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丽江古城航拍图。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供图 核心阅读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是丽江古城保护发展的必答题。对业态进行动态清单式管理,扶持弘扬特色传统手艺的院落……近年来,丽江古城不断探索,寻求更浓的文化味和更好的体验感。 东巴纸、木雕、滇绣等文化创意体验多了,鲜花饼、非洲鼓等“千店一面”相对少了……如今的云南丽江,古城韵味更浓了。 动态清单管理,让古城过度商业化踩下了刹车;扶持新业态,古城文化传承、传播按下了快进键。23个文化院落,没有两天根本逛不完。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丽江古城文旅融合再探新路。 调整业态,变千店一面为千姿百态 谈到商业化,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木晟先说起了历史。丽江古城因商而建、因商而兴,没有茶马古道时期的商业便不会有今天的丽江古城。话锋一转,木晟直面问题:“问题不在商业化,而是过度商业化冲淡了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是古城保护发展的必答题。” 这并不容易。某一品类赚钱,各家商户便纷纷涌入;直到市场饱和,各家再去调整经营品类;但调整前哪些商品利润高,就卖哪些商品,很容易让古城“千店一面”。业态和商品同质化突出,也成为不少古城的烦恼。 “过去,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商业交易的中心,来往的是商人;现在,丽江古城作为旅游景区,来往的是游客。”木晟表示,用户变了,对丽江古城商业形态的需求也跟着改变。2019年,丽江开始对古城核心区的业态进行市场目录清单式管理。网吧、电子玩具、现代建筑材料等16类项目被禁止市场准入;酒吧行业被归入限制类,存量继续经营,但不再新增审批。 据介绍,未来丽江古城核心区内的客栈业态也可能纳入限制类管理。“不再新增审批,倒逼存量转型升级。在控制过度商业化的同时,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开馆授艺等弘扬、展示特色传统文化的店铺则被列入鼓励类,不仅审批一路绿灯,还可以申请公房房租减免、项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木晟表示,丽江古城努力用文化的浓度稀释商业的密度,希望把千篇一律的古城街道变成千姿百态的文化业态。 政策扶持,将好手艺经营成好生意 “馆内商品基本不卖,文化体验只收工本费,所有项目考虑的都是怎么传承纳西文化。”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负责人和闰元放弃了外地的高收入,选择回到古城。他说:“古城内不缺商业,缺的是文化,文化传承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事。” 午后暖阳,天地院内的东巴习俗表演按时上演,可观看者并不多。纳西文化传习协会理事长和学光早已习惯:“天气好游客都去玉龙雪山了,下雨天游客才会多一些。” 如果对标市场,天地院、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一年房租少说也要七八十万元。表演不收门票,参演者还会有古城文化基金的补贴,靠着政策扶持,文化才得以在丽江古城23个文化院落中生存、展示,让想看文化的游客不至于无处可去。 作为特色传统文化,东巴纸坊已经开了十几处分店。东巴纸坊的刘玉斌推荐产品也很抓人:“东巴纸千年不坏,靠的是特殊工艺。”不过,既做好手艺,又运营好生意并不容易。丽江纳西传统打铜工艺传承人和善均虽然能够享受文化优惠政策,依然选择了关闭古城店铺,搬回白沙古镇。“游客来参观,不介绍不礼貌;但一介绍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创作。” “以前的手艺是做生活必需品,铜壶、火锅,有市场不愁销;后来有了工业品,没有价格优势,自然举步维艰。”和善均说,生意最差的时候也曾想过改跑运输,是父亲的挽留让自己得以完整学完打铜工艺。做铜壶没销路,和善均把自己关在房间敲了一宿,做了一个小火锅,第二天遇到游客询价,没想到很快就成交了。和善均说,手艺说到底是“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手艺注定无法成为生意,那谁会跟着咱学手艺?没人学就没了传承。”在和善均看来,传承文化和商业化并不矛盾。 提升体验,用特色传播促进文化传承 靠着短视频平台积累的用户,丽江新媒体协会会长缪立伟开的客栈生意红火。“吸引游客的未必是单纯的文化,而是文化的故事化。”缪立伟表示,好的传播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想要运营好文化院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需要政府扶持,也离不开市场。” 不管是打造油纸伞网红街,还是扶持剧本杀游戏体验馆,不缺游客的丽江古城将不小的精力放在了不断改善旅游体验上。 “仅剧本销售一项体验馆收入就已超500万元。”沄汐剧本杀体验馆负责人李择西介绍,作为角色扮演类游戏,不同玩家扮演剧本中的不同角色,沉浸式的体验受到年轻人追捧。“玩家必须了解古城历史,也需要破解部分东巴文字。”李择西说。 实际上,不仅是丽江本地人在传承文化,外来艺术家梁勤、彭萍夫妇开设的木氏刺绣学校已经培养了400多位绣娘。“以往丽江传统刺绣偏重实用性,如今,艺术性价值值得挖掘。”梁勤期待,随着时间的积累,滇绣能够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有了文化消费的意识和需求。”(记者 杨文明)
杏耀待遇_景区“停”客不停工 海南旅游业蓄势升级 0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春节旅游知名目的地海南的旅游场所暂停营业已逾十天。但政府及业界人士没有停工: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谋划推进旅游业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根据海南省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要求,自1月24日始,除酒店及餐饮,海南省内旅游景区、免税购物场所等旅游业态先后暂停营业。目前还未有恢复开放的时间表。 “船只及设备设施维护支出,数以千计员工工资等均是不小压力。”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品牌总监符苏彬坦诚景区当前面临困难。但他表示,岛上道路及景观升级工程正好趁人少时实施。而面向手机端的电子票务系统、景区官网交易平台等亦在做测试,拟磨合完善后上线。 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天涯海角游览区,年前开建了多个升级改造工程。景区董事长郑聪辉介绍,工地将按相关要求进行消杀作业,满足开工条件后最迟下周开工。“新的游客中心处在收尾阶段,进出口区域改造、园内道路及景观的升级都将在这段时间做完。届时游客将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天涯海角。”郑聪辉说。 “我们做好随时开园的准备。”位于海口的海南野生动植物园营销总监李冬林说,闭园期间公司对园林景观和动物展区维护良好,游玩项目的丰富化正按计划逐步开展。 离岛免税购物是海南支柱性旅游产品。三亚国际免税城虽停暂店面营业,但利用线上预订为消费者提供免税商品服务,为此还争取到海关允许以邮寄方式递送离岛旅客所购免税品的便利措施。据统计,1月1日至30日累计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其中电商销售同比增长156%。 “我们酒店一直在营业。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对客人加倍关怀。”金茂三亚亚龙湾希尔顿酒店市场传讯部经理甄儒坤说,酒店暂停部分设施,但没有客人抱怨。 业内人士认为,虽涉旅业态趋于停摆,凭借独特旅游资源,海南旅游业具备快速反弹的基础和条件,呼吁政府出台稳定旅游业政策措施,暂渡难关。 海口5日出台《海口市支持中小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政策措施》,要求银行对文化旅游等行业执行“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助力恢复生产经营。当日晚,三亚发布应对疫情“旅游十条”措施,安排1亿元人民币扶持旅游业,并实施减免企业税负。 三亚市长阿东期望旅游业界“苦练内功”,加强员工学习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政府支持业界利用当前客少时机,加快邮轮、游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亚旅游行业整体改造升级。(王晓斌 洪坚鹏)
杏耀娱乐登录测速_“擦亮”新名片,引来新“流量”——宁夏多举措促疫后文旅业高质量发展 0
探索“线上+线下”全媒体营销,深挖特色资源打造文旅新名片,创新全域旅游产品业态……2020年,宁夏文旅行业危中寻机,一面促恢复,一面求突破,在“数字成绩”下降的形势下,却“擦亮”了一批文旅新名片。从大漠到星辰,从酒庄到长城,“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政策“组合拳”促文旅业复苏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2020年宁夏旅游业的淡季拉长了许多。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区各类文化和旅游企业损失约16亿元。 文旅产业是宁夏九大重点产业之一,且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因此随着全国、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宁夏第一时间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要求及自治区实际情况,全力推动行业复工复产,包括提前下达2020年全域旅游专项资金,加快兑现2019年度“引客入宁”奖励资金等举措。 “真金白银”解决了文旅企业的燃眉之急。而更好地“引客入宁”和打造“拳头”产品,才是促进疫后旅游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在传统的“走出去,引进来”旅游推介基础上,宁夏首次尝试了区(市、县)全域、全行业、全产业链参与的全媒体融合营销方式——“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旅推介活动。 “这是对宁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次全新的挖掘提炼,并通过县(区、市)一把手代言、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集中展示,总曝光量突破5亿次,为宁夏带来了更多关注度、美誉度、客流量。”自治区文旅厅厅长宋建钢说。这一创意营销还获评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案例。 疫情之下,文旅企业也“苦练内功”,着重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 据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杰介绍,沙坡头景区的游客以区外为主,所以疫情带来的冲击非常大。“结合景区的产品特色和疫情之后游客的消费需求,景区去年重点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市场进行了开拓,并深挖周边及中远程自驾游市场。”他说。 新名片”引来“新流量” 往年的冬季,沙坡头景区虽然不关门歇业,实际接待游客也寥寥。但这个冬天,来自南方的旅行团从未间断,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来看沙,而是体验国内首个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科普为一体的星空主题度假酒店。 徐杰告诉记者,星星酒店是近些年景区推出的“拳头产品”,受疫情影响,项目建成营业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多月,但一经推出便成为“网红”,尤其深受南方市场喜欢。 “星星酒店的建成为景区带来了许多新的客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季半年闲的困境,正因为如此,2020年景区旅游收入同比才能恢复了三分之二。”他说。 星星酒店、天文现象直播、星空露营大会……去年以来,一系列以星空为元素的创意产品已成为宁夏旅游新的消费热点,“仰望星空”也正成为宁夏文旅新IP。据宋建钢介绍,宁夏年均晴好天气近300天,光污染等级低至3-4级,依托独特的星空资源,这两年宁夏正精心打造“星星的故乡”文化旅游新名片。 新名片,新“流量”。根据携程网的旅游大数据显示,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宁夏的旅游热度较往年暴增360%,银川市成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游客的热搜城市,中卫市成为全国十大“网红”目的地。 构建“快进慢游” 新格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建设,是当前特殊时期宁夏文旅产业面临的两大重点任务。 宋建钢说,当前宁夏文旅产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融合发展程度不深、新业态新产品不多等问题,下一步要在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基础上,重构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链,打好“黄河文化”牌、“大漠星空”牌、“酒庄休闲”牌、“红色主题”牌、“动感体验”牌、“长城遗址”牌“六张牌”,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 “力争在未来五年,全区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5%左右,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区)。” 宋建钢说。 随着2020年底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制约宁夏文旅产业发展的“大交通”瓶颈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因此,宁夏还将设计研发差异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等重点客源市场,构建“快进慢游”旅游新格局。 宁夏旅游从业者普遍认为,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疫情之后游客出行心理、方式的变化,会给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2021年各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应该能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甚至有所增长。 “当前景区的重点任务是丰富沙漠星空文旅产品内涵,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特别是休闲度假要素,打造全国首个沙漠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徐杰说。(记者 赵倩)
杏耀总代理_“欧洲之肺”——别洛韦日森林雪景 0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雪景。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雪景。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这是1月9日在白俄罗斯拍摄的别洛韦日森林内的野马。别洛韦日森林是欧洲平原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横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由于它对欧洲中部的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被称为“欧洲之肺”。新华社发(普罗霍罗夫摄)
杏耀待遇_疫情期间,昆明红嘴鸥有专人投喂 0
2月2日,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大坝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投放鸥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昆明市关闭了多个景区,其中包括翠湖公园、草海大坝等观鸥景点。为了保证红嘴鸥顺利过冬,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1月26日起组织工作人员每天两次在红嘴鸥主要的觅食点进行投喂,每天投喂的鸥粮有1000多公斤。 自1985年以来,红嘴鸥已连续30余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往春城昆明越冬。据昆明市鸟类协会观察统计,这个冬天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有4万余只,数量创下历年之最。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2月2日,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大坝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投放鸥粮。 2月2日,红嘴鸥在昆明草海大坝上等着“吃早饭”。 2月2日,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大坝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投放鸥粮。 2月2日,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大坝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投放鸥粮。