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一只游船行驶在西湖中。近日,浙江杭州迎来阴雨天气,西湖景区轻雾笼罩,朦胧如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2月27日,几名游客在断桥游览。近日,浙江杭州迎来阴雨天气,西湖景区轻雾笼罩,朦胧如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2月27日,一艘游船游过雷峰塔。近日,浙江杭州迎来阴雨天气,西湖景区轻雾笼罩,朦胧如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2月27日,西湖宝石山轻雾笼罩。近日,浙江杭州迎来阴雨天气,西湖景区轻雾笼罩,朦胧如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对外恢复开放 0
距离谷底100多米的高空索桥。宁夏日报记者 王鼎 摄 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和核验,2月29日,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恢复对外开放。特殊时期,从购票到进入园内,相应的流程也发生了变化。景区严格按照防控期接待流程,对景区入园游客进行车辆消毒、实名登记、信息核查与无接触扫码购票等。景区随处可见温馨提示与游客公告,做到了安全、可控、有序的接待。 从车辆进入停车场到游客购票入园,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共设置了4处限流登记点,第一处登记点工作人员会对游客驾乘的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并给游客发放信息登记表;在第二个登记点,游客用手机扫描相应二维码就可以得到自己之前14天的行程和轨迹;在第三个登记点,工作人员会对游客进行核验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之后游客就可以购票;在第四处登记点完成验票之后,就可以正常入园了。 据了解,为了给游客一个安全卫生放心的游览环境,景区目前全部使用门票电子核销,避免人和人接触。景区工作人员全程佩戴护目镜、口罩以及一次性手套,卫生间、座椅以及人员密集的凉亭等处,都做到了一日三次消杀处理。景区中转大巴做到一趟一消毒,坚持先里后外。车厢内的扶手、把手全部用酒精擦拭,车顶车底喷洒84消毒液,车周身全部进行消毒。游客上车一排一人靠窗就座,保证安全距离。在洗手区域免费提供洗手液、75%酒精等。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下,景区每天游客的最大接待量在15000人,瞬时最大接待量在5000人,针对目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景区每天的最大接待量会控制在3000人,瞬时最大接待量控制在500人。 此外,景区营销经理苏静怡特别提醒,目前,景区对于疫情风险分区分级为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游客暂不接待,已经抵达景区的将进行劝返。她同时提醒,很多游客选择将车辆停放在镇苏路两侧甚至是景区大门外下车游玩,这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安排出行的游客将车辆停至指定停车场,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登记。(新消息报记者 张雪梅) 相关链接: 宁夏景区和文化场所实行线上分时预约 近日,宁夏景区和文化场所开始实行线上分时预约,实现了实名制分时预约、客流限制和游客快速登记。 据了解,为配合疫情防控,助力旅游景区安全运营,宁夏旅游协会协调宁夏丝路风情网络科技公司组织专业技术团队,为景区免费提供了线上实名制分时预约系统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准确了解计划前往景区的实时游客数量,景区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并实现一键扫码入园。对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开放后,人们也可以通过此系统实现预约、购票。 线上分时预约系统方便实用,景区工作人员只需自主注册,生成二维码即可使用;游客游览景区,用手机扫码就能核验游客预约时段与实名登记信息。同时,该系统还与区市大数据管理部门实现对接,为宁夏各地防疫应急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来源。(新消息报记者 张雪梅) 制定景区开放工作指南 宁夏积极推进旅游业复苏 近日,记者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动与相关旅游企业对接,及时了解旅游企业现实困难,聚焦需求精准帮扶,提前策划营销活动,将疫情防控和景区复苏统筹起来,分级、分步推进全区A级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时与自治区卫健委联合制定《宁夏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对景区复营业进行规范和引导,逐步推进全区A级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针对旅游景区春节前期紧急关停实际,通过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精准分析具体情况,为后续扶持政策出台和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提供依据。充分利用企业暂停营业空档期,与宁夏旅游协会一起积极指导各景区开展“专项整改、品质提升、景区管理、精准营销、安全风险防范”五大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全区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为疫情解除后开门迎客做足准备。 此外,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前筹划系列文旅活动,调整推广策略,借助同程网络平台,拓展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渠道,加大线上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精准营销刺激区内外旅游市场。并策划3-5月为我区首个“文化旅游季”,打好票价优惠、系列活动、体验游览等组合拳,启动“放心旅游在宁夏”活动。着重打造康养休闲品牌,计划疫情结束后邀请区外重点客源市场旅行商、媒体、大V等来宁采风踩线,深化闽宁文旅方面合作,不断撬动和挖掘区外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我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同时,加快2019年“引客入宁”旅游专项奖补资金拨付进度,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新消息报记者 张雪梅) (宁夏新闻网综合 来源:宁夏日报、新消息报、中国新闻网)
杏耀怎么做代理_拉萨布达拉宫返场“云春游” 首次实现5G直播 0
3月9日,继3月1日西藏布达拉宫首场网络直播后,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又迎来以文物为主题的首场5G网络直播。图为布达拉宫管理处工作人员为网友直播介绍馆藏的文物龙袍。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直播一开场,便有数万网友围观。随着重量级文物的逐一入镜,观看量与互动量逐渐攀升。直播中的文物,如瓷玉器、龙袍、龙靴、唐卡、佛教造像等,鲜有示人。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布达拉宫管理处工作人员为网友直播介绍馆藏的佛教造像文物。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杏耀注册线路_早春三月一声候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0
早春三月一声候鸟的鸣叫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杏耀总代理_老字号,旅游消费新势力 0
阅读提示 “中华老字号”大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许多如今依然活跃在人们视线中的老字号,顺应潮流在传承中发展,积极适应新的消费趋势,拥抱年轻的消费群体,成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必打卡”的地方。 日前,“2020第十七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博览会主题为“老字号·新国潮”,共有300个老字号品牌参会。据统计,经过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有1128家,注册商标总数达1.2万个。在国内许多旅游景区,都能见到老字号的身影,老字号产品也是许多游客的伴手礼。在传承中发展的老字号,正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势力。 去旅游, 少不得“打卡”老字号 “去吴裕泰购茶叶,去全聚德吃烤鸭,去东来顺吃涮肉……”许多游客来到北京,少不得要去这些地方打卡。每次有外地朋友来北京,从小在北京市东城区长大的刘志新,都会带他们去位于东四北大街126号的北京稻香村第一门店去采购糕点。这里的糕点,刘志新从小吃到大。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迄今已经125岁了。125岁,在老字号中还属于“年轻人”。“中华老字号”中最年长者为宁波的“黄古林”工艺品,起源于713年,在唐朝时古林草席就声名远播。商务部曾经从老字号家族中抽出851家进行分析,其平均年龄超过140岁。 据企查查近日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大数据报告,北京共有老字号117个,在全国省份排名中,仅次于上海的180个,多于江苏的96个。从整体分布看,江浙沪共有367个老字号,占比近三分之一。 从行业细分看,老字号中“酒”“药”“饭”三类占比最多,很多老字号如今依然活跃在消费者身边。由于各地历史发展情况不一,老字号分布情况也不同。其中,北京的老字号以商业居多,而广东、云南、浙江的医药行业老字号则较多,仅广州医药集团麾下就有12个老字号。上海的老字号中,有“工业风”者不在少数,比如生产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的“亚明照明”、源于中国第一家自行车车行同昌车行的“凤凰自行车”,生产出中国第一包合成洗衣粉的“白猫”等等。 在线销售, 让影响力不再局限于本地 商务部、发改委等16部门发布的《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支持老字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其中包括发展网络销售,支持电商平台设立老字号专区,集中宣传联合推广,并“鼓励老字号发展在线预订、网订店取(送)和上门服务等业务,通过线上渠道与消费者实时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目前,几家大型电商平台都在老字号领域有各自规划,老字号登陆电商平台之后,也有相应改变。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的《中华老字号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入驻电商平台的老字号,整体销量和用户群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以北京稻香村为例,从2014年首次触网到2018年,平均每年增幅在80%以上,在某电商平台的自营旗舰店上共有50.1万人关注。“还别说,老字号的东西是真的好。”一名网友如是评价。 “直播带货”也成为当下许多老字号的选择。在某电商平台的内联升直播间,内联升第五代传人任晨阳手里拿着针线和鞋底,现场演示手工布鞋技艺,还要与直播间里的观众进行互动。在此之前,内联升的线下顾客以北京消费者为主,直播有助于其扩大全国影响力。而在今年上海“五五购物节”的“国潮老字号”促消费系列活动上,大白兔、回力、恒源祥等老字号也走进了媒体的直播间,向全国各地游客展示上海老字号的风采。 过去,许多老字号的影响力往往局限于本地,主要靠口碑效应传播品牌,游客购买一般需要走进当地门店。如今,在线销售和直播带货不仅有助于其走出本地,同时也拓展了年轻消费群体。 顺应新潮流,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今年国庆期间,“老字号+新京范儿”跨界市集在北京前门大街亮相,市集集合了便宜坊、都一处、天兴居、全聚德、丰泽园等诸多老字号。消费者在购买老字号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文化和技艺的传承。 《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老字号人才培养方面,支持老字号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工匠教学基地”,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授徒传艺,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并鼓励老字号通过建立博物馆等方式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 以北京市为例,今年10月该市举办“老字号博物馆之旅”活动,鼓励市民走进老字号博物馆、体验馆,亲身参与、亲手制作。在北京茶叶博物馆,市民可以动手体验不同茶类的冲泡,学习各种茶艺知识,而在京彩瓷博物馆里,市民可以体验手工拉坯泥塑、绘制釉上彩瓷器等。 在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上,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表示,IP化、数字化已成为新的消费趋势,顺应新潮流、拥抱新零售成为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续传承我们的老字号技艺、品质,同时也要适应新时代。” 根据《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老字号企业要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传统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并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吸引新顾客,开拓新市场。鼓励老字号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举办体现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文化、购物活动”,这些活动,也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记者 赵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