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021年1月3日,第三届宁夏大武口凉皮美食节暨元旦嘉年华活动将在石嘴山万达广场火热开幕。 与往届大武口凉皮美食节相比,此次活动加入了VR酿皮工艺流程体验、“大武口凉皮宴”创意凉皮展、“珍硒石嘴山”农特品展等特色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石嘴山独特的人文文化。其中,VR酿皮工艺流程体验活动通过VR技术,让市民实景体验酿皮制作技艺,增添了科技感、时尚感。同时,现场摆放文化展板、播放酿皮制作技艺展示视频,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大武口凉皮的发展历史、风味特点、工艺流程等;“大武口凉皮宴”创意凉皮展则是集中展示脆口凉皮、鲜炸凉皮等创新凉皮产品;我市文化创作者将在“大武口凉皮”文创作品集市及文艺会演活动上,带来手绘、设计等创意作品并现场售卖。 此次活动还将通过抖音等平台发起线上“凉皮制作”视频赛,邀请网友制作凉皮、拍摄视频、上传作品,按照视频点击量评选优秀视频,并给予奖励。同时,通过在线售卖小程序,以整点秒杀、网红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大武口凉皮特色美食文化产业价值,提高大武口凉皮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石嘴山“城市印记”展,集中展示石嘴山建市60周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群众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振兴石嘴山的热情。(记者 王斐)
杏耀下载登录_“十三五”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 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 0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郭香玉)“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其中,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生态系统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湿地保护法(草案)》,2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湿地立法。2016年11月《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印发后,出台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制度14项,指导各地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制定83项省级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五年来,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多个。 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叶昌云(航拍) 同时,按照湿地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四川邛海湿地加大恢复工程建设,使邛海水域面积恢复至上世纪鼎盛时期的34平方公里。云南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投入资金300亿元进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使得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2015-2019年,苏州市15个湿地公园内鸟的种类、种群数量分别增加46.2%、94.9%。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日出 郑从礼 摄 “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湿地监督管理范围,推进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修订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湿地公园的负面清单。期间还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开展了专项调查,摸清了全国红树林底数,并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长江、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湿地保护工作持续发力。同时,我国深化湿地保护国际合作交流,深度参与《湿地公约》履约工作,海口、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银川等6个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秋韵。梁福进摄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64处,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杏耀待遇_冬至日游客赴“中国最北”体验最长黑夜 0
游客品尝“冬至饺子”。 王景阳 摄 中新网漠河12月21日电(王景阳 记者姜辉)21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北半球迎来了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位于中国最北端、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当天迎来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将近17个小时的最长黑夜。 游客欣赏漠河当地特产。 王景阳 摄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数九过寒冬”。21日一大早,漠河市初心广场上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漠河冬至文化节在这里拉开帷幕。上千名游客和当地居民冒着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里支起铁锅、炖江鱼、煮水饺、蒸粘豆包,一起品尝冬日里的美食。颇具冬至特色的饺子体验摊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工作人员有序为游客奉上了一碗碗色香味美的饺子,现场笑声不断,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暖意。来自江西的游客陈华说:“饺子味道鲜美,吃着心里暖和。我们南方人来到祖国的最北边,还赶上了冬至节气,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和开心的一天。” 游客接饺子汤体验泼水成冰。 王景阳 摄 品尝完美食,游客的目光又被非遗文化作品所吸引:鄂温克桦树皮传承人刘书洋把北极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融于绘画当中,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树皮文化;“面塑艺术”文化遗产传承者康健,创作的作品人物造型简练生动,惟妙惟肖,让游客沉浸在中国最北的文化作品中。 游客欣赏桦树皮艺术品。 王景阳 摄 下午将近三点,太阳已经开始落山。吃过了热气腾腾的水饺、汤圆过后,游客和漠河当地居民用水壶、水瓢装满滚烫的饺子汤,共同体验泼水成冰的无限乐趣。随着主持人的口令,200余人组成的北字方阵,统一泼出手中热水,一时间空中冰雾弥漫,在夕阳中形成一道道弧形美景。 漠河居民扭秧歌庆祝冬至文化节开幕。 王景阳 摄 特地从广东赶来感受冬至极寒极夜美景的游客钟金芳说:“我们家里那边太阳六点多才下山,这里三点多就下山了,白昼时间仅有7个多小时,黑夜则将近17个小时,感觉好神奇,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杏耀在线总代理_“小而精”旅游受青睐 0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大力发展观鸟特色旅游,逐步走出一条以“观鸟+森林康养”为主体的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元旦、春节双节将至,许多人已将出游规划提上日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小型、定制、精品等成为人们出行需求的关键词。今年以来,“小而精”的旅游产品日益受到游客青睐,并成为旅游企业的重点开发领域。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这类以追求高品质为核心的旅游,都将成为发展趋势。 定制旅游成“黑马” “我定好旅游目的地,提出大概的旅游需求,到期出发即可,省心、安心。”今年11月,北京市民亓芳通过携程旅游线下门店预订了一个私家团,带着父母和孩子一同去浙东地区游玩了一趟,8天时间里在宁波、绍兴两地休闲度假。“行程安排上充分考虑老人和孩子的体力,既安排了一般性的参观游览,也有文化项目的互动,还有当地市民化的深度体验。”亓芳表示,“这是我第一次选择私家定制旅游产品,价格上比普通跟团游要高,但是体验感和舒适度也好不少。” 这是大部分游客对私家定制旅游产品的共同感受,也是私家团、定制团的一大卖点。不与陌生人拼团,专车专导,行程更灵活,游览更深入,食宿选择品质更高等,都成为该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携程跟团游平台日前发布的《“小而美”的新时代:2020年国内游新跟团消费报告》显示,一单一团的私家团是率先恢复增长的领域,成为2020年旅游市场上最大的“黑马”。这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游客对旅游安全性和私密性的重视有很大关系,一家一团的形式更受欢迎。据统计,2020年国内私家团平均人数为3.14人,相当于一家三口;精致小团的平均人数为10—15人,相当于两三个家庭人数。 今年以来,国内游是旅游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各旅游企业也纷纷在此领域发力深耕,私家团、定制团成为“主攻点”。目前,仅携程旅游平台上即有约2000家私家团供应商,相关旅游产品约6万条,覆盖全国200多个旅游目的地。 “有温度”的产品是核心 与传统的旅游团相比,私家团、定制团、精品团等规模小、人数少,同时,价格也相对更高。“选择定制旅游产品,除了要为‘升级’的酒店、餐饮、交通等买单,还要为更高品质的服务买单。”在亓芳看来,这也是定制旅游产品价格高的主要原因,“作为定制旅行的消费者,需要为定制师的旅行攻略付费。” 当前,我国国内游市场正朝着高品质化方向发展。相对高价的定制旅游产品如何吸引游客,并真正给游客提供相应的体验?12月10日,2020文旅新业态发展对话暨第四届独立旅行设计师节在浙江杭州举办,如何打造优质旅游,成为关注的焦点。 “未来的旅游目的地一定是文化高地,只有文化赋能的旅游产品,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峻指出,要开发个性化、有品质、有深度的沉浸式体验的旅行产品,将游客内在的精神追求与外在的景观人文资源相连接,打造走心有温度的作品。因而,作为定制旅游中的关键人物,旅游定制师、导游等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优秀的旅行设计师应当成为优质旅游的创造者、组织者,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推动者。“未来旅游行业最核心、最激烈的竞争一定是对优质旅行设计师及导游的竞争。”王峻说。 这与携程的用户点评大数据统计相互印证。对私家团的服务标准,携程通过对导游、司机、管家等地面一线服务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服务细节进行规范。2020年,私家团的平均点评分为4.825(满分5分)。其中,对导游服务的点评分相对更高,达4.9分以上。 旅游企业的新机会 今年,国内定制旅游的大放光彩,离不开近几年的积累与发展。2016年,定制旅游受到市场广泛关注,途牛、携程、飞猪、驴妈妈等大型旅游在线平台开始推出相关服务。数据显示,2016年,携程定制旅游团用户需求单月最高已突破8万单。 然而,起步之初,因为较高的价格以及游客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定制旅游的成交量相对而言不高。2020年,中国旅游全面转向国内游市场,游客更加关注旅游的安全性、体验感,这些综合因素给定制旅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对于想要去小众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而言,因为车程时间较长、情况不熟悉等因素,定制旅游服务就显得更加贴心。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西部旅游产品“爆红”,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为游客提供深度旅游体验的定制旅游产品也跟着“火”了一把。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春节假期,小团、定制游产品将继续受到游客青睐。(记者 尹婕)
杏耀怎么样?_银川冬季“乡村游”花样翻新 0
宁夏园艺产业园广场上,工人正在加紧制作冰雪节场地(12月21日摄)。 凤凰花溪谷四季公园里的冬草莓已经成熟上市(12月21日摄)。 凤凰花溪谷四季公园展馆内部(12月21日摄)。 12月21日上午,位于贺兰县的宁夏园艺产业园的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雪景,为几天后举办的绿色冰雪节做准备,原本空旷的产业园广场已经成为一片冰雪世界。 “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举办冰雪节,每年都能吸引2万多人次前来游玩。今年的活动12月25日启幕,将持续至明年2月中旬。”宁夏园艺产业园旅游经理王欣元介绍,届时游客可以来此赏雪、滑雪、坐雪橇、品美食。 一边是冰雪世界,一边则是绿意盎然的植物园区。除了来此滑雪外,游客还可以观赏热带植物、沙生植物、庭院植物,以及无土栽培技术。在“丝路新园艺”展馆,各色鲜花、植被在园林工人的精心照料下显得生机勃勃。而在另一侧的“塞上新天府”展馆,游客们则可以乘船漂流,一路观赏植物美景和宁夏著名景点的微缩景观。 位于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的凤凰花溪谷四季公园也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游客,开展冬季休闲旅游活动。自今年5月重新布展开馆后,园区被分为萌宠主题公园、生态研学体验馆、花卉体验馆、梦幻小镇以及休闲农业采摘区域,以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丰富银川市民的冬季休闲旅游时光。 据凤凰花溪谷四季公园总经理郭祺介绍,萌宠主题公园是今年该园区打造的一大特色,展馆集宠物用品销售、宠物社会化训练、宠物日托、异形宠物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在异形宠物区域,有呆萌的小香猪、艳丽的鹦鹉、热情的鸵鸟、高冷的蜥蜴……游客可以和这里的50余种异形宠物亲密接触,并了解宠物的喂养常识。还有种植了数百种植物的花卉体验馆,鲜花五彩斑斓,朵朵绽放笑颜,成为市民赏花的好去处。而在梦幻体验馆,由3D、VR、AR等技术,结合声光电打造出的拍照摄影地,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现在正是冬草莓上市的时间,凤凰花溪谷四季公园里的草莓温棚也迎来了游客高峰。种植户张丽在园区租了14栋温棚种植草莓、连湖西红柿、小番茄等蔬菜瓜果,3周前名为“红颜”的冬草莓正式上市,每到周末前来采摘的游客让张丽应接不暇,她笑着说道:“一周成熟一批,周末游客一来全给采摘完了,销路完全不用发愁。” 近年来我市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众多湿地湖泊自然风光,积极发展以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园林生态农业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特色餐饮娱乐型、科技园区休闲型的农业产业集群,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点达到168家,其中冬季营业的有21家。 据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休闲农业旅游经营收入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下半年的发展比较好,数据同比增幅较大。据统计,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317万人次,营业收入2.2亿元,从事休闲农业人员共有4024人,带动农户7758户,乡村游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全市休闲农业景点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