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五一小长假,让我们回头看看宁夏旅游市场情况如何。记者5月5日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区内多家景区、旅行社了解到,五一假期宁夏旅游市场安全有序、逐步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游成为出游主力,“宁夏人游宁夏”、自驾、自助游唱响小长假主旋律。假日期间,区内住宿业回升明显,为文旅产业复苏注入新动力。
大数据“登台”来引导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五一假期,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作组到五市现场督导,旅游执法部门对容易出现人员聚集风险的景区列出清单驻场巡查,各地领导和文化旅游部门工作组进驻重点景区一线督导。与此同时,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通过宁夏智慧文旅监测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进行现场指导,分析视频监控、人群热力图、景区大数据,对容易形成聚集、堵点、扎堆的区域进行提前预判,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通过通信运营商向宁夏所有手机用户和来宁旅游人员推送景区预约、疫情防控和限流措施短信,便于游客提前做好出游准备和远端分流引导。通过宁夏智慧文旅监测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对人流进行监测预警,各景区在容易发生人员聚集的热门项目处,如骑骆驼点、滑沙点、登船点、玻璃栈道入口处等地,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疏散管理。
各景区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无接触售票、错峰入园等措施,对未提前预约但已到达景区的游客,及时引导分流。游客较多的景区,将健康码查验、体温筛查等环节前置。各景区还通过网络渠道引导游客提前网络购票,到景区后刷身份证或二维码快速入园,减少拥堵。镇北堡西部影城将购票二维码贴在停车场、路面、墙面等处,方便游客随处可见、随处可扫,及时分散人流,解决人员购票、检票扎堆问题,并且这一措施被推广到全区景区。
老牌景区创新活动多
五一假期,区内多家老牌景区推出“云直播”“网红项目”“文化体验”“跟着电影去旅游”等创新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热情前往,互动参与。
沙湖景区策划的“PINK飞鸟奇缘嘉年华”系列活动,请多位知名博主全程“云直播”,吸引近百万网友云端观鸟。水上动感漂移艇、自驾摩托艇、水上飞伞、水上飞机、滑沙与沙漠越野车等娱乐项目,让游客们充分体验了“速度与激情”。
镇北堡西部影城推出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游。游客在承天寺戏院品味电影文化,在明城周家集大院玩套圈、竹蜻蜓,有的还穿上古装游城参观,来了一次真正的穿越之旅。在这里,游客可以寻找打铁铺、酿酒坊、织布屋等,增加旅游体验感。
金沙岛景区推出的网红环形秋千人气很旺,伴随着欢笑和尖叫声,参与感与围观感超强。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诗词步道、崖壁栈道、樱桃谷步道3条“健康步道”成为游客必选的健身打卡点;“高空峡谷走钢丝”项目、“寻找‘芬多精’之旅”互动演出,让游客惊喜连连;新增的“丛林穿越”和“呐喊泉”项目增加了趣味性,让游客体验到真正的“森”呼吸、“林”距离。
此外,沙坡头景区推出的跟随《那片沙那片海》看“治沙魔方”,西夏陵景区推出的“骑行西夏陵,寻找‘龙岭迷窟’”,黄沙古渡景区推出的跟随《无双花木兰》踏沙看“女神”等线路,也受到不少游客追捧。
新晋景点新味道新鲜游
与老牌景区不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龙泉村成为这个五一乡村旅游的新地标。依山傍泉的龙泉村,不但推出特色泉上农庄休闲区、泉耕生态区、田园农乐区,还引进了非遗文化、美食小吃,更是推出了百年古树枣、石磨面粉、富硒草莓等标有“龙泉村”LOGO的农产品,逐步树立起“贺兰山下第一村”的品牌。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绿皮小火车+工业遗产怀旧之旅成为最热旅游线路。从银川市或大武口区乘坐7524次绿皮小火车,穿过贺兰山脉,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五一期间,有近万人到石炭井观光。这些游客中,有回到这里怀旧、回忆过往的,有对石炭井历史文化感兴趣慕名而来的,有专门来采风创作的摄影师、作家,也有区内游客自驾来转转的。”石炭井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来观光的游客当中,旅行社组团游占到四成,其余为自驾前来,还有部分骑行爱好者。”
吴忠市“强家老醋+红山河工业园+精艺裘皮厂+刘三朵八宝茶”工业旅游一线也受到区内游客喜爱。“第一次看到手工醋、火锅底料的生产加工过程,还体验了老醋泡脚,孩子特别兴奋。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线路推出。”带孩子参加了吴忠工业一日游的刘芸说。(记者 张雪梅)
网红直播“云观鸟”。赵志阳 摄
沙湖景区,“勇敢者的游戏”。记者 季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