猪联合高德地图22日发布的“五一”出行预测数据显示,长三角“包邮区”民众最先按捺不住,上海、杭州排在“周边游”热门城市前列。 “‘五一’期间,全国最热出发地、目的地高度重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均有上海、杭州、南京。这同时也表明,跨省、长途、出境游受限,4天‘半径’内的本地游、周边游成主流。”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研究员彭亮告诉记者。 旅游市场“冰火两重天”。携程发布的《2020“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自驾游、租车游人数众多,广东、浙江、江苏租车最热,携程租车订单已达去年同期70%;但远途机票均价比去年跌去近三成,有的低至1折。 预约、错峰是今年“五一”出游关键词。凭身份证、健康码预约全国景点、博物馆等将成为常态。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市场分时预约、智慧景区“新基建”速度正在加快。那些能够实现智能测温、人脸识别、分时入园、客流实时监测的景点,以及提供网络实名购票、前置分流、智能退改签的旅游平台,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杏耀代理中心_“云”上赏景 居家出游 0
核心阅读 应对疫情冲击,国内不少景区积极拥抱“云旅游”。打开手机或电脑,在5G、VR等新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可轻松体验“沉浸式”观赏,足不出户拥有“诗和远方”。不仅如此,很多景区还依托“云旅游”探索新的服务业态,按下转型升级的“快进键”。 ●北京某公司员工邵明潇—— “云旅游”带来全新体验 “前不久在线观看了孔子博物馆的直播活动,精彩又难忘。”北京市海淀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员工邵明潇春节前计划带孩子去山东曲阜旅游、体验儒家文化,因为疫情影响没能成行。近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他带着孩子参加了“云游孔子博物馆”活动,和27万多网友一起在线赏国宝、品文化。 “直播活动非常丰富:不仅介绍场馆里的基本陈列,也讲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很精彩。” 邵明潇说,孔子第七十八代后裔孔维亮是本场直播活动的讲解员,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六个单元介绍了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对政治、教育界的影响等,“讲解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让博物馆的文物变得鲜活生动,孩子听着非常感兴趣。” 疫情防控期间,旅游市场一度按下“暂停键”。然而,人们赏美景、品文化的需求并没有消失。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在5G、VR等新技术的帮助下,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景区纷纷开启“云复工”、上线“云旅游”。 3月初,直播平台斗鱼上线“游云南”,同步推出丽江玉龙雪山、保山龙江大桥、冰雪海洋世界、丽江蓝月谷湖、大理三塔公园等景点的直播节目,原汁原味展现当地风土人情。3月中下旬,斗鱼又携手武汉大学共同打造“云赏樱”直播,让网友隔空欣赏樱花开放的美景。数据显示,赏樱直播活动开始半小时内,斗鱼直播间观看人数快速上升。 美团平台也上线 “宅家云旅游”专题。在美团门票频道,点击“免费云导览”按钮,进入专题,就能免费获取各大景区的在线语言导览:可以欣赏北京天坛公园里神乐署的琴瑟乐器、斋宫的红墙绿瓦,或是前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来一场奇幻的童话之旅,还能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边听边学镶金兽首玛瑙杯背后的故事。其中,文化博物馆类、主题乐园类最受广大用户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欢迎。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强调旅游景区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邵明潇认为,“云旅游”是当前文旅业有序复工的有益尝试,能够有效缓解景区线下接待压力,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只要精心组织,‘云旅游’一样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邵明潇说,通过“云直播”,人们不仅宅在家中就能游览,还能跟随资深讲解员深入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感受“动”起来的文物、品味“活”起来的文化,“这样的体验很有意义”。 ●马蜂窝旅游联合创始人陈罡—— 拓展服务业态,创新盈利方式 “云旅游”火了,虽然吸引了众多游客,但也引来一些关于长远发展的议论。有人认为,“云旅游”的异地体验特性和传统旅游存在重大差别,从而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收入,只能是疫情防控期间的权宜之计。但事实上,一些景区正在积极依托“云旅游”拓展服务业态、创新盈利方式。 3月27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在拼多多平台开启直播,并上线销售近千种博物馆特色文创产品。通过直播活动,观众可以一边听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讲述汉朝历史,一边下单陶瓷小马吊坠等文创产品。 马蜂窝旅游联合创始人陈罡认为,当线下旅游规模因为疫情暂时收紧时,旅游业线上内容的创造和运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直播“云旅游”迅速进入行业视野的原因。如果想把“云旅游”真正有效地转化为落地的经营收入,首先就要与消费者在线建立一个长效的沟通机制,通过直播或其他互动方式保持景区在消费者心中的活跃度。而直播“云旅游”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能够让用户充分体验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此基础上,不妨用直播带动营销。 借助“云旅游”打开文创产品销售渠道的博物馆不在少数。前不久,苏州博物馆在淘宝直播平台进行了两场直播,第一场吸引了25万人观看,第二场吸引了33万人观看。“第二场直播的观众比第一场增加了32%,两场直播共计吸引58万人观看。”苏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两场活动的观看人次,就大约相当于以前3个月的参观人次。线上直播后,其淘宝店内的文创产品陶冶之珍冰箱贴、大邦之梦徽章、唐寅创意茶泡袋等合计销量过千件,这3项文创产品营收粗略估计达2万元以上。 “博物馆直播活动带动文创产品销售,既鼓励了设计师,也可以增加景区收入,可能会成为未来文创产品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拼多多文创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平台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233%。 陈罡认为,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环节经营者来说,“云旅游”已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旅游营销场景。比如,有些民宿地理位置很好,从日出到日落,每一个时间段都非常美。通过民宿经营者的直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时间段的美景以及当地的特色餐食,增加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有效带动景区景点的远期收入。 4月21日,生活平台“小红书”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统“订单来了”达成合作,首批超过200家民宿品牌入驻“小红书”,未来还有1000多家精品民宿入驻,并开通直接预订功能。人们在“小红书”上在线参观景区、了解民宿后,如果有兴趣,就可以直接完成预订,更加便利的体验有望带来更多的预订量。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王笑宇—— 重视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完善 “云旅游”很热,但也需要冷思考。“云旅游”不仅仅是在线上发布或者欣赏一则图文或者视频,而是要通过用户与“远方”的实时互动,听取视频或直播中的专业讲解,从而获得自己在线下自由行或跟团游时很难了解到的故事,或者去体验在线下不敢体验的玩乐项目等,这样才能真正聚人气。 “‘云旅游’绝非一项单一化的产品,而是结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化产品。”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王笑宇认为,“云旅游”一方面能突破天气、场地等传统旅游活动的限制,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另一方面,“云旅游”能为旅游供应商提供更好的营销渠道、服务基础,从游前的行程预览、游中的增强体验到游后的行程回顾,全方位完善游客服务的每个细节。 王笑宇建议,“云旅游”应该保持差异化,重视跨界融合创新。如果仅仅是把线下资源全盘照搬到线上,在没有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情况下,“云旅游”很可能会沦为渠道化产物,继而失去自身价值。 比如,在一般的户外研学教育中,参与的学生们往往无法到达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但运用“云旅游”虚拟现实技术后,不仅可以模拟核心区域,还能把动物投影到模拟范围内,让研学旅程更加生动有趣。 随着5G、VR等新技术的发展,“云旅游”已经具备比较好的技术基础。将来,还要继续加大AR、VR、AI、大数据等技术在文旅景区的深度应用,共同提升“云旅游”在沉浸感、代入性、方便性方面的体验。 “云旅游”是旅游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将来,应注重以科技提升“云旅游”体验、以文化提升“云旅游”吸引力、以内容提升“云旅游”品质、以模式放大“云旅游”效果,从而进一步拓展“云旅游”的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在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同时,更好提升游客体验。(记者 王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