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景区陆续开放,旅行社部分经营活动开始恢复,游客的出游脚步从城市游、周边游慢慢开启,旅游消费正在逐步恢复。国内游是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的看点。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兴业态,就成为国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景区有序开放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内游市场加快复苏。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超过30%,已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和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据携程统计,其平台上恢复预订的景区已超过1000家。由于疫情仍未结束,景区积极采取限流措施,目前游览人数仍远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在目前开放的景区中,人气最高的自然风光类景区有香山、鼋头渚、亚龙湾森林公园、蜈支洲岛、天涯海角、青秀山、西岭雪山等。携程集团副总裁、全球玩乐事业部CEO喻晓江说:“春暖花开,游客在名山大川这些非密闭的景区,享受自然风景和清新空气,有利于放松心情。在线预约已成为景区开放的标配。市民游客积极使用线上购票、在线收听语音导览等非接触方式健康游览。” 近日,上海、陕西、新疆、四川等多地恢复旅游企业部分经营活动。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首批产品开始恢复上线接受预订。一些地区的线下门店也已开业。旅行社开始有序复工,国内游市场加快复兴。这极大提升了旅游从业者的信心。据记者了解,恢复上线的首批旅游产品,主打少聚集、更私密的私家团、精致团,以现在时令的踏青、亲近自然的休闲游为主。携程跟团业务在快速恢复上海、陕西、新疆、四川等本地游产品。恢复后的跟团游把游客健康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司机导游上岗前需要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随团准备护理包,包含口罩、酒精、洗手液等用品。 提质旅游消费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旅游产业增长的持久动力。旅游产业振兴的关键是扩大消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是核心内容之一。浙江、山东、辽宁、江苏等多地计划发放文旅消费券等刺激消费。 在近日巅峰智业主办的文旅振兴公益直播大会上,专家学者纷纷为扩大旅游消费支招。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于冲认为,旅游消费是疫情后旅游产业振兴的支点。旅游产业振兴首先从省市的周边游启动,带动国内旅游消费的振兴。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马勇认为,疫情过后,人们的旅游消费体验将会发生变化,大家更看重康养,让心灵和身体放飞,融入大自然。城市周边游、乡村休闲游的出游频次会有所提高,甚至会成为高频消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表示,2020年旅游业的发展一定是国内游为重中之重。对人们国内游的质量要求会发生变化。在国内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围绕着市场秩序、产品质量、标准落地、正视差异、补齐短板、强化优势、选准重点、服务大局上做一些重点的谋划,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培育新兴业态 17年前非典时,旅游同样深受重创,但之后国内游市场没有萎靡不振,而是迅速进入恢复期。17年后,中国国内游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国内游韧性更强,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兴业态,成为国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意见》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鼓励发展博物馆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体验游,开发一批适应境内外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及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创意旅游商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质和品牌影响力。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入境海岛游、近海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游、历史古都文化游等特色旅游。 疫情期间,旅游业专家和从业者举办多次线上论坛,共同探讨振兴之策。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并不会随着疫情而改变,疫情反而会提振部分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未来,国内游将迎来多产业融合的时代,加速与医疗、养老、体育、研学等交融。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被大家纷纷看好,将迎来大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争取更多的游客,不仅只有好山好水自然风光,更需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记者 赵珊)
杏耀总代理_西夏区硬举措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0
3月23日,记者从宁夏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银川市西夏区目前已有7家景区陆续恢复营业,累计接待游客近4万人。下一步,西夏区将集结最优质的文化旅游品牌资源,通过一系列硬举措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西夏区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对城市街巷和既有建筑物进行“城市记忆”微更新,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区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特色。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 西夏区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围绕西夏博物馆、西部影视城等景区景点和110国道、北绕城高速、苏正路等主干道路,加快建设平吉堡生态庄园、芦花“稻梦空间”、镇北堡“桃李春风”等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打造田园生态农业景观。 西夏区着力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开发健身登山游、酒庄休闲游、田园乡村游、运动骑行游等旅游线路,积极筹办酒庄马拉松、贺兰山文化旅游节、星空朗读、诗词大会等文化旅游活动赛事,打造“徒步西夏、拥抱自然”等一批旅游特色品牌。 西夏区加快数字赋能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深化与洛客(银川)城市创新中心、阿里云、百度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运用文化旅游大数据,开拓更广阔的文化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兴消费市场,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西夏区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带头到各商超、餐饮、景区进行消费。同时,统筹各类资金,面向辖区困难群众、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行政事业单位工会会员及广大市民朋友发放困难群众消费券、特别慰问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文体旅游消费券四类消费券。其中,文体旅游消费券是为银川市民以及来西夏区旅游的游客发放的普惠性消费券,领取消费券的游客可以在西夏区境内景区景点、乡村民宿、葡萄酒庄免费或优惠使用。(记者 王刚 周一青 王溦)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中卫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全新“增长极” 0
3月23日,记者从宁夏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中卫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已全部恢复营业。下一步,中卫市将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全新“增长极”。 中卫市将加快智慧旅游建设,采取“智慧引导”“人脸识别”“游客多次入园”“门票多日有效”等措施,实现游客分时段、间隔性入园,深化疫情防控防护措施,提供个性化暖心服务,多措并举,保障游客健康安全。以2020中国宁夏(沙坡头)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为载体,融合文化、体育和科技,举办第五届全国沙漠健身大赛、环球旅游盛典、星空大会、航空嘉年华等11项活动,吸引国内外媒体、游客聚焦中卫,集中展示中卫特色旅游资源,提升中卫旅游品牌影响力。2020年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星星酒店、沙漠野奢酒店等14个文化旅游项目,系统推进景区厕所革命、标识标牌、环境卫生、景观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出沿黄探究、沙漠探险、麦草方格、治沙体验等主题研学旅游产品,进一步打造星空游品牌,开发沙疗等康养项目。 中卫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旅行社包机、专列、送团奖励,鼓励区内外旅行社向中卫市输送游客,提高旅行社送团积极性,扩大中卫市旅游客源市场。推出“坐着高铁到中卫、故地重游沙坡头”系列主题活动,主要包括以黄河宿集、沙坡头黄河小院、沙漠民宿、星空民宿、甲壳虫特色民宿等民宿系列体验项目,集观光住宿度假、星空体验为一体的星星酒店度假项目,以枸杞康养、沙漠康养理疗为特色的康养项目,以沙漠拓展、麦草方格治沙、小小骑士训练营、手工制陶、沙画制作等为特色的研学体验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消费体验需求。(记者 王刚 周一青 王溦)
杏耀注册开户_黄沙古渡景区4月1日正式开园 0
3月22日记者获悉,黄沙古渡景区将于4月1日开园迎客。为表达对宁夏援湖北抗疫英雄们的崇高敬意,该景区特推出对宁夏援助湖北医护人员2020年“门票+娱乐项目”全免活动。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景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每日入园时间为9:00至17:30,并实行限流措施。景区室外场所均开放,室内活动场所(宁夏民俗文化博物馆、古渡集市印象地展馆、湿地宣教馆)暂停开放,景区内黄河渔家餐厅暂不营业。游客须持身份证件及防疫健康码或健康通行卡,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登记进入。 据介绍,景区开园后,将继续执行“购一票通免门票”的全年优惠政策,此外,2020年12月31日之前,面向全国所有医护工作者、警务工作者、军人凭证件免门票。2020年宁夏游客和湖北籍游客享景区门票半价优惠。景区倡导游客朋友遵守景区规定,文明旅游。(记者 鲍淑玲)
杏耀下载登录_大湖见证——持续保护让青海湖生态华丽“蝶变” 0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青海湖景色。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