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是3月7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岩羊。 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物种,也是贺兰山岩壁上跳跃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岩羊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目前贺兰山岩羊总量达到四万只以上。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杏耀怎么做代理_候鸟迁飞高峰期来临 北京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0
野鸭湖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观察野鸟(央广网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 张佳琪)每天有上万只候鸟飞落京城进行“补给”,北京市88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全员上岗,全天候对候鸟迁徙进行全面监测。记者3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目前已经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结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区两级园林绿化部门全面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确保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 北京区域内主要有两条候鸟迁徙路径 北京地处亚热带向亚寒带的过渡区,是众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道路。 据鸟类专家介绍,全球有八大候鸟迁徙通道,经过中国境内的一共有3条,其中北京处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每年过境南迁或北徙的候鸟、旅鸟达三百多种,上百万只。 据观测,候鸟在北京区域内主要有两条迁徙路径,一条是从密云、平谷方向进入北京,绕开中心城区,从顺义出京继续往南;另一条是从延庆官厅水库进入北京,经昌平,从房山出京往南。过境候鸟中,天鹅、雁鸭类大部分在中国境内的鄱阳湖越冬、栖息;鸻鹬类候鸟将继续远行,飞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越冬地。它们爱栖息的地方包括密云水库、官厅水库、野鸭湖、汉石桥湿地在内的大面积水域或城市河湖中。候鸟或在浅滩湿地中觅食,或在密林草丛中休息,以缓解长途飞行的劳累,为下一步的长途旅行蓄积体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介绍,通过多年的绿化建设,北京的森林和湿地总量持续增加,2019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8万亩、城市绿地803公顷。目前,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6%,北京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随着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完善,适合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今春京城候鸟迁徙有三大特点 据了解,今春京城候鸟迁徙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候鸟迁徙的时间相对比较早。2月21日10时,野鸭湖监测站监测人员在望湖楼监测点监测到首批2只大天鹅从头顶向北飞行,在湖区南侧监测站点又监测到2只大天鹅在距离不到100米处觅食、梳理羽毛,同时还监测到灰鹤1100余只,豆雁30余只,绿头鸭200余只,赤麻鸭12只。至此,随京城天气转暖,野鸭湖迎来大批北迁候鸟停歇补给。 同时,监测到的鸟类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明显的增长。截至2月底,北京市88个候鸟监测站共监测鸟类近百万只,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它们在北京“歇脚”的地点也越来越广泛,除了野鸭湖、密云水库这些大的水面,大兴的南海子、房山的大石河也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和停留。 过去北京不经常看到的一些珍稀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像黑鹳、白尾海雕、震旦鸦雀、疣鼻天鹅,这两年都有观测记录。这也成为今春京城候鸟迁徙的一大特点。 多项措施确保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处置 目前,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自1月21日起,北京市、区园林绿化局以及10个国家级、33个市级、45个区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加强应急值守,全员上岗,实行监测日报制度。北京全市加大监测频次,采用路线巡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式,每日巡查从1次增加到2次。同时,扩大监测范围,强化对湿地、水库、河流、公园等野生鸟类集中活动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还健全信息通报和联防联控机制,与动物防疫、卫生健康等部门紧密配合,确保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发生时早诊断、早控制。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还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严防乱捕滥猎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纪建伟介绍,根据规律,三四月份北京将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当前正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市民朋友切勿近距离接触迁徙候鸟等野生动物,遇乱捕、滥猎野生鸟类的行为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检举,确保候鸟迁徙安全。同时,如果遭遇受伤野生动物,可拨打110或野生动物救护电话89496118,由专业人员处置。
杏耀怎么样?_生态摄影师在“中国犀鸟谷”拍到罕见犀鸟亲密画面 0
2月26日,两只双角犀鸟在相互示爱。(郑山河 摄) 新华网昆明3月5日电(记者 姚兵)近日,生态摄影爱好者在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野外拍摄时,记录下了一对双角犀鸟相互示爱的亲密画面。双角犀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成鸟体长可超过120厘米,翼展可达150厘米。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德宏州境内的双角犀鸟数量逐年增多。 2月26日,两只双角犀鸟在相互示爱。(郑山河摄) 2月26日,两只双角犀鸟站在树上。(郑山河 摄) 2月26日,一只双角犀鸟站在树上。(郑山河 摄) 2月26日,一只双角犀鸟站在树上。
杏耀总代理_宁夏盐池黄米糕角角——吃出一份喜庆味 0
黄米糕角角。 一提到宁夏盐池,人们都知道美味的滩羊肉,其实盐池不光有羊肉,还有很多民间美食,黄米糕角角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当地家喻户晓,是重大节日里,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有着盐池人心目中家乡的味道。 主要食材——糜子 黄米糕角角,顾名思义,它的主要食材就是黄米。黄米也叫糜子,原名黍、稷,其中黍为黏性,稷不黏,糜子在古代是秦晋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古籍中常常见到它的身影,比如《论语》中提到“杀鸡为黍而食之”;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句;宋代司马光《招鲜于子骏范尧夫》中说:“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鸡黍”这个词,不仅指的是作物,更成了古人对美食的代称。 在盐池,每年都有大片耕地用以打造绿色健康小杂粮产业品牌,糜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物,盐池糜子也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盐池糜子种植历史悠久,1978年,在盐池张家场汉墓出土的陶仓中,盛有糜谷,颗粒完整,保持甚好,而且有白色、黄色、红色等多个品种。据清乾隆《宁夏府志》记载,清朝前期,宁夏糜子有红、黄、青、白四种,当地“食主稻、稷,间以麦”。 盐池日照长而充足,很适合糜子生长。这里的糜子粒色有黄、红、白、黑、褐、灰、复色等,米色有深黄、浅黄等。去掉稃(读音fu,包在糜子粒外面的一层壳)后,是人们熟悉的黄米,用它磨成的面,就是黄米面了。盐池产的黄米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高,今天更是被营养专家提倡的食物。当地人将它做成糕点,将美味传承和延续。 受欢迎的家乡味 黄米糕角角是保留着盐池人世代记忆的美食,即使在食物品类繁多的今天,许多盐池人依旧喜欢这一口。前段时间的重阳节期间,盐池县举办了节庆活动,为99名老人祝寿。寿宴上不仅有蛋糕、长寿面,还有这黄米糕角角。一盘金黄色,冒着油光和热气的黄米糕角角端上桌,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三两下就没了,几乎是每桌最先吃完的美食。 盐池宾馆的面点厨师赵旌莉,就很擅长制作黄米糕角角。“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带角的。”赵旌莉介绍。那天,她带着一大箱半成品,在活动现场烹炸。那是黄米面包着糖馅做成的,形状和大小都很像饺子。锅里的油热到七成左右,一个个黄色的“饺子”放进去,边缘瞬间泛起一堆油泡,这黄色的“饺子”也慢慢变得大了一圈。经验丰富的赵旌莉总能准确把握火候,既能炸透,也不会糊锅。出锅后盛到盘子里,用筷子戳一下,明显能感受到酥脆外表下软糯的糕身,伴着融入里面的糖,越吃越香甜。 美食工序有诀窍 炸出一盘黄米糕角角用不了多久,但制作却需要花一番功夫。赵旌莉说,黄米面要用开水烫面,这样做出来的黄米糕角角就更加软,口感好,反之则会变硬。烫面时用筷子翻拌,当面粉成絮状时就能上锅蒸了,这一步比较花时间,“一般要看面的多少确定蒸的时间,基本上要在一个小时左右。” 蒸好的黄米面随着锅盖掀开,浓浓的谷物的香气就散发出来,黄米面也变得很黏。这时候用刮板把它们从屉布上刮下来,上面板揉匀。别看揉糕简单,这可是个技术,首先揉的均不均匀,要看厨师手上的力度和经验,其次,这时候的黄米糕是烫的,需要一点小技巧。“老人们一般会用手沾点冷水揉。”赵旌莉说,黄米糕凉了会变硬,就得趁着热乎的时候做。揉完紧接着就是揪剂子(将面团揪成大小一样的坯子),大小可以随心定。把剂子擀开,包入糖或者豆沙等馅料,像包饺子一样把边缘捏住,就能下锅炸了。“在我们宾馆,多是包的白糖,做成甜味,其实在我们盐池,还有人爱吃咸的,或者什么都不包,炸完一样好吃。”赵旌莉说。 节日里的必备面点 盐池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除了保留宁夏本土的特点,也受周边地区影响,有不同特色。赵旌莉说,这个黄米糕角角就是陕北地区流传过来的。两地都是糜子的产区,盐池吃黄米糕角角的习惯,和陕北差不多。逢年过节,或者有其他重大日子,家中都少不了这道美食。做黄米糕角角的时候,家里人能上手的都上手,特别是在农村,过去遇到婚庆这样的大场面,还得请街坊邻居帮忙,老的少的围在一起做糕,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赵旌莉的奶奶就很喜欢吃黄米面做的食物,小时候奶奶蒸出一锅黄米糕,能吃出好多花样。“我记得特别清楚,奶奶蒸好后,把炒的菜和肉,还有黄米糕拌到一起吃。”赵旌莉说,在她工作的宾馆餐宴上,黄米糕角角是点单率非常高的一道面点。它又黏又糯的口感似乎和甜味是天作之合,特别在节庆时候吃,有很多的美好寓意,更为吉祥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甜蜜。(记者 李尚)
杏耀娱信_2019年宁夏文旅工作呈现七大亮点 0
新华网银川3月17日电(纪桂红)17日,从银川召开的宁夏全区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宁夏文化和旅游工作呈现出七大亮点。 会议主会场现场。 据介绍,2019年,宁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15.3%。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宋建钢在会上表示,回顾2019年宁夏的文化和旅游工作,有七大亮点值得点赞。 文艺创作收获新成果。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演艺;舞蹈《守在村口的娘》斩获“群星奖入围奖”;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奖;现代眉户剧《六盘春雨》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宁夏文化馆《幸福花儿开》荣获第八届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广场舞类别一等奖。 全域旅游取得新实效。银川市西夏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全区创建工作树了标杆、作了示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青铜峡黄河大峡谷5A级景区创建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景观质量评审;中卫黄河宿集、沙漠星空等特色休闲度假产品成为网红品牌。闽宁镇原隆村等9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资料图)。 宣传营销呈现新气象。创新开展“八闽亲人游宁夏”免费月、“湘约宁夏”优惠季、“华东十城市巡回秀”等系列宣传营销活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闽豫湘等重要客源市场游客增幅明显;充分利用新媒体实施“一年四季网游宁夏”和“宁夏故事我来讲述”等网络宣传项目,并通过举办红酒国际马拉松赛、星空朗读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宁夏的星空、长城、沙漠、葡萄酒等特色旅游资源的关注度和品牌影响力。 文化遗产展现新形象。姚河塬遗址、大麦地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全区革命文物名录,盐池县、泾源县等6个县市区被中宣部等四部委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固原砖雕入选全国5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宁夏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文物展等5个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百项主题展览项目。 产业融合稳步发展。召开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接会,签约金额50亿元;出台文创企业奖补政策,宁夏文旅商品在各类国家级文创赛事中获得3金10银9铜的好成绩;通过举办AFN“一带一路”宁夏动漫节、互联网电影节,邀请华东百强旅行商走进宁夏等“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提升。完成全区图书馆分馆67个、文化馆分馆66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实施川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300个,扶持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艺团队和农民文化大院150个;完成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73场、广场文化演出1753场;“激情广场 舞动塞上”全区广场舞大赛暨集中展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示范活动,宁夏成为全国6个示范点中西部唯一入选省(区)。 “激情广场 舞动塞上”宁夏广场舞大赛展演(资料图)。 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第四届中阿旅行商大会,签订客源互送及项目合作协议16项;做精做深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重点客源市场,来宁游客数量大幅提升;顺利完成台湾高校青年师生系列游学团来宁考察工作,宁夏被指定在2019两岸青年文化和旅游交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