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测速-官网

杏耀测速登录官网,招商Q554258

杏耀分红没到账_带动近五十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让日子更有奔头 0

  学会一门手艺,全家有望脱贫致富。包括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建筑营造等在内的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带动城乡就业、促进脱贫增收的作用。从2018年7月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超过2000所,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给人力量: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脱贫。

  “我现在觉得浑身都是劲儿!”——这几年,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学习了临夏砖雕制作技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贫困户张宏杰干劲十足。当地不少群众在工坊实现稳定就业,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

  缺乏一技之长,通常是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往往是传统工艺的富集区,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遗资源正是这里的优势所在。

  守着资源没饭吃?不,要让资源变资产!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是想办法让贫困户掌握当地的传统工艺,拥有一技之长,让父老乡亲依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居家就业、就地脱贫。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

  ——给人信心: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地处深山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近年来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发展得很红火。但年初受疫情影响,游人减少,银饰滞销。

  6月份传来好消息,为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有效扩大消费,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几大电商平台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相关单位、企业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平台开展销售活动。

  这次触网的“非遗购物节”让银匠潘仕学很激动,他接受了电商知识培训,也看到了网络销售的巨大潜力。他说,“我们偏远地区的苗族银饰直接对接城市消费,销售渠道更畅通了,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我国各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里,各有关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培训,提升村民的产品制作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各部门积极举办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入各景区、景点和公共服务场所,加大线上线下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扶贫的“造血式”扶贫不仅教授村民一技之长,更拓宽其眼界、打开其思路;不仅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给人奔头:吸引年轻人,焕发新活力。

  村民牟淑平家住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三十铺村。之前,外出打工是当地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牟淑平和丈夫都外出打工。

  后来村里成立了陇西刺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牟淑平和其他20多名妇女经过培训,成为工坊的成员。

  传着手艺、赚着钞票,还能守着娃、顾着家,这不仅在物质上有助于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而且在文化上有益于传统工艺的接续传承。

  “做刺绣能赚上钱,孩子们、老人们都欢喜,村里更热闹、更有活力了。”在湖南省花垣县,许多在外打工的妇女回来了、走进了工坊,她们喜上眉梢,“工作家庭两不误,多好啊!”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也离不开文化振兴。非遗扶贫带来的可喜变化,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并给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滋养。焕发活力、充满希望的乡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记者 郑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