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注册

杏耀注册

杏耀待遇_“十一”长假沈铁预计发送旅客970万人次

    今年“十一”假期铁路旅客运输为9月28日至10月7日,共10天,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发送旅客970万人次,日均97万人次,同比增长3.4%。       为满足旅客“十一”假期出行需求,沈阳局集团公司提前做好客流分析,精准投放运力,在热门方向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及“高峰线”列车74对。加上359对图定列车,投入“十一”假期运输的旅客列车对数达到433对,开行列车总对数创历年“十一”长假之最。       “十一”铁路运输期间,沈阳局集团公司还将管内186组动车全部上线投入运行。为让更多旅客享受到“复兴号”的乘坐体验,沈阳局集团公司在节日期间提高了“复兴号”动车组的上线率,“十一”期间共有18对图定列车使用“复兴号”动车组。

杏耀注册

杏耀下载登录_国庆假日辽宁省旅游市场情况总结

    国庆假日期间天气尚好,由于国家继续实施假日期间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的利好政策,全省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出祥和、有序、持续增长态势。     一、假日旅游市场整体情况     今年“十一”黄金周,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人们高涨的爱国情绪体现在方方面面,全省各地针对这些特点,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亮点,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爱国旅游主题活动,整个国庆节旅游消费得到集中释放,旅游市场繁荣稳定,呈现了良好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国庆首日全国人民集体观看举世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以及4、5两日全省的温度骤降,导致国庆期间我省景区热度受到一定影响,共接待游客536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实现旅游收入332.3亿元,同比增长14.7%。     二、假日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一)文化及节庆活动赋予旅游内涵     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文化内涵丰富、游客参与性强、具有地域特色的节庆活动,极大的活跃了我省的假日旅游市场。     辽宁在国庆庆典中展出的彩车回辽后在辽宁省图书馆门口展出,结合正在展出的“辽宁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让辽宁人在家门口可以一睹辽宁70年辉煌成就和国庆彩车的风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国庆期间,大连各大博物馆精心组织了各项专题展览,其中大连博物馆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全国解放大连贡献》、《近代大连》等专题展览;旅顺博物馆举办专题陈列展:“征途漫漫——大连近代风云史料展”;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连自然博物馆在国庆期间推出《环球自然日——大连市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赛宣介活动》、《自然馆国庆嘉年华之拼装恐龙庆国庆》、《自然馆国庆嘉年华之挖掘恐龙庆国庆》均得到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和好评。“文化有约”公益惠民活动节日期间持续开展,宏济大舞台每日演出传统经典剧目并邀请于魁智、李胜素等京剧名家来连演出,深受我市观众和游客的欢迎。10月1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的“大连有好礼—首届大连文化创意和旅游纪念品大赛”在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开幕,展出了500余件参赛作品供广大市民品鉴。10月2日,接待“维京号”邮轮一艘,数百名海外游客走入社区,参与包饺子品尝传统美食、剪纸等活动,并参观了音乐厅,星海广场,滨海路,森林动物园,乘坐有轨电车,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大连城市魅力。     10月1日当天,鞍山市各公共场所、广场播放了国庆阅兵式。千山悬挂大幅国旗,同时举办了千山大集活动,设置300多个摊位销售特色美食、地方土特产,吸引了八方来客;烈士山正门通达夜市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演出和“月亮杯”群众文化大奖赛等文化活动,每晚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10月1-3日,央视、辽宁卫视等多家权威新闻栏目连续3天报道了千山景区国庆盛况,大幅提升了鞍山文化旅游的美誉度。     锦州博物馆举办“爱我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锦州市美术作品展,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参观,辽西古生物化石展、辽西风情展、文物精品展、锦绣之州历史文明展免费对外开放。     辽阳博物馆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非遗专场演出,精彩的节目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的视觉盛宴。辽阳广佑寺景区、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景区、东京城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节日期间接待广大市民和游客4 万人次。     (二)精品景区热度不减,推陈出新增亮点     大连的各景区不仅推出了精彩的文旅活动,而且为民众送上了优惠政策,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连市老虎滩海洋公园宣布,国庆期间凡1949年出生的游客,及名字中包含“国庆”二字的游客,皆可免费游览;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推出游客关注官方微信,回复“我爱你中国”,就有机会获得免费游圣亚的机会;大连交通国际旅行社邀请60周岁以上中老年人免费参观大连港老码头,并乘帆船出海,体验海上看大连。     丹东的天桥沟、凤凰山等景区内新增玻璃栈道、悬索桥等游览设施,进一步延长景区游览线路,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假日期间,天桥沟景区与本地旅行社合作,进一步释放门票优惠政策,推出旅游直通车优惠活动,市场反映良好,刺激了游客游览热情,游客量同比增长17.7%。     锦州市的各大景区景点出现游客高峰,自驾游、家庭游、赏秋游成为我市文化旅游市场热点,北普陀山、东方华地城等景区采取连续转发优惠、降低景区门票价格等形式,吸引大量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 %。     葫芦岛的兴城张作霖别墅景区推出“喜迎国庆佳节2019 首届璀璨灯会艺术节相约兴城”转发朋友圈免费送门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葫芦山庄安全科普体验馆、葫芦海湾射击场、攀爬体验园、勇士桥等新项目全新亮相。葫芦山庄推出转发朋友圈2天可参加赢取门票活动,名字中有“建国”“爱国”“国庆”持有效证件三景区+科普馆免费游,尤其是山庄炫酷VR馆举行的1元/人体验地震科普馆、消防科普馆、溺水安全馆、儿童益智馆等22项炫酷VR设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感受体验。     (三)网红景区为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本溪网红景区南芬大峡谷、虎谷峡、漫谷度假小镇和枫林谷里房车营地,“十一黄金周”里迎来了大量游客。南芬大峡谷景区的“东北第一桥”玻璃吊桥横跨峡谷南北、世界最高的悬崖秋千,万丈深崖低头可见、180米长的高空漫步桥,让人屏息心跳、东北第一长的七彩玻璃水滑梯、丛林玻璃滑道等网红项目受到了追捧。虎谷峡景区东北独有的5D玻璃桥、悬挑玻璃观光平台等项目,游人如织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今年新投入运营的漫谷度假小镇和枫林谷里房车营地景区,为本溪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运营期间收到广泛好评。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广大游客也纷纷选择远离城市喧嚣,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民宿作为休闲度假的“新网红”热度飙升。国庆前六天,本溪的小市一庄、韩家村民宿共接待游客2.83万人,同比增长34.9%,客房入住率达98%以上。     (四)红色旅游受到追捧     今年,恰逢新中国70华诞,人们高涨的爱国情绪持续带动了一波红色旅游、主旋律电影、爱国主题文化类产品消费,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上涨数倍。全省各大电影院每天人头攒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热门电影几乎场场爆满,成为历史最强国庆档。     丹东的抗美援朝历史文化游、毛丰美“干”字精神文化游受到游客追捧。其中,大梨树景区“国庆节”、“丰收节”双节同庆,“干”字广场充满国庆和丰收的气氛,游客手持国旗穿梭于果园田间,在体验农业生态旅游魅力的同时,亲身领略“干”字精神的文化内涵。1-3日,景区内酒店、民宿入住率达100%。     锦州红色游成为假日旅游热点,辽沈战役纪念馆《攻克全景》画馆备受游客倾睐,占地6.7万平方米新改造的配水池战役遗址公园国庆前夕正式对外开放,弘扬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红色旅游品质内涵,国庆期间日参观人数超过2万人次。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对牦牛屯红色遗址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开发现代气息与红色记忆相结合的乡村休闲度假民宿,满足游客需求,已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凸显“小村庄与大决斗”主题。     正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辽阳雷锋纪念馆,主打“工人雷锋”形象,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独特魅力,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来这里感悟雷锋精神,成为广大游客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新方式。假日期间,辽阳雷锋纪念馆接待团队 6个,游客3520人次。     (五)乡村生态游备受推崇     全省各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乡村生态游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传统的农家乐正在向乡村旅游示范点转型升级,村民们在丰收之余又收获了风景,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旅游农庄、农家乐和采摘园生意火爆,部分景区周边的旅游农庄、农家乐出现了连日爆满的现象,部分采摘园的果蔬被游客采购一空。     抚顺的麻辣拌、河鱼、满族八碟八碗等特色美食受到游客青睐,林蛙油、黑木耳、大榛子、煤精、琥珀等特色旅游商品更成为来抚游客必带的纪念品,众多游客尽兴而返、满载而归。     本溪的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假日游的重要选择,小市一庄、韩家村民宿、甬子峪等精品民宿,推出特色垂钓、徒步穿越、露营观日及农家美食活动,迎合了游客的需求,火爆的乡村游进一步拉动本溪旅游市场。     丹东河口的鲜果采摘、水丰湖的乡村体验、绿江浑江的云海和自然风光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原始自然的美丽。     营口建一黄丫口、双台镇、二台镇牌坊店村、万福镇等特色旅游乡镇(村)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乡村体验、水果采摘、特色餐饮和农家习俗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游农家小院、垂钓、尝农家小菜、摘新鲜水果,观自然美景,在乡村中品味无限的旅游乐趣,回归自然的淳朴与清静。盖州灵山山庄、圣水山庄、冰泉度假山庄、赤山山庄、雪帽山庄、惠顺山庄、聚仙山庄;大石桥久碗饭庄、在水一方山庄、日月湖生态园、黄丫口山庄;老边华兴农业生态园、天宏时代生态园等乡村旅游度假景点在假日期间出现了游人爆满的景象,接待旅客超过15万人次。     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政策推动下,辽阳市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太子岛小镇成为国庆游热门景点,去太子岛及周边拍照、会友、赏花、爬山、骑行等游人居多,以自驾游占主导,假日期间接待游客1.1万人次。瓦子自然生态旅游区烤全羊、观花海、果园采摘体验田园风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节日期间接待游客2.7万人次。龙峰山风景区、柳壕湿地公园人气颇旺,游客络绎不绝。辽峰小镇采摘项目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辽阳县前杜草莓小镇的网红桥、儿童乐园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向往,夜市人气爆满。通明山风景区举办“农民丰收节”并持续到国庆假期,节日期间接待2.5万人次。     随着高铁开通,朝阳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到乡村去品尝农家的饭菜,采秋摘丰收的果实,体验农家风情的乡村游深受周边大城市游客的喜爱。农家采摘游依然是国庆黄金周的重头戏,特别是重点景区周围的山边、水边、村边等区域,采摘势头正旺,新兴的采摘园非常受欢迎。     葫芦岛绥中县止锚湾村、前所洪家村、西沟长城、兴城市邴家村、连山区凉水井子村、建昌县白狼山等农(渔)家乐等经营火爆,秋季水果采摘也成为乡村游一个热点。     (六)其他主题特色游持续发展     我省的秋季赏枫游、温泉海滨游、历史文化游、美食游等特色品牌已经成为辽宁旅游的新名片,受到广大游客的持续青睐。  …

杏耀注册

杏耀待遇_登高远眺 赏菊踏秋 祈福重阳

    今天(10月7日)是“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也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在这以踏秋、登高、赏菊为传统习俗的日子里,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推出满50周岁(含50周岁)游客持有效身份证件,可免费入园游览的优惠活动,邀请沈阳市民和外地来沈游客登百合塔远眺、祈福重阳、赏菊踏秋。     登百合塔祈福赏菊花展全貌     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上百合塔远眺祈福,契合节日主题。百合塔是沈阳标志性建筑,塔高125米,造型似绽放的百合花,寓意沈阳百业兴盛,和谐发展。百合塔是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的至高点,登临110米处的观景台,可鸟瞰全园风景,一览沈城繁华。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登百合塔,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家人幸福安康是再好不过的了。     重阳节赏菊活动不可少。沈阳菊花品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地方,非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莫属。第十九届菊花文化节正在举行,菊花展出地点位于百合塔至湿地沿线,总占地面积近五万平方米,比往年增加了约两万平方米,创历年来新高。整个花展由“不忘初心”“风雨兼程”“乘风破浪”“群英荟萃”“龙凤贺喜”“香溢满园”“蒸蒸日上”“前程锦绣”“欢欣鼓舞”9个展区组成,共计展出120多个品种近70万株菊花,主要以品种菊、千头菊、地被菊为主,中间搭配盆景菊、悬崖菊、立体造型菊等,形成高低错落、动静结合的展出方式。     登上百合塔,可以看到五万平方米、70万株菊花的全景造型,非常壮观。     好戏连台不间断     夜游项目掀高潮     重阳节当天来到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除了能够陪伴父母赏菊、登高外,还能看到精彩的演艺活动。     由沈阳演艺集团带来的精彩文艺演出在松鼠小舞台举行。节目由大型皇家礼仪展演开场,该展演曾在多个重要活动中演出,受到高度赞誉。精彩文艺演出随后开始,包括魔术《手彩绝活》、歌舞《好儿好女好江山》、器乐联奏、舞蹈《海市唇音》、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歌舞《印度歌舞秀》、小品《拍广告》、歌舞《千年之约》、舞蹈《茉莉花》等,演出每天进行两场。     到了晚上,超大型户外表演“极光世界”震撼登场。该表演是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首次在“十一”期间推出的夜场项目,自9月29日首演以来,获得好评无数。演出分别在18:30-18:45、19:10-19:25进行,不需要额外购买门票。重阳节和家人登高赏菊之余,欣赏一场美丽的极光表演,绝对不虚此行!

杏耀注册

杏耀怎样开代理_传统文化 多彩非遗

    喇叭吹起来,锣鼓敲起来,高跷踏起来!原本在园区各处游览的游客们听到声音,纷纷被吸引到舞台前,饶有兴致地观看起表演。10月4日至6日,“锦绣辽宁,多彩非遗”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景区展示展演活动,在百合文旅创客工场外广场举行。游客们在游览景区的同时,看秧歌、听相声、吃美食、品佳酿……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喜庆观众看表演大呼“过瘾”     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沈阳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在简单的启动仪式之后,热情、欢腾又兼具风趣的海城高跷上场了,演员们身穿演出服,充分展现着高跷“扭、浪、逗”等表演技法,充满热情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叫好声。一位游客表示,小时候在农村过年时曾看过高跷表演,距离现在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现在再看回忆满满,好像过年一样,太过瘾了!     据介绍,10月4日至6日,海城高跷、抚顺地秧歌等群体项目在室外广场轮流进行展演,每个队伍每场表演10至20分钟,烘托火爆热烈的假日气氛。     活动现场,东北二人转、辽西木偶等具有一定互动性的项目现场轮流展演,活跃气氛,聚集人气。马家烧卖、牛庄崔春清馅饼等辽菜传统烹饪技艺项目连展带销,展位前排起长队,供不应求。     传承人既是展演人员又是项目解说员,不参加表演时,传承人穿着各具项目特色的演出服装或民族服饰,在项目展板前进行解说,并与游客互动交流,赠送荷包、手绢等小礼品或签名、合影留念。     “来景区玩竟然意外欣赏了免费表演,了解传统文化项目和技艺,真是值得!”一位游客表示。     展示60个非遗项目大亮相     新宾满族剪纸传承人关长胜带着他的“玉米窝剪纸”,来到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向游客展示他的剪纸技艺。关长胜介绍,“玉米窝剪纸”就是用包玉米的皮做的剪纸,过去满族人用玉米窝、树叶等剪出各种造型,今年74岁的他从十几岁开始学习这项技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松花石砚雕刻展区,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拿着吊坠、小摆件等物件把玩,欣赏手工雕刻的砚台。“松花石砚始创于清康熙年间,盛于雍正、乾隆两朝,清宫御砚存世不多,仅400方左右,国内所存的200余方,基本在北京故宫等国内的著名博物馆内,民间少有珍藏。本溪松花石砚雕刻制作,将清宫制作松花石砚的工艺重现于世。”本溪松花石砚雕刻技艺传承人冯月婷表示,近两年的“非遗热”,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此次活动,相关部门从省级以上名录项目中选调60个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展演,通过传统技艺项目现场展示、体验互动,以引起旅游者对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非遗的浓厚兴趣,促进非遗技艺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     融合让非遗与景区全面融合     此次展示展演活动,也是辽宁文化和旅游的一次“牵手”,通过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发展理念,把辽宁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入景区,增加地域特色文化打造辽宁文化旅游品牌,探索非遗进景区常态化展示和生产性保护模式。     沈阳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进景区的展示展演活动,能够丰富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的文化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进而提升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的文化品质。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开拓文旅融合的新思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传承创新的新动力,把辽宁非遗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品牌,同时打造沈阳地域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辽宁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推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

杏耀注册

杏耀总代理_沈阳中街步行街亮相上海进博会

    昔日井字街“流金淌银”,今日步行街繁华依旧。有着近400年历史的沈阳中街步行街本周在上海进博会中国馆惊艳亮相,向70万观众展示它的绝代风华。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中国馆是展览面积最大的国家馆,共分6个单元,包括开篇视频、创新中国、开放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融合发展。在“幸福中国”展区,3D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沈阳中街步行街改造提升的主题宣传片。与中街一同展示的,还有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庙等名街。       在这里,观众不用佩戴3D设备,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到中街步行街的日夜美景。当皇城恒隆、商业城、老边饺子等地标建筑掠过眼前,观展者仿佛置身熙熙攘攘的步行街。而中街作为全国首批11个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中东北地区的唯一代表,成功亮相进博会,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沈阳形象。       在今年的中街步行街改造提升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和沈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区情实际,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重点突出商旅文融合发展特色,搭建了高效完备的步行街管理体制,建立了顺畅的运行机制,有效实施了基础设施提升、商业业态提质、智慧街区建设等工程项目。       在以中街为代表的盛京皇城保护开发和改造工作中,市、区先后制定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经过分阶段、分步骤对中街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了孙祖庙、干石桥巷等5条特色文化胡同,打通了北通天街轴线,串联起汗王宫、中街、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与中街一并形成了“十字形”旅游购物观光路线。通过改造,皇城中街的历史厚度、文化浓度、商业聚集度和形象美誉度不断提升。       目前,中街商业街区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于一体,老边饺子、胡魁章笔庄等11处传统老字号齐聚,皇城恒隆、沈阳商业城等大型综合商厦集聚于此。同时,中街还增加了网红经济东谷城等现代化、个性化新业态,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商业城、益田假日世界、盛京龙城等商业项目正在尝试进行转型升级,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引入文创体验店等多元业态,不断丰富休闲体验,促进业态互动。目前,中街商业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日均客流量达30万人次。区域内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商旅文融合发展为中街注入了更多的文旅元素,彰显了中街4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下一步,通过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沈阳中街步行街将全面建成5G覆盖、智慧管理,集吃、住、行、游、购、娱,文、讯、境、科、制、合等12要素于一体的东北地区文化旅游购物目的地,使之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商旅文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步行街示范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