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代理|杏耀测速-官网

杏耀测速登录官网,招商Q554258

杏耀注册线路_留住乡愁“致富经”——青海生态旅游带富美丽乡村 0

  新华社西宁10月2日电题:留住乡愁“致富经”——青海生态旅游带富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国庆长假到来,地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德吉村,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在自家开的藏式农家乐里,45岁的闹尖措正忙着给客人上菜。“现在每到旅游旺季,一天最多能挣5000多元。”闹尖措笑着说。

  闹尖措的家乡尖扎县曾是国定深度贫困县,全县有6个深度贫困乡镇。2017年,来自尖扎县能科乡、尖扎滩乡、当顺乡等7个乡镇30个村的251户946人,告别过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浅脑山区,来到依黄河而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

  当地政府和村民合力,将部分安置点改造为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农家院,利用地处黄河岸边、海拔1900多米、气候宜人、景色别致的优势,通过“关门是家、开门是店”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自暑期旅游旺季以来,德吉村的农家乐越来越红火,10月1日村里30多户农家乐几乎客满。“刚搬下来的时候,从没想过会来这么多游客。”德吉村村民德吉昂毛说。

  记者看到,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德吉村已与过去大不一样。在保护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当地打造了藏茶采摘体验区、特色美食街、五谷画创作工坊和沙滩游乐区等,许多来自城市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到乡村+生态的旅游乐趣。

  从德吉村出发,沿碧绿的黄河一路向北约30公里,到达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记者从尖扎县扶贫开发局了解到,除了德吉村,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实施了康杨镇城上村、当顺乡古什当村等4个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300余人,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部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40岁的回族村民马而沙是城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在村里的木材加工场和蔬菜大棚打零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2017年起,他参与经营土窑烧烤区,最多时一天的收入超过1万元。“昨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虽然天气有点冷,但还是有3桌30多名游客,每桌消费了1200元。”马而沙说。

  2017年,城上村生态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先后投资16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和村级广场,开发了“青年林”土窑烧烤区和10户村民自办的农家乐。

  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消费红利,城上村逐步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

  “如今,撂荒20多年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60座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西瓜等果蔬农产品,累计增收达18万元,昔日的‘黄土坡’已经变成了‘银山坡’。”城上村第一书记刘贵明说。

  记者在城上村开心农场看到,成片的蔬菜已经成熟,水萝卜、青椒、西红柿等已被游客采摘一空。“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还可以将蔬菜带到烧烤区制作美食。”刘贵明告诉记者,这种体验形式很受游客欢迎。

  目前,城上村每周接待游客约600人次,逢“十一”等节假日游客高达1000人次。生态旅游不仅美了村庄,还使城上村每年增收9.6万元,“开心农场”“千亩果树经济林”“城之上・花千谷”三个产业,则成为城上村的致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