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杂多县的昂赛大峡谷风光。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西藏当穹错的大美风光。新华社记者 侯 捷摄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奇壮阔的冰川大山、广袤苍凉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还有世界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中国西部拥有众多世界级的自然人文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旅游安全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西部旅游正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复苏力。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聚焦西部。 恢复力强劲 5月22日,首趟甘肃敦煌至陇南的“环西部火车游”专列开行,沿途停靠玉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等知名旅游地,为游客的西部之旅增添了新选择,也提振了疫情后西部旅游的恢复。 西部旅游近期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力。据飞猪平台统计,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地的旅游热度保持全国前十。云南各地的复苏潜力尤为突出。4月,丽江旅游产品的预订同比上月增长超300%。5月以来,四川甘孜、阿坝的旅游热度环比增幅达150%。新疆和西藏的热度也在逐步走高。随着暑期旅游预订季来临,西部旅游目的地将越来越受关注。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期,西部12个省区市旅游热度上涨77%。近年来,随着西部公路网不断完善,私家车普及率上升,自驾游成为西部最受欢迎的旅行方式。川藏线、青甘大环线和新藏线是最热门的自驾游线路。 年轻游客喜欢挖掘西部的新潮玩法。马蜂窝大数据显示:演出、美食、徒步、露营、民宿、旅拍和非遗体验都是年轻人的最爱。大唐芙蓉园夜景、阿勒泰夜市美食、肇兴侗寨民俗文化等旅游直播内容也深受网友欢迎。 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的2020年国内游行动方案把云南、新疆、西藏、重庆等西部地区作为重点打造目的地,将提升产品研发的能力,增加文化创意类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世界级资源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完整,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西部旅游资源分布广、品位高,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神秘感。“十三五”期间,中国重点打造的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中,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葛磊分析说,从资源禀赋来讲,中国西部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从生态角度讲,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同时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级探险胜地;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脉展示出中国山地的雄奇挺拔;青海湖、纳木错、羊卓雍错、赛里木湖、喀纳斯湖等无一不是极致湖景;伊犁河谷和可可西里有地球上最优美的草原。除海洋之外,中国西部几乎囊括了地球上最极致的自然资源品类。从文化角度讲,西部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位列世界四大古都;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西部,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西部还拥有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风情,至今仍保持着丰沛的文化活力。 发展潜力大 西部旅游近期迎来重大利好消息。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分析,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西部将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西部旅游将形成崭新的动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变得更重要,将西部旅游核心的文化、历史、生态、民族、一带一路、农牧等集成于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中,形成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方案,这是西部旅游能否响应时代、抓住机遇、乘势发展的关键。 葛磊建议,从顶级的资源转化为优秀的产品,西部旅游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首先要有“保护观”,构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首先要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保护的基础上,最小限度地干预自然,最大力度地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其次要有“市场观”。根据游客的需求构建旅游全要素体系,注重在亲子、研学、康养、旅拍等细分市场创建有竞争力的品牌和服务。第三要有“空间观”。西部地域辽阔,最适宜自驾游,需要更好的道路条件、信息覆盖、交通指示系统和营地产品等。第四要有“创新观”。西部旅游目前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这就要求开发个性化的体验,比如冰川徒步、游牧骑行、皮划艇、森林溜索、跳伞以及非遗手作、家庭牧场等本土生活的特色体验。此外,还要有“质量观”。西部地区生态条件脆弱,不宜一味追求高客流量的观光旅游,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低密度+高质量”将成为西部旅游的新常态。(记者 赵 珊)
杏耀总代理_小长假期间西夏区旅游收入达422.98万元 0
5月26日,记者从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获悉,5月23日~26日,西夏区各旅游景区、农家乐、旅游特色街区接待游客25.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98万元。假日期间,近郊游、城市周边游、乡村生态游、短线自驾游成为旅游热点,游客的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需求比较旺盛,而各景区则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本地人游西夏”等旅游产品。 据了解,假日期间,西夏区重点对景区加强监管,严防景区入口、停车场、重要游览点、售票处、餐饮等区域发生人员瞬时聚集。旅游景区严格落实分时段预约制度,及时公布、更新预约信息,推出网络预约购票服务,实行线上实名购票及电子验票等“无接触服务”,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出游。游客则通过旅游景区网站、在线旅游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多种途径实现预约。 与此同时,西夏区各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景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置了文明旅游提醒标牌,增设了文明旅游引导员、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在游览线路、重要游览点进行文明旅游提示和宣传广播,通过多方位、立体化宣传,引导游客安全文明出行。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舒适度,西夏区各景区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如西夏风情园景区推出舌尖上的百花宴、最美小花仙子表演、大型实景马战演艺《烽火西夏》等特色“百花宴”主题活动;西夏陵景区的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活动带领游客寻找墨香上的记忆;新牛庄园的户外烧烤、旱地划龙舟等休闲娱乐项目吸引大批游客参与体验,体会乡村游的质朴乐趣。(记者 李阳阳)
北京:世园会园区今起重新开放 0
闭幕11天,我们又要与北京世园会重逢了。今起,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室外部分将重新开放。 北京世园局介绍,世园会园区的开放区域为公共景观区域及各展园的室外空间,各场馆暂不开放。四大主场馆的壮美外观,天田山、妫汭湖、永宁阁、园艺小镇、隆庆街的园艺美景,30多个中华园艺展示区的省区市展园,以及数十个世界园艺展示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园都可以游览。德国展园、俄罗斯展园因涉及拆除问题,不再对外开放。 园区开放时间为早9点至下午4点(下午3点停止售票),票价20元/人,游客可通过世园会园区6号门、4号门现场窗口购票入园,P4和P5停车场面向游客开放。残疾人士、60周岁以上人士、军人或武警官兵、6周岁及其以下、身高1.3米及其以下儿童免费入园,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青少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以及持有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可购买半价门票。(记者 李瑶)
2019宁夏“长城烽火夜跑”10月21日启动 0
记者从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部门获悉,2019宁夏“长城烽火夜跑”活动将于10月21日正式启动。活动将走进固原、盐池、银川三地具有代表意义的长城历史遗迹,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主题。 本次活动涵盖全国线上互动环节——宁夏烽火长城路跑“线上跑”、大众路跑活动、专业越野跑挑战赛、地方旅游特产集市推广、长城保护公益活动、虎克之路户外音乐嘉年华等主题活动。其中,大众参与性活动——宁夏烽火长城路跑系列活动将设置4站,分别是固原将台堡站(3公里家庭体验组/10公里路跑组),固原六盘山站(3公里家庭体验组/10公里路跑组),盐池站(3公里家庭体验组/10公里路跑组),银川站(“烽火长城”夜跑5KM个人组/10KM个人组);专业赛事——宁夏烽火长城越野系列赛将设置两站,分别是盐池站(30公里越野跑组),银川站(MGD60KM越野跑挑战赛/虎克之路80KM自行车骑行赛)。 此外,活动还设置户外生活体验系列、公益活动系列和文化互动系列,将分别设置贺兰山虎克之路越野车穿越乘驾体验、贺兰山户外露营体验、零痕迹长城环保公益徒步、虎克之路大咖分享会、贺兰山户外音乐盛典、户外电影展和户外美食节等活动。以活动来展示宁夏文化旅游资源、人文风情、浩瀚星空、历史遗迹和特色美食。 据了解,活动选择了银川、固原、盐池三地具有代表意义的长城历史遗迹。10月21日,长城烽火夜跑将走进固原市将台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赛段主题为“众志成城,缅怀先烈”;10月23日,将走进盐池县,赛段主题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10月25日至27日,将走进银川市闽宁镇虎克公园,赛段主题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活动面向全国招募越野跑爱好者,3个赛段预计招募越野跑爱好者1200人(其中,固原段300人,盐池段300人,银川段600人)。参加选手年龄要求在6周岁-65周岁之间。 据介绍,本次活动以全区红色旅游资源、长城遗址等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独具创意的特色户外旅游精品赛事为载体,宣传推介全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助力打造中国西部户外旅游胜地。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张雪梅) 盐池长城遗址公园 明长城遗址永宁段 虎克之路沿途 长城夜跑
云南旅游新体验:生态游 夜间游 智慧游 0
新华社昆明10月7日电(记者 姚兵 曾维)在中缅边境的山水间畅游,感受生态魅力;晚上在昆明赏灯看庭院剧;在景区体验智慧旅游带来的便捷……国庆假日期间,云南旅游市场持续火热,除传统热门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外,生态游、夜间游、智慧游等新玩法也受到游客青睐。 9月30日,湖南长沙的游客肖先生乘飞机直抵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几天里,他去盈江观鸟,到瑞丽参加中缅胞波狂欢节,在芒市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生物资源丰富多样、边境风情魅力无限……”第一次来德宏的肖先生说,以前去过不少地方,但德宏美丽的生态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了多种漂亮的鸟,在乡村果园摘了果子就可直接吃,自然生态的饭菜爽口美味。 德宏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侯胜介绍,德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一个旅游观光、养老养生、户外运动的绝佳胜地,走进德宏,游客就能“一个犀鸟谷、看够珍稀鸟,一条钻石线、泡尽天下汤”。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德宏境内已发现鸟类700多种,是国内鸟类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昆明,夜游项目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为了丰富国庆假日游客的夜间旅游需求,昆明世博园以“花海灯潮·璀璨春城”为主题,举办超大型网红光影花神节,将生态、网红、灯光、花海等元素融为一体,打造了1000余组花雕造景和60余组花灯。云南世博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融合大量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打造一场开放的花海花雕和绚丽的花灯展览,是景区夜游经济产品的一次新尝试。据介绍,10月1日至10月6日,世博园接待游客4.6万人次。 刷脸入园、高速公路无感支付、景区导览……国庆节前夕,云南旅游智慧服务主要平台“游云南”手机应用发布了3.0版本,这一“云南旅游官方助手”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为游客提供权威、全面、便利、优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