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旅行途中拍下的美丽星空。 坐在房车前边吃边聊。 “移动的家,百变的景”——这是不少房车人爱上房车游的理由。驰骋在西北广袤无边的公路上,辽阔的天地任你行驶;在远离城市的山野森林里,在水天一色的寂静湖畔,享受被大自然包围的清新和宁静;在美丽乡村,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在银川,房车游消费情况如何?喜爱房车出行的群体对于旅游又有着怎样的需求? 在风景里移动的家处处是惊喜 今年63岁的姬建平是一名房车车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房车里喝茶,看着最新一期的《孤独星球》。 最近,姬建平刚刚从老挝自驾归来。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移动的“家”:“房车内灶具、电视、水龙头、储物格等一应俱全。走到哪里,开到哪里,特别方便。”他购买的是一辆C型自行式房车,最多能容纳6人。 目前市面上共分为A、B、C三个型号的房车,类型主要分为自行式和拖挂式。A型自行式房车舒适豪华,B型自行式房车小巧灵活,C型房车空间较大。 姬建平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孩子都安家立业了,2018年退休后购买了房车,决定和老伴自驾去看看世界。2018年到现在,姬建平走遍了国内二十个城市,手机相册里都是他们一家的快乐瞬间。 “一路都是惊喜。去年我和老伴带着孙子,开车到达西藏布达拉宫。把车停在景区的房车露营地,晚上灯火通明,坐在房车里,看着四处而来的游客,那种神圣庄严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掉;在科尔沁草原,打开车门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看到牧羊人、牧羊犬和迁徙的羊群……类似这样愉快而深刻的经历很多,那时候就体会到什么叫老有所乐,每一天的心情都特别愉悦。”姬建平笑着说。 根据气候“迁徙”体验每个城市最美的季节 玩房车有很多种方式,除了像老姬这样开着房车进行深度城市游的房车车友,银川房车车友查海勇更喜欢驾驶房车旅居。 查海勇在2016年退休后,从一名自驾游爱好者变身房车爱好者。查海勇今年64岁,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他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照片和游记。因为积累了丰富的房车游经验,他已成为宁夏房车圈中的带头人。 查海勇说,自己和妻子像候鸟一样,根据季节气候“迁徙”,体验每个城市最美好的季节。最近这段日子,他们住到了位于固原隆德新和村的房车露营公园。 “农家小炒来了,这是我的拿手菜。”“来!看看我的绍兴酒烧肉!”……午饭时间,车友们一人烧了一道各地的拿手菜。绍兴酒烧肉、宁夏炖羊肉、隆德暖锅、莲藕排骨汤……大家一边吃着菜,一边聊天拍照。当天,营地除了有宁夏本地车友,还有来自湖北、浙江等地的车友。吃完饭,大家步行进入村子旁的山地公园。“我总说风景在景区之外。一路走走停停,看到美景就留下来。这次也是在房车群里了解到还有这样的一个村子,也是慕名而来!这里空气好!风景好!在这我们准备再多待两周,然后去额济纳旗看胡杨林。”浙江绍兴房车车友李志洪说道。 “白天拍风景、赶集、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晚上我们一起烧水泡脚看星空。大家没有固定的行程和路线,就是一种非常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查海勇说。在查海勇的朋友圈里,记录着他和妻子从广西一路开车冲上云贵高原、在海拔1200米的九龙瀑布群景区驻车的心情,记录着他和妻子在洱海磻溪村里,面朝洱海,背靠苍山,看着远处野鸭嬉戏追逐的悠然景象……“家虽小客厅很大,开门见山、开门见河、开门见海,那种感觉特别好!”查海勇说。 房车游其实很接地气主要费用用于行 查海勇告诉记者,在隆德旅居的一个多月时间,除了认识不少本地新面孔,还认识了不少来自浙江、湖北、重庆、北京、天津等地的车友。由于不需要和大多数人一样去抢购旅游旺季的热门酒店房间,也不用像急行军一样必须当日赶到某个目的地。再加上房车旅行不扎堆、不聚集、远离人群、线路自定,车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查海勇坦言,很多人以为房车只属于“有钱有闲”的一群人,对它的印象是“奢侈”、“豪华”、“一般人玩不起”。但事实上,房车游很“接地气”。“最主要的费用是行的费用,包括油、维修、过路费等。我大概估算过,我们从南方到北方或从北方到南方的城市,一般的行程半径是3000公里,每一公里的费用大概在2元左右。一年我来回跑就算10000公里,最多用20000元。”查海勇说。 黄云中是在身边人带动下今年才加入查海勇所在的宁夏风云房车车友群。在他看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需要有主题、有特色、有深度人文体验的旅游线路。房车游吸引他的就是这点。移动的家,百变的景,每天都在愉悦惬意中度过。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让他们老有所乐。 千台房车常驻银川车友圈人数还在增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常驻的本地房车有1000多台,较大的房车车友圈有宁夏风云房车露营群、李家大院房车文化旅游、宁夏房车生活家等10多个房车旅游圈。目前,宁夏较大的房车圈已经有车友1000多人,本地车友400多人,剩下的都是全国各地的车友,大家会定期交流新的房车旅游路线。 车友们还告诉记者,随着拥有房车的人越来越多,房车记录者也越来越多。他们中不少成为了“网红”,这些有趣又热爱生活的人,会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发布自己的房车慢生活,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到旅行中。 在很多房车游爱好者眼中,房车不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遥不可及,点亮了人们的美好慢生活。(记者 魏罗妮 杨韶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杏耀娱乐网页版登录_房车避暑六盘山,好惬意! 0
“这里的优美环境令人向往,这样的旅游行为令人关注,这种避暑方式令人羡慕!”这是目睹了六盘山房车避暑营地的人,发出的啧啧赞叹。最近,我参加宁夏网信办组织的采访活动,留宿在隆德县的新和村,与一些远道来此消夏避暑的人不期而遇,向往、羡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因为途中遇雨,我们赶到新和村的住处时已是深夜,眼前一片漆黑。透过微光,看见住所前停满了车辆,我们的车一时竟然找不到停放的位置。我好生奇怪,甚至有点担心:这么一个村庄,怎么会停放这么多车辆?一个在山中新开的农家乐,能有多大的接待能力?会不会让我们十几人挤住一个房间?然而,这些猜疑和担心纯属多余:每个人的居住都安排得很妥帖,我居然享受了单间的待遇。 第二天一早,我走出房间,看见眼前的一切,心中的疑惑都释然了:原来,在依山而建的民宿下面平地上停放的,不是房车,就是帐篷,这些人既不在房间里面住,也不在房间里面吃,他们的饮食起居都在自己的房车和帐篷里! 坐落在六盘山中的新和村,被浓密的花草树木所包围。放眼望去,满眼葱绿,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正是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营造了清新、洁净、凉爽的空气和舒适、宜人的环境,六盘山也因此被誉为“高原绿岛”,而这种资源在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显得特别宝贵。当我国南方和宁夏周边烈日炎炎、高温常在40摄氏度上下徘徊时,这里的气温始终都是20摄氏度左右,从没有突破30摄氏度。当山外身穿短袖还嫌热时,在这里穿着长衣长裤正合身。对此,我也有切身感受:驱车来新和村时,我还穿着短袖,但一下车就感受到了阵阵寒意。第二天早上,加上了随身携带的长袖外衣,这才不再感觉寒冷。 由茂密林草营造出来的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环境,正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羡慕、也格外珍惜的资源。 六盘山,真是消夏避暑的胜地!到处消夏避暑的人们,真有眼光、也真会享受生活!我在心里发出这样的赞叹。 那么,来这里度夏的都是些什么人,又是来自哪里呢?新闻记者的“职业惯性”驱使我走进他们,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位机关干部模样的人告诉记者:他来自银川,今年刚刚退休,是第一次来此度夏。当银川酷热难耐时,有要好的朋友提议到六盘山来避暑。结果,几个家庭的人就都来了。大家志趣相投,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到周边旅游还在一起,感觉非常惬意。大家相约:明年暑期还要一起来! 来此消夏避暑的,可不止四百公里外的银川人。我留心看了一下这些房车的牌照,不仅看到了宁夏的、陕西的、内蒙古的,还看到了河南、江苏的,居然还有来自广东的。 在房车宿营地,我看见里面的人基本都已起床,有的正在洗脸、漱口、几位家庭主妇已开始生火做饭了。一位女主人热情地向我展示了房车上的橱柜和里面的鲜肉、蔬菜,那真是一应俱全,颇有要长期在此居家过日子的架势。一问,还真有“深情眷恋”“依依不舍”的,在此停留时间最长的房车,已停了五十多天了。 一对来自内蒙古乌海市的夫妻告诉我: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到此露营。在赶回去参加完亲戚的婚礼之后,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感觉还是在这里生活舒服。这一次,他们准备住到八月底、等天气完全凉下来之后再回家。 房车旅行,正成为一种时尚。房车的式样,也是异彩纷呈、“形神兼备”,大的可以供四五个人居住。其中,有的房车装备已经“现代化”了。我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些房车。有位车主告诉我:他的房车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每天可以发7度电,开空调、看电视、洗衣服都够用了。噢,这还真是绿色出行呢! 说到房车消夏避暑的费用,几位“车主”都说花不了多少钱,除了往返的汽油费和过路过桥费外,就没有什么大的开销了。再说,在哪里都得吃饭,而在这里买菜、购物都很便宜,花销甚至比在家里还低呢! 那么,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房车,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呢?原来,为了满足各地游客需求,当地特意在新和村的野菜加工扶贫车间旁打造了这个房车避暑营地,为各地来客提供基本的服务。在这里,供水是免费的,在充电桩上充一次电也只要10元钱。各地来客到此,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会受到什么干扰,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隆德县委、县政府不仅关注到这种独特的旅游现象,而且对此也给予了必要的扶持。当地有关人员告诉我,最近,隆德县委负责人指示有关人员对此做一次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支持这种旅游行为和生活方式。 房车露营,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六盘山消夏避暑的吸引力,正产生强大的辐射力。我相信,到六盘山消夏避暑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以房车露营的方式来此休假的人,也将比肩接踵。明年暑期,六盘山一定会有更多的游客涌进来。这是我的预测。 绿水青山,在六盘山正变成金山银山。各类游客纷至沓来的事实,也再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庄电一 文/图)
杏耀娱乐登录测速_石家庄鹿泉:打造太行山区域旅游新业态 0
这是8月26日拍摄的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十里花廊(无人机照片) 。 鹿泉区东连石家庄市主城区、西倚太行山。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紧紧围绕“运动、休闲、度假”主题,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新华社发(许建园 摄)
杏耀代理中心_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银川市兴庆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0
新华社客户端宁夏频道8月18日电(记者 任玮)说起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占得黄河金岸、鱼米之乡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值得一游的地方多不胜举。近年来,兴庆区依托辖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力促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地处黄河金岸的兴庆区风景宜人,正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兴庆区供图) 坚持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兴庆区依托“塞上古城、黄河金岸、鱼米之乡”等资源特色,做强“商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敬德街、鼓楼尚街等特色文旅夜市,形成“一街一巷一特色”的兴庆风景;大力发展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做强“兴庆花卉”品牌,推出“观赏、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掌政镇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集聚区等,助推旅游业发展逐步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转变、从资源型旅游向品牌型旅游转变。 随着夜幕降临,鼓楼尚街的“夜经济”渐渐红火起来。(兴庆区供图) “通过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积极培育文化体验、古城夜游、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品牌化、高端化、生态化,努力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兴庆区副区长张艳芬说。 “军事+旅游”是兴庆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之一。(兴庆区供图) 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基础。多年来,兴庆区围绕旅游交通、厕所革命、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不断优化旅游环境,统筹完善旅游公共基础服务体系。比如,加强旅游路网体系建设,先后实施兴庆路、滨河旅游大道等旅游风景道建设,打造沿黄骑行步道、乡村绿道等慢游系统,形成“快进慢游、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路网;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建设A级旅游厕所43个,实现旅游景区、风景道沿线、乡村旅游点等重要节点的旅游厕所全覆盖;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推进各类旅游经营场所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4A级旅游景区电子导游讲解系统全覆盖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全力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兴庆区将全域旅游发展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兴庆区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兴庆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扶持奖补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资源向重点旅游项目、旅游创新企业和旅游人才倾斜。同时,兴庆区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推广多领域警综联合执法,建立旅游纠纷多部门联合调解机制;并建立旅游行业“红黑榜”制度,健全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中卫市第二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 0
8月17日,2020年宁夏休闲农业提升年暨“相约沙坡头品味乡村美”中卫市第二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节活动成功举行。自治区各市、县(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及休闲农业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当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在金沙岛旅游景区举行,参与活动的人员先后到港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星星酒店、硒砂瓜生产基地、香麓休闲农庄苹果产业长廊和南岸半岛黄河·宿集,实地观摩了中卫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感受中卫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带来的魅力。 此次旅游文化节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卫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影响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推中卫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卫市积极探索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依托硒砂瓜、枸杞、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打造融合载体,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统计,中卫市先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59家,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实现收入1.4亿元。 (记者 杨珊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