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线上+线下”全媒体营销,深挖特色资源打造文旅新名片,创新全域旅游产品业态……2020年,宁夏文旅行业危中寻机,一面促恢复,一面求突破,在“数字成绩”下降的形势下,却“擦亮”了一批文旅新名片。从大漠到星辰,从酒庄到长城,“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政策“组合拳”促文旅业复苏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2020年宁夏旅游业的淡季拉长了许多。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区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损失约16亿元。 文旅产业是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一,且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因此随着全国、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宁夏第一时间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要求及自治区实际情况,全力推动行业复工复产,包括提前下达2020年全域旅游专项资金,加快兑现2019年度“引客入宁”奖励资金等举措。 “真金白银”解决了文旅企业的燃眉之急。而更好地“引客入宁”和打造“拳头”产品,才是促进疫后旅游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在传统的“走出去,引进来”旅游推介基础上,宁夏首次尝试了区(市、县)全域、全行业、全产业链参与的全媒体融合营销方式——“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旅推介活动。 “这是对宁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次全新的挖掘提炼,并通过县(区、市)一把手代言、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集中展示,总曝光量突破5亿次,为宁夏带来了更多关注度、美誉度、客流量。”自治区文旅厅厅长宋建钢说。这一创意营销还获评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 疫情之下,文旅企业也“苦练内功”,着重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 据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杰介绍,沙坡头景区的游客以区外为主,所以疫情带来的冲击非常大。“结合景区的产品特色和疫情之后游客的消费需求,景区去年重点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市场进行了开拓,并深挖周边及中远程自驾游市场。”他说。 新名片”引来“新流量” 往年的冬季,沙坡头景区虽然不关门歇业,实际接待游客也寥寥。但这个冬天,来自南方的旅行团从未间断,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来看沙,而是体验国内首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科普为一体的星空主题度假酒店。 徐杰告诉记者,星星酒店是近些年景区推出的“拳头产品”,受疫情影响,项目建成营业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多月,但一经推出便成为“网红”,尤其深受南方市场喜欢。 “星星酒店的建成为景区带来了许多新的客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季半年闲的困境,正因为如此,2020年景区旅游收入同比才能恢复了三分之二。”他说。 星星酒店、天文现象直播、星空露营大会……去年以来,一系列以星空为元素的创意产品已成为宁夏旅游新的消费热点,“仰望星空”也正成为宁夏文旅新IP。据宋建钢介绍,宁夏年均晴好天气近300天,光污染等级低至3-4级,依托独特的星空资源,这两年宁夏正精心打造“星星的故乡”文化旅游新名片。 新名片,新“流量”。根据携程网的旅游大数据显示,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宁夏的旅游热度较往年暴增360%,银川市成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游客的热搜城市,中卫市成为全国十大“网红”目的地。 构建“快进慢游” 新格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建设,是当前特殊时期宁夏文旅产业面临的两大重点任务。 宋建钢说,当前宁夏文旅产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融合发展程度不深、新业态新产品不多等问题,下一步要在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重构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链,打好“黄河文化”牌、“大漠星空”牌、“酒庄休闲”牌、“红色主题”牌、“动感体验”牌、“长城遗址”牌“六张牌”,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 “力争在未来五年,全区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5%左右,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区)。” 宋建钢说。 随着2020年底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制约宁夏文旅产业发展的“大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因此,宁夏还将设计研发差异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等重点客源市场,构建“快进慢游”旅游新格局。 宁夏旅游从业者普遍认为,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疫情之后游客出行心理、方式的变化,会给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2021年各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应该能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甚至有所增长。 “当前景区的重点任务是丰富沙漠星空文旅产品内涵,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特别是休闲度假要素,打造全国首个沙漠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徐杰说。(记者 赵倩)
杏耀总代理_“欧洲之肺”——别洛韦日森林雪景 0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雪景。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雪景。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内的野马。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杏耀测速地址_吴忠:“旅游+”助推全域旅游多点开花 0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吴忠市通过集中精力打造“黄河金岸·水韵吴忠”品牌,着力构建“旅游+融合”多业态发展,统筹推进“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发展格局。坚持把转换增长动力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求,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强力“引擎”。 黄河金沙湾成游客来宁旅游打卡地。 旅游+农业 玩出新体验 “这里环境清幽,而且农家乐有特色,隔三差五就会带着朋友和家人,来这里聚会!”12月15日,吴忠市民张海和几个朋友在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兰兰农家小院内温情小聚,把酒言欢。 “通过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的发展带动,实现了‘春看桃花、夏赏美景、秋摘鲜果、四季品美食’的全季旅游模式。”牛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少云说,村里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休闲农业收入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带动了3000余户群众就业。 近3年,盐池累计兑现奖补资金近1000万元,扶持培育喜格格、草泥洼、何家大院等一大批乡村休闲游项目,成为全域旅游的新亮点。“今年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采摘体验两个休闲项目,来青山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盐池县青山乡乡长王增吉说,休闲项目带动8个行政村的18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每至周末,很多银川游客开车来到青铜峡市叶盛镇富汇龙门农家大院,全羊宴、全牛宴等特色菜品成为主打特色,还可以在此烧烤、采摘、垂钓、餐饮、亲子互动。坐在百年核桃树下,品一杯香茶,漫看日头西斜,让内心得到清凉与恬静。 游客在吴忠有了更随性的选择。 今年以来,吴忠市大力发展“采摘游”“乡村游”“体验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古城镇滨河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郭家桥特色产业示范村等乡村休闲旅游主题园区,实施全域旅游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58个,完成投资14.25亿元。通过发展“旅游+农业”“农业+生态”等多业态并举,新培育家庭农场26家和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12个,新评定五星级农家乐3家、研学旅游基地22家。 旅游+文体 打破“冬眠”困局 日前,来自西安的游客李会明在吴忠市参观完中华黄河坛、中华黄河楼、大禹文化园等景区。他说:“真没想到,这么多具有黄河文化标志性的建筑气势恢弘、厚重,富于历史感,充分领略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增加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服务和研学游,会让游客产生用户黏性,提升博物馆的回头率。”盐池博物馆馆长王生岩说,每年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入园参观。今年以来,盐池县依托宁夏长城博物馆、张家场博物馆、哈巴湖自然博物馆、中国滩羊馆、盐池革命纪念馆等资源,着力打造多业融合立体发展的宁夏东部精品旅游品牌。 吴忠市坚持“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全业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开展黄河金岸自行车骑行和“全民健身·有你有我”主题活动100余场次,吸引10余万人次参与。先后举办第六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宁夏同心站)活动、贺兰山东麓山地旅游自行车挑战赛和第七届牛首山登山徒步大会。持续开展航空嘉年华、滩羊节、农民丰收节、房·车博览会、哈巴湖金秋胡杨节等系列节会活动,不断吸引人气,带动旅游发展。 “积极鼓励黄河大峡谷、黄河楼景区、盐池哈巴湖等旅游区开发冬季旅游项目,确保吴忠博物馆、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等景点在冬季正常开门运营。先后举办盐池游九曲、同心黄谷川滑雪体验等活动,推动利通区山水沟村、红寺堡区西川村、青铜峡市地三村、盐池县兴武营村开发实施冬季旅游项目,打破冬季旅游‘冬眠’困局。”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负责人说。 “旅游+美食” 逛吃嗨起来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吴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大饱口福。手抓羊肉、手撕鸡、羊杂碎……我要尝个够!”日前,在吴忠市国强手抓店,面对眼前的美食,来吴忠旅游的北京市民张峰大快朵颐。他表示,吴忠美食是吸引他多次前来的原因。 只要打开大众点评吴忠站的推荐美食,第一个就是“杜优素”羊杂碎。该店主营“杜优素”羊杂碎、八宝茶、酱卤制品,历经三代,经营已有半世纪之久。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寻找城市美味”等栏目对其进行摄制宣传,使其名声鹊起。年接待区内外游客约50万人次,在大众点评网持续排名第一。 “吴忠市不断打造特色旅游街区,鼓励‘旅游景区+街区+特色餐饮店+特色购物店’打包促销,拉长链条,不断提升游在宁夏、食在吴忠的知名度。”当地一家旅行社负责人王丹介绍,其中光耀美食街涵盖38家品牌餐饮,11家中华名小吃、中华名店,拥有美食品类300余种,融合西北五省区延展至四川、重庆、山东、陕西等地的特色美食,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全方位的优享服务。 目前,吴忠市拥有中国名菜40个,中国名点17个,中华风味小吃36个,中华餐饮名店20个,宁夏名小吃菜品41个,宁夏风味小吃45个,农产品产地认证31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2个,并被国家有关部委、协会授予美食之乡、烹饪基地等荣誉。另外以火锅、烧烤、饮品等为主的餐饮业态遍布大街小巷,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有了更随性的选择。 借助打造“吃在吴忠”品牌的效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矩阵”集群。此外,吴忠市还积极实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协调滩羊肉、优质大米、亚麻籽油等生产加工企业完成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互通互认。 在“旅游+融合”加持带动下,助力吴忠全域旅游“多点开花”,今年接待游客540万人次,实现收入25亿元。(记者 蒲利宏 文/图)
杏耀线路测速地址_夜间旅游正当时 马蜂窝发布夜游消费趋势洞察 0
旅游“夜”活力,消费新动力。夜间旅游,让旅游资源的开发不止于空间的拓展,更能充分发挥时间的张力。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夜间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彰显文化活力,构建消费新增长极的突破口。 中国的夜游群体是怎样的,夜游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文化是如何有力渗透到夜游体验中的?近日,马蜂窝旅游发布了《旅游夜生活趋势洞察》,通过平台数据基于马蜂窝旅游大数据和针对中国游客的夜间旅游消费调查,深入研究了夜间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报告指出,年轻游客夜间旅游消费意愿更高。卫生安全、交通便利和体验的舒适性等成为夜间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市场上的夜间旅游产品,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日益丰富的夜游需求,游客期待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夜游体验,夜游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高收入年轻群体最爱夜游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年轻人群的夜游参与度最高,72.78%的95后游客表示会在旅行中专门策划夜晚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游客专程体验夜生活的人群占比也分别达到63.54%和60.12%。在马蜂窝平台上,“夜游胡同”、“夜游西湖”、“珠江夜游”等攻略一直深受年轻游客欢迎,关注度高居不下。 “年轻游客的夜生活往往更丰富,对于文化演出、节事庆祝等活动的体验意愿很强。”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介绍,年轻化的客群结构,正在为夜间经济的发展赋予新的活力。 从收入结构来看,月收入在1.5万元左右的年轻都市白领,是夜游意愿更强的群体。他们当中有96.46%的游客会将夜游放进旅行计划。 收入在2万元左右的游客,夜游超过半数会提前规划旅途中的夜游体验。 这些高收入群体普遍对旅行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要求更高,他们对夜游体验的重视,也代表了夜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 夜游消费者最关注安全,最喜欢美食 后疫情时代,当思考“今晚玩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游客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性。一方面,疫情之中,游客从“不出门”到“敢出门”,安全一定是前提。另一方面,相比于白天,夜间旅游的安全因素更为复杂,更需要认真对待。此外,交通便利和舒适性,也是人们进行夜游消费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 当然,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游客来说,没有夜宵的夜游,是黯淡无光的。北京的簋街,上海的城隍庙,重庆的好吃街,长沙的坡子街……几乎每个旅游目的地都有象征着城市味道的小吃街,这些地方不仅是游客夜游的首选,也是当地人夜生活的聚集地。 此外,游客更喜欢乘坐游船,或登上高楼大厦,感受城市夜景。而本地消费者则更喜欢在晚上前往酒吧,观看表演,或尽情买买买。 当人们需要获取夜游相关的内容和资讯时,82.35% 的游客选择夜游体验时会参考朋友的推荐,身边的朋友这种“强关系”,让人们觉得更靠谱。同时,超过半数的游客会选择查看马蜂窝专业旅游平台的游记和攻略,作为选择夜游消费项目的重要参考。 文旅场景深度融合,丰富度仍有发展空间 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古街、古城,是游客最喜爱的夜游景点类型。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在20个最热门的夜游景点中,这类景点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成都锦里、丽江古城分别位列榜单第一和第三位。此外,大唐芙蓉园、杭州宋城等众多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现代景点,也受到夜游人群关注。 在夜游玩法方面,江河夜游和主题乐园夜场是年轻游客最爱的夜间玩乐。乌镇、千户苗寨的民俗风光,还是重庆、上海等城市的都市夜景,均上榜马蜂窝平台最受欢迎的20个夜游玩法。上海迪士尼、深圳世界之窗、天津欢乐谷等知名主题乐园的夜游也是登陆该榜单。 在报告中,马蜂窝也提示游客,冬季出游仍需关注疫情变化动态,及时调整行程规划,选择低风险地区的目的地和景区游览。 现阶段,日益丰富的夜游项目和夜游产品,仍不能满足中国游客的夜间消费需求,报告指出,有56.08%的游客表示对目前夜间旅游项目的丰富程度一般。成长中的夜间旅游,未来在项目丰富程度、体验舒适度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也在公开讲话中提及,夜间经济不能仅仅满足于重大活动期间的大场面,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培育几个网红打卡地,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营造城乡居民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场景。希望未来传统剧目、 文艺创作、美术展陈、学术讲座都能够成为城市的文化坐标,并在夜晚降临时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参与。
杏耀怎么样?_春雪初晴的古长城 明媚了最奢侈的山际线 0
近日,不期而遇的一场春雪,为初春的金山岭长城增添了无限诗意。远山巨龙、枯树枝丫、高墙敌楼、台阶小道……都被皑皑白雪覆盖。16日,雪后的阳光洒在古老长城上,明媚了这世界上最奢侈的山际线,最唯美的观景台。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金山岭景区暂时关闭,静谧的金山岭,似巨龙盘旋在峻岭,无言地述说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与变迁。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 春雪初晴的古长城。郭中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