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零时许,秋日的宁夏盐池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星光熠熠,美不胜收。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唯一以保护荒漠湿地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和保护力度,生态修复速度逐年加快,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杏耀总代理_全球华人摄影师走进江苏东台 用镜头记录黄海湿地“世遗”风光 0
全球华人摄影家在江苏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拍摄。 于从文 摄 中新网东台11月18日电 (记者 谷华)当全球知名摄影家遇上世界自然遗产,会“擦出”什么样的光与影的“火花”?11月18日,参加2019“全球华人旅拍”活动的近20名全球知名摄影家,来到刚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核心区的江苏东台沿海湿地,用他们的镜头记录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讲述发生这里的生态文明故事。 当日,2019“全球华人旅拍走进东台”活动在江苏东台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启动。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内,这些来自全球的近20位摄影家,将分组去东台的沿海湿地、城市乡村、旅游景区进行采风创作,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东台最美丽的瞬间,展示东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全球华人旅拍走进东台活动启动。 于从文 摄 全球华人旅拍大赛由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与世界华人摄影联盟共同主办,是全球唯一以“旅拍”为主题的大型摄影赛事,自2017年首届赛事开启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的鼎力支持,经过一年沉淀,2018年第二届赛事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增至102个。 来自法国的摄影家ThierryBornier,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4年,专注于风景拍摄。“黄海森林公园真是一个奇迹,这里的风景非常漂亮,这个季节是拍摄的最佳时间,满眼都是黄色和红色。”他说,他去过中国大多数省份,但东台还是第一次来,希望在这里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摄影师们在拍摄。 谷华 摄 “这里的人工森林非常适合拍摄,和原始森林相比,这里的一切感觉非常整齐,拍出的照片一定会非常漂亮。”来自澳门的摄影师黄明辉称,回去后他将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澳门的媒体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台的美。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武仲林介绍,“华人旅拍”这个平台集摄影师资源、景区资源、海外媒体资源、文旅IP营销于一身,发挥自己优势,助力城市和景区品牌形象提升。 “去了东台的条子泥,让我感觉这里非常神奇,这里的土地每年都在增长,还有非常漂亮的盐蒿地和‘风光渔’产业基地。”武仲林说,要把东台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向世界展示。 东台沿海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洪涛介绍,东台抓住旅游发展黄金期,营造“一林一城一街一村”四大核心景区,“一路走来、还是东台”成为海内外游客最深情的体验和选择。东台沿海作为黄海湿地核心区闻名海外,形成平台森林、沿海湿地、候鸟天堂三张魅力“金名片”。 一名全球华人摄影师在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里创作。 于从文 摄 近年来,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的东台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今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东台诸多保护区就在核心区内。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世界华人摄影师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
杏耀娱乐登录测速_2020全国旅游年票正式发行 含1400多家景区场馆 0
近日,全国210个城市联合推出的2020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正式发行,每张售价128元。凭年票在2020年内可免门票畅游28个省市的1400多家景区场馆,其中上千家公园、游乐园、博物馆全年免门票不限次。这张年票已连续发行21年,为人民群众的旅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实惠和便利。 2020全国旅游年票按省份推出黑龙江版、云南版、安徽版、河南版、东北版、华东版、西北版等21个版本,各省在全国共享景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地方特色并仅限本地使用的专属场馆。同时,年票实行一人一卡制,购票后贴上自己的一寸照片,覆盖防伪授权章后即可全年使用,有效期自202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部分景区将提前启用。持年票到景点刷卡进入,不用注册激活,也无需陪同预约。 年票整合了28省210个地市的景区板块,涵盖北京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国家动物博物馆,天津梨木台,河北清西陵、秦皇岛祖山,山西太谷三多堂、临汾广胜寺,辽宁二人转剧院、怪坡滑雪场,吉林长白山第一漂、黑龙江北大荒农业园、太阳岛俄罗斯小镇,内蒙科尔沁查日苏草原、腾格里沙漠月亮湖,陕西秦砖汉瓦博物馆、兵马俑年票游,青海原子城试验场,宁夏贺兰山拜寺口,四川都江堰茶溪谷、阿坝鹧鸪山,重庆丰都鬼城天堂玉皇圣地,贵州百里杜鹃、织金洞,云南昆明大观公园、西游洞,广西桂林灵渠、天籁蝴蝶泉,广东珠海石博园、湖南毛泽东纪念园,湖北巴东神农溪、清江大峡谷,河南神农山、王屋山,山东济南红叶谷,烟台欢乐海岸,江苏镇江茅山、苏州甪直古镇,安徽黄山西递、大别山石窟,江西南昌长城、婺源清风仙境,福建厦门鼓浪屿贝壳世界、武夷山青龙大瀑布,浙江杭州龙门古镇、大明山,上海名人蜡像馆、顾村恐龙园等。 此外,年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将实时更新、不断增加新的景区场馆。目前已发布5A景区24家,4A景区400多家,免票100元以上项目达310家。各地还补充了影院全年免费、烧烤自助半价、儿童摄影、相声茶馆、蹦床、卡丁车、游泳、KTV等热点生活类福利。 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作为惠民旅游平台,历经二十余年打造,每年拉动数亿人次跨省出游。登山、看海、赏花,滑雪、漂流、温泉,游乐场、影院、剧场,海洋馆、亲子园、采摘园等多种休闲旅游内容,成为集体活动、家庭欢聚、青年研学的重要助力。(记者 陶媛)
杏耀下载登录_从“卖农产品”到“农旅双收”——旅游乡村的丰收新图景 0
新华社南昌9月23日电 题:从“卖农产品”到“农旅双收”——旅游乡村的丰收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 姚子云 范帆 又到了一年晒秋时。在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江湾镇篁岭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晒匾里的辣椒红、南瓜黄等交相辉映,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篁岭一听就知道是山窝窝里,一家没有几亩地。过去农民种点东西,要走几里山路挑出去卖,日子过得紧巴巴的。”68岁的曹爱兰过去是当地一名普通农民,如今是旅游公司的一名“晒秋”大妈,每月都能领到两千元左右的工资。 “以前晒秋是为了方便农产品保存,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晒秋成了一道风景,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赶来看,看完还会买些农产品带回家。”曹爱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农产品很走俏,而且价格也上来了,让大伙收入也增加了。 和篁岭一样,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吃上“农旅饭”,农民不仅卖农产品,也开始卖起了风景,实现了“农旅双收”。 在江西省樟树市玉华山深处的店下镇大汗村,徐国平家的小院里摆放着今秋刚刚采摘的南瓜、冬瓜、花生,院墙上挂上了大蒜、红辣椒等。小院外,则停放了许多挂着外地车牌的小汽车,都是前来观光体验乡村农趣的。 在小院里,游客们围坐在桌前,就着徐国平自产的花生、咸萝卜等,惬意地喝着大碗茶,聊着天。来自南昌的游客黎建民带着家人一起,他特意点了一些当地特色菜,如石棍鱼、土鸡汤等。“现在,很多乡村都打造得很漂亮,我经常带着家人一起来,吃吃农家菜,品品农家风情。”黎建民说。 在不少人看来,“农旅双收”的背后,是农业、农村新功能的不断挖掘,农村不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地,也是旅游休闲地。对农民来说,从“卖农产品”到“农旅双收”,则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的生活。 “以前咱山里人靠山吃山,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20多户开起了农家乐,每户年收入不下10万元。”徐国平说。
杏耀总代理_从深夜食堂到夜游景点 夜间经济不只是“吃吃喝喝” 0
在刚刚结束的中秋假期中,依托中秋赏月,各地瞄准夜间经济“大做文章”。河南少林寺景区举行第三届“中秋望月诗会”,嵩阳书院举办“中秋祈福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福州推出登高赏月、古厝赏月、露营赏月等12条赏月主题旅游线路、20余场文旅节庆活动;在武汉、西安、重庆、厦门、成都等城市,夜幕下的商圈、景点纷纷变身网红打卡地…… 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力,近来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文旅消费成为“夜宵”以外新的风口。 “月光消费”需求井喷 9月13日,正值中秋节,在广东佛山市的一家建筑企业从事设计工作的王永明,因为加班无法回河北老家。正愁下班后不知道该干啥,手机里一个学习平台APP首页推荐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 这篇文章题为《夜宿图书馆你试过吗?广东佛山文旅产业探索“夜间模式”》,介绍了佛山顺德图书馆推出的夜间活动“奇妙夜之中秋十二时辰”。看完文章后,王永明决定和朋友去一探究竟。 “以前下班或放假,除了和朋友们喝酒吃饭、K歌外,几乎很少有其他活动。时间久了,也觉得没意思,再说晚上吃多了也不健康。”王永明说,领略了顺德区图书馆的夜间文化节目后,他感到耳目一新。 和王永明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城市夜间消费的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夜间文化旅游成为丰富游客消费体验、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消费者的群体规模、消费产值、用户画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良辰文旅公司市场品牌负责人何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期发布的《2019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夜间是消费的“黄金档”。报告称,21时~22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23时到次日凌晨3时,数万人在天猫“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19时到次日早晨6时,在传统信用机构的休息时段,网商银行的小微借贷占比高达26%。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的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经济带动下,夜间餐饮消费增长迅速,同时,观影、观演等文化消费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内容。 多地出台政策助力夜间文旅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 根据《意见》,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时,各地将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 连日来,有关夜间经济的制度设计正不断转化为现实。日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消息,该部门收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复函,允许海南在重点旅游区内设置通宵营业的娱乐演艺场所。随后,海南多个景区接连推出海岛露营、夜间演出、乘船夜游等多种形式的夜间旅游产品,以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提高过夜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陕西、辽宁、甘肃、山东等多地为推动旅游“夜经济”密集出台各种措施。其中,陕西西安趁《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之际,延长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白鹿原影视城、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多家景区的开放时间,开设夜场活动,增加多个夜间旅游消费项目。 “从政策层面看,近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鼓励夜间旅游发展相关政策,正在汇聚成为夜游行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何海涛认为,夜间经济席卷市场,文旅将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有业内人士表示,伴随消费升级和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更渴望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相较于白天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体验,夜晚更有休闲情调,更符合休闲需求。随着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我国夜游产品业态将更加多元。 “夜间文化旅游的井喷已经蓄势待发,夜游产业将成为驱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空载体,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何海涛表示。 需打造综合性夜游产品 随着夜游经济走热,各地不断推出新的激励政策,各路资本也抢滩涌入,夜间文旅市场一片火热。在故宫今年举行灯光秀后,不少游客发现,灯光秀、夜间演出、夜市等几乎成为各旅游城市的“标配”,但内容形式却呈现出同质化。 在各大旅游APP上,不少游客在打卡当红商圈或景点后发问,为何白天逛的景点五花八门,但一到晚上,商品和服务却大同小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地方的夜间文旅业态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无论是景区线路、城市灯光设计,还是深夜食堂的打造,包括文化演出的内容,都给人感觉差不多,缺乏新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认为,目前,市场上还缺少对于目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的打造,并且夜间旅游产品仍较为单一,开发深度不足。只有合理布局,避免千城一面,才能充分发挥出旅游之于夜经济的引擎作用。 此外,夜间经济的保障与配套问题也受到各界的关注。在政府部门大力提倡、企业与资本蜂拥入场、消费者积极参与的同时,夜晚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否及时跟上,或将成为影响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何海涛表示:“一方面为夜游消费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要及时防范噪音、油烟污染等新的治理问题,这都考验着城市治理、产业发展、行业监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