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低价团加速优质导游的流失,一边是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导游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进阶 不久前,福建厦门鼓浪屿导游威胁游客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头戴遮阳帽女子“霸气”质问一男性游客:“到了鼓浪屿还这么嚣张,在岛上你信不信走不出去!”视频发布者称:“交了导游费,不消费买东西就是这样的态度。”该视频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再次引发网友对“黑导游”吐槽。 事件引起厦门当地高度重视。厦门市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发布情况通报称,涉事两名导游及相关旅行社被列入“鼓浪屿综合惩戒主体名单”,取消带团上岛资格。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涉嫌擅自增加旅游项目、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厦门市文旅局做出处理:吊销方某导游证;暂扣徐某导游证6个月;将方某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两家公司分别处罚10万元和50万元。 从云南导游强制消费到东北雪乡宰客,“黑导游”不断曝光。而在低价旅游、强迫消费、隐性购物等乱象背后,导游“职业生存焦虑”正在蔓延。 正在流失的优质导游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视频中当事人“黑导游”方某。她为影响了城市旅游形象深感愧疚,也道出导游职业面临的尴尬:“现在很多人把‘黑心’‘贪婪’负面标签贴在‘导游’身上,实际我们大多收入不高,薪水要从游客购物提成中赚取,带客购物实是无奈之举。” 方某认为畸形的市场竞争是诱发“低价团”的罪魁祸首,而导游则是夹在旅行社、地接社和旅客之间填补“低价坑”的“最后稻草”,也是舆论讨伐的“背锅侠”。“我们没有固定收入,如果能拿到充足的服务费,谁还愿去当黑心‘导购’?”在方某看来,犯错的或许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市场和机制。 记者走访福建多家旅游协会和旅行社,不少业内人士观点从侧面印证方某说法。福州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金文龙表示,带团数量很大程度决定导游收入。由于旅游业季节波动性明显,旺季时导游重金难求,专职不够兼职凑。淡季时,不少专职导游都无团可接。“缺乏安全感”是包括不少资深导游在内从业者的共同感受。 “没有完善的薪酬体制、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导游越来越少。”福建海外旅行社专职中英文导游付云飞是业内“名导”,有着27年从业经历。他表示,导游是旅行社和市场双向选择的产物。旅客如果片面追求低价旅游,旅行社为获得客源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这就加剧服务质量的下降。 “低价团的出现,加速了优质导游的流失。”同在福建海外旅行社任职的业务经理陈浩说,“近年来导游行业流失率大大增高,平均10个导游中有8个在5年内转成业务后勤或离开行业。”有数据显示,随着导游收入的下降,20%左右专职导游在考虑或已转行。加之不断曝光的负面新闻,让一些在导游职业门槛外徘徊的“准导游”也打消入行想法。 自由执业者并不“自由” “一到旅游旺季,旅行社专职导游不够用,会四处找自由导游接团。”刘晓瞳是持证“自由导游”,每天一边照看网店,一边守在导游微信群等待“抢单”。“国庆黄金周,我接了4个团。现在春节临近,假期也早被预约。”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国持证导游逾80万人,但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仅20多万人。大部分导游都像刘晓瞳一样是“自由执业”的兼职导游。 我国从2016年正式启动导游自由执业试点。这样的管理体制下,与旅行社签约的专职导游从业相对稳定。旅行社或游客临时委托的兼职导游想持续抢到“团单”,要付出更多努力。“我们提供的是服务,也是商品,物美价廉才会有竞争力。”在刘晓瞳眼中,自由执业导游并不自由,“站在前线,被动等待市场挑选”。 记者调查发现,除大型旅行社外,大部分中小型旅行社专职导游“服务费”水平高于兼职导游。以福建地区为例,非旺季专职导游服务费约300~500元/天,兼职导游为150~300元/天。为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价”“找兼职”成为自由执业导游“不得已”的选择。 携程旅游日前随机调查全国各地超过500位导游与领队。结果显示,80%自由执业导游平均每月工作10天,较专职导游少10天。47%受访者认为,工作得到游客普遍尊重认可,18%的人表示很失望,35%选择“说不清”。在被问及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及委屈情绪时,56%的人表示已习惯,30%选择自我调节,还有少部分人选择“找人倾诉”和“用大哭来发泄”。 “导游看似光鲜实则非常辛苦,大部分人嗓子和胃都不好。带团要操心的事太多,要照顾好每位游客,也可能面对游客的刁难,工作压力太大。”付云飞告诉记者,即便像他一样的资深专职导游,每年也会接到投诉。他说自由执业导游因缺乏旅行社“背景支撑”,要独自面对游客各类诉求。这对导游的抗压性、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生存焦虑”也更加明显。 “专业化”将成“新风口”? 到4300米海拔泡温泉、海上酒吧玩空中跳水、乘快艇穿越瀑布、到水下30米和鲸鲨来场约会……游客的玩法已在改变。消费者更在意导游为旅行赋予的附加值。 “吃货玩家”夏雪是上海一名医美师,她邀请“旅游定制师”为春节假期定制了一趟日本京都的美食制作体验之旅。定制师安排了学习寿司制作、大阪章鱼烧博物馆、抹茶茶道体验、制作日式早餐等项目。3人10天花费达13.2万元。 携程报告显示,高端旅游定制市场已初显规模,从一线城市深入二三线城市。北上广深高端定制游客人均消费达23749元,且需求量每年呈三位数以上增长。记者在一些旅游客户端看到,用户可通过专设版块寻找旅游定制师和导游服务,预先查看导游信息、服务次数及向导游记等。 “定制旅游的出现和游客更加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必然会推动导游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方向发展。”据福建省旅游协会负责人介绍,在当地各热门旅游目的地,导游年轻化、高学历和专业化成趋势。从导游队伍看,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已超50%,中高级导游证人数持续增加。 《导游综合素质手册》中强调,“贯彻游客至上的原则,要求导游服务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而在碧山旅行创始人张玫看来,导游最核心素质是有丰富的内心和对旅行目的地文化的深厚了解,这样才有输出服务的资本。 “服务质量和水平应纳入导游的薪酬体系。”福建省旅游协会秘书长洪一树认为,导游职业群体需要旅游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更多关注和关爱。企业、旅游平台也都有更大责任去推动导游队伍的技能和素质提升,“让每个景点、每个城市的故事能通过导游精准传达给旅行者,让每位旅行者能通过导游真正找到每次旅行的意义,这是我们行业的‘新风口’。”(记者 李润钊)
杏耀怎么样?_昊苑村:左手民宿,右手美酒 0
惬意时光。 没有了树林和葡萄藤的遮挡,贺兰山下的阳光洋洋洒洒,一泻千里。迈进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几步开外,路北一座风格独特的大院吸引了目光。 这是家民宿,名叫西村·海棠。 推开木质大门,4只小狗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坐在木质座椅上,看着瓦蓝瓦蓝的天,阳光照得全身温暖。稍微抬一下腿,引得两只小奶狗欢天喜地朝你跑来,这份热情,忍不住要把它们抱入怀中。 东面有一栋2层阳光房,拉开窗帘,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进屋里每个角落。你可以躺在床上,放空自己,任思绪飘远;或窝在沙发一角,读一本喜欢的书;或坐在茶台前,品一杯清茶。 院子的主人不在,从旁人口中得知了张莉和西村海棠的故事。 2002年,张莉移民来到昊苑村;2004年,她去上海打工创业,十几年下来攒了一些积蓄。2017年,她回村投资300多万元建起这家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民宿,让繁忙的都市人在周末有个休闲放空的去处。 从2013年第一家民宿红柳湾开业至今,昊苑村的休闲游已小有名气。 昊苑村位于西夏区镇北堡镇,位于西线旅游带黄金位置,向南有西夏陵、滚钟口,向北有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发展休闲旅游得天独厚。 近年来,昊苑村发挥地理优势,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打造宁夏”望山民宿”村。目前全村有3家民宿和2家农家乐,每年开春到秋末生意红火,游客几乎天天爆满,每逢周末还需要提前预定。 构成昊苑村休闲游的元素,还有葡萄酒和酒庄。目前,该村有22座酒庄,年产葡萄酒6000吨,创新”葡萄酒+民宿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2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滩,来自陕西、甘肃、安徽等地一些外乡人移居至此,开荒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基本解决了温饱。 2003年起,村里搞起了养殖,随着规模数量不断扩大,大伙儿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 2010年,昊苑村开始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酿酒葡萄种植,村集体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承包给酒庄,村民再到酒庄务工。 夏季,要想将22座如城堡的酒庄尽收眼底,一定是件难事。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视野,就是被一行行葡萄架挡住了目光。 落叶落尽,视野立即无限宽阔,22座城堡清晰可见。 其中,蓝赛酒庄灰墙灰瓦的晋派建筑风格,颠覆了酒庄都是欧式建筑的传统印象,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坐在太师椅上品着葡萄酒,或举杯行走在带转角的庭院里,时光仿佛错落交织在一起。酒庄负责人吴志鹏是山西人,2014年建起这座中国风的酒庄,在中式建筑里酿葡萄酒,意在追求中西合璧,让葡萄酿酒和休闲旅游在这里产生碰撞和融合。(记者 贾莉 乔素华 文/图)
杏耀总代理_宁夏召开文旅市场复苏座谈会 0
新华网银川4月10日电(纪桂红)“建议景区多策划有亮点、夺眼球的活动,不要相互效仿,根据各自特质策划个性化的主题活动。同时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宣传酝酿,保持景区的‘存在感’,勾起本地游客的出行欲望。” 10日,在宁夏文旅市场复苏座谈会上,针对疫情后旅游景区如何“引流”,银川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燕提出建议。 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旨在听取广大文旅企业代表的心声,了解复工复产过程中文旅企业的诉求,以及当下面临的实际困难,并根据自治区现有的政策给予文旅企业相关支持。 座谈会上,宁夏旅游协会各分会、五市文旅局、景区和旅行社代表,就各自领域复工复产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沙湖景区、宁夏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分会、宁夏中旅、宁夏旅游协会乡村旅游分会等负责人分别就如何吸引“宁夏人游宁夏人”,加快宁夏文旅市场复苏踊跃建言献策。 “区内的景区、酒店、旅行社、OTA应该报团取暖、打组合拳,从线路安排、政策优惠、行业公众服务等方面,联合把“蛋糕”做大,共享市场经营红利。”“建议景区联合各单位把党建教育、团建活动等融入旅游活动中。”“建议景区开展一些文体类活动,带动本地游客出游。”“建议景区和旅行社适时开展研学旅行,使学生成为旅游客源和消费新的增长极。”“建议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发展区内乡村游、周边景区健康游、亲子游;紧盯市场需求,开展自驾游、自由行等线路产品。”…… 在听取各文旅企业的汇报和建议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夏文化和旅游党组书记刘军表示,全区文旅企业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增强服务意识,细分市场、定制产品,抓住宁夏本地游客的消费心理,在二次消费上多下功夫,把“宁夏人游宁夏”作为全年的重要工作来开展,进而活跃宁夏文旅市场。
杏耀怎样开代理_清明假期4325.4万人次出游,你报复性旅游了吗? 0
4月7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经综合测算,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国内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8.8,达到历史高位水平。(李金磊) 清明小长假期间,宁夏彭阳50万亩山花争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睹花开彭阳盛况。(记者 祁瀛涛 丁炜勇)(综合中新网客户端、宁夏新闻网)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疫”后花开 迈向诗和远方】寻历史名镇 品青岩古韵 0
导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来了,树叶绿了,花朵绽放了,一些景区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分区分级,有序开放。新华网旅游频道推出《“疫”后花开 迈向诗和远方》大型融媒体专题,关注景区有序开放,展示华夏最美春色。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形成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历经明清两代,迄今6百余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古为屯田驻兵之地,距离贵阳市中心29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35公里,环城高速、101省道、贵惠大道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均可到达景区,青岩因明朝屯兵而建镇,因商贾云集而立城,是一座有着浓郁特色的古镇。 青岩古镇全景 徐雁摄 古镇布局依山就势,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十字纵横,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二堂、一宫、一院、一楼、一府等古建筑大部分保存完整。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沸腾的古镇 倪建平摄 古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古镇内有赵状元故居、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景区曾先后获得过“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贵州省四大古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中国最美观景拍摄点”等荣誉,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青岩古镇南门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农历4月14日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到达青岩,他在游记中写道“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 古镇景致 古镇城墙 古镇花开 青岩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